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森林历险记     
<正>周末,小小、智智和叨叨一起到森林里探险。在森林里走着走着,三人突然惊叫了一声。紧接着,随着“砰、砰、砰”三声响,三人一起掉进了一个地洞里。小小:不好了,我们上不去了,怎么办?智智:你们看,这里有一扇门!门上写着:只要把这道思考题的答案说出来,门就会自动打开。  相似文献   

2.
要不要乘2     
<正>“智智、叨叨,你们俩在聊什么呢?快走哇,再不去图书馆,我们喜欢的书可就被别人借走了。”小小催道。智智头都没抬地说:“别急,别急,我们在看课外书上的数学题呢!”叨叨也说:“是呀,你也来看看,究竟要不要乘2呢?”小小很好奇,便走了过来。智智说:“小小,你来得正好,你说要不要乘2?叨叨,你介绍一下题目。”  相似文献   

3.
计算器坏了     
<正>妙老师像往常一样,带着教材和教具来到教室做课前准备。看到妙老师来了,小小耷拉着脑袋走来,语气中满是忧愁:“老师,我的计算器坏了,按键4用不了了,这可怎么办哪?”妙老师刚要开口,上课铃声就响了,小小只得失望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妙老师觉得这个“小问题”很有趣,待上课铃声响完之后,笑眯眯地问同学们:“刚刚小小说她的计算器上的按键4坏掉了,计算器用不了了,大家愿意帮助她吗?”同学们齐声答道:“愿意!愿意!”  相似文献   

4.
折纸考验     
<正>课间,妙老师路过教室时,听见教室里面闹哄哄的,几个孩子正聚集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什么,依稀可以听见“长方形纸”“这样折”“30°”……难道是在讨论跟数学相关的事情?妙老师这样想。她便出口询问道:“你们在讨论什么呢?”几个孩子听到妙老师的声音更加激动了,热情地招呼着:“妙老师,您快来!我们需要您的帮助!”叨叨一边说着,一边牵着妙老师的手走来。只见小小递来一张纸,说:“妙老师,您看这个!”纸上写着“用正方形纸折出30°和60°的角”。  相似文献   

5.
<正>李老师:文君、阿呆,这次习作我们要来写一写“小小‘动物园’”,这个主题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文君:是啊,题目中的“动物园”加了引号,一定不是真正的动物园,也一定很特别。李老师:我们先到课本中的“习作提示”里一探究竟吧。阿呆:“爸爸胖胖的,憨憨的,像一只熊”“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原来是要把家人想象成各种动物,这可太有意思了!  相似文献   

6.
赵丽敏 《天津教育》2001,(10):39-40
微格情境纪老师讲完了三位数乘法,出了5道题让同学们计算。纪老师巡视后回到讲台,让同学们停笔,说了两三遍,金龙还是不停笔。纪老师有些生气地叫起他:“金龙,你站起来!老师说了两三遍‘停笔’,你为什么不停笔?”金龙站起来,小声说:“我……我想把这道题算完。”纪老师:“你算出来了吗?”金龙:“没有。”纪老师:“为什么没有?你现在在算哪道题?”金龙:“我……我在算2113×123等于多少。”纪老师:“今天我们讲的是三位数乘法,你为什么要计算三位数乘四位数?”金龙瞅了一眼同桌高红,低声说:“我……我看见高红…  相似文献   

7.
抽象画     
《初中生学习》2009,(12):39-39
向美术老师交作业时,一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里,帆帆的父母还没有来接她,她很着急,问老师:“我的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啊?”老师对她说:“等你数到50个数的时候你的妈妈就来接你了!”帆帆听后,大哭起来:“老师!我数不到50!”  相似文献   

9.
哈哈广场     
《初中生之友》2014,(6):62-62
乘法分配律 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的姓名是:木(1+2+3)。 老师问:“这是谁的作业本?” 一个学生站起来:“是我的!” 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0.
张欣 《辅导员》2014,(14):89-9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窗”,简单地介绍了《算法统宗》里的“铺地锦”。这是一种在事先画好的格子上进行笔算的方法。这种方法曾在印度、阿拉伯和欧洲广为流行,大约在15世纪传人我国。因为写算的结果,数字密密麻麻排列有序犹如锦缎,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作“铺地锦”。  相似文献   

11.
<正>街心广场里有一个地标建筑物,它的平面图是一个由很多个小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大等边三角形(如右图),这个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小小说:“很简单,一个一个地数就可以了,我数出了16个三角形。”智智说:“不对,最上面4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也是三角形,所以不止16个。”  相似文献   

12.
从“铺地锦”说起秦皇岛北戴河西山小学李春杰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中,介绍了五百多年前意大利的“格子乘法”,即后来我国明朝《算法统宗》中的“铺地锦”。可书中只介绍了一种正方形“地锦”的铺法,如图1,图2。则:4675=3450则:357246...  相似文献   

13.
“成宇,你在级里的名次前进了32名.恭喜你啊!”月考后的一个周末,我在QQ上遇到了我的学生成宇。“是吗?不会吧?”尽管隔着网络,我也能感受到他的惊讶神情,于是我坚定地敲下:“是的!老师不骗你,因为你努力了!!!”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集锦     
正考试篇老师说:“平时考是点心,百吃不厌;阶段考是正餐,定时定量;统考是满汉全席,一次就够。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用功呢?”学生说:“报告老师,我们正在减肥!”快关窗小若米已经三岁了,一天他正在窗口观星星,夜幕降临了,突然他喊道:“妈妈,妈妈,快来关窗啊!”“这是为什么?孩子,天不冷啊!”“是的,妈妈。但是不关窗的话,黑夜就会进来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现事件——捕捉幼儿兴趣一天早上,见赵老师来到了大一班,幼儿很是好奇:“孙老师去哪里了?”等孙老师中午回到班级,幼儿围着孙老师问:“孙老师,你上午去哪里了?”“我去体检了。”“为什么去体检呢?”魏紫说:“因为孙老师有小宝宝了!”其他幼儿顿时好奇地围到孙老师身边,七嘴八舌地问道:“孙老师,你真的有小宝宝了吗?让我摸摸看好吗?”“小宝宝长什么样子呢?可是你的肚子一点也不大啊!”  相似文献   

16.
童言稚语     
《顽皮娃娃》2006,(2):27-27
左忆力把手帕放进面汤里玩,老师问:“左忆力,你在干什么啊?”他笑眯眯地回答说:“我吃饱了,正在喂手帕吃面条呢!”  相似文献   

17.
开心直播室     
不公平老师罚两个不守规矩的孩子在放学后留下来,把各自的名字写一百遍。一个小孩写完早早回家了,另一个仍在伏案疾书。老师问:“怎么回事?”那孩子哭着说:“太不公平啦!他的名字叫丁一,好写得很;而我却叫魏鑫龙,光是那个该死的‘鑫’,就有二十四画!”(高华新)词语新解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张荣起)开心直播室@张荣起 @高华新  相似文献   

18.
<正>周末,灵灵去公园游玩,被满园的美景吸引,回来后写了一篇作文: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花坛,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公园里鸟语花香……灵灵对这篇作文很满意,拉着通通去找淘气老师点评:“王老师你看,我运用了很多成语,写得不错吧!”“嗯……”淘气老师看完笑了笑,说,“似乎很有文采的样子。”似乎?淘气老师话中有话啊!  相似文献   

19.
毛头:爸爸,我认识了好多图形哦! 毛头爸:哦?那我来考考你:能从这画里找哪些图形? 毛头:画里有图形?哦?……马的脸上有人在挤牛奶啊。  相似文献   

20.
王老师家。一个年轻的妈妈带个小女孩进门来。“王老师,我看您来了。”王老师:是田英啊!十几年没见你了。这是你的孩子吧?田英:是。娇娇,快叫爷爷!娇娇:爷爷好!王老师:好!好!真是好孩子!几岁了?娇娇:5岁。田英:上幼儿园了。王老师:怎么样?田英皱眉,刚要说话,被王老师制止。王老师(递给孩子吃的和玩具):娇娇好孩子,到那屋去玩,好吗?爷爷跟你妈妈说会儿话。娇娇走了。田英:这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爱臭美。看电视里面的时装模特儿上瘾着呢,老在屋里来回扭,把枕巾、床单披在身上……王老师:这孩子真漂亮。田英: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