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呛水”是将鱼头提离水面而暴露于空气之中。虽短暂,但频繁。使鱼间断性地进入了“无氧区”。 鳃是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能够十分有效地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但一般却不能吸收和利用大气中丰富的氧。离水的鱼儿活不长久,这不但因为鳃需要保持湿润,才具有摄氧能力,而且柔软的鳃只有在水环境中才能伸展开来,扩大与氧的接触面积,一离开水,鳃片、鳃丝、鳃小片就要叠合起来而失去呼吸能力。鱼不能利用空气中的氧就和用肺呼吸的人类不能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的道理是一样的。 有人提出名为“呛水”,实为“呛气”。这个论点似乎可以成立…  相似文献   

2.
去年6月22日河南开普钓协会员贺献家在坞罗水库的到一尾1.1千克的鲂鱼,剖腹后发现有两个鱼鳔,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王清超河南鱼的肚子里有一个半透明的薄气囊,这就是鱼的鳔,鳔是鱼类呼吸系统的器官之一,一般位于腹腔背方。鳔的构造虽然很简单,但却是鱼的重要器官。对于生活在水中的大多数鱼类,它是一个沉浮器官,能帮助调节鱼体在水中的升降活动;在肺鱼类它是呼吸器官;在一些鱼类如大黄鱼等尚有发声的功能,以及某些鱼类的鳔具有的听觉作用。绝大多数硬骨鱼类都有鳔,其大小和形态在种间有很大变化。大麻哈鱼的鳔为圆筒形,狗鱼的…  相似文献   

3.
“鱼儿离不开水”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我们也看到,像黄鳝之类的鱼在离开水后,仍能活很长时间。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有些鱼类除了用鳃呼吸外,还能利用身体其它部分的某些特殊构造来进行呼吸,通过这些辅助呼吸,它们在离开水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其生命活动。下面介绍几种鱼类的辅助呼吸。皮肤呼吸。鳗鲡常常在夜间从水中爬上陆地,再移居到别的水域。在离水时,鳗鲡便通过湿润的皮肤进行呼吸。能进行皮肤呼吸的鱼类还有鲶鱼等。口咽粘膜呼吸。秋天,当稻田里的水于后,生活在稻田里的黄鳝就钻人泥穴中,经过几个月也不会死亡。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鱼类是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脊椎动物,这是从所有鱼类的主要特征方面来看的。但是有少数鱼类在长期适应其生活环境的过程中,除了用鳃呼吸(即水呼吸)外,亦可利用鳔、皮肤、肠等来呼吸空气(即空气呼吸),以帮助水呼吸的不足。这些帮助呼吸的结构,总称为辅助呼吸器官。现举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鱼类是终生营水生生活的低等脊椎动物,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沉浮邀游。其出色的游泳本领,来自于身体诸多方面的特殊结构和功能。1.特殊的体形和体表粘液:鱼的体形可谓多种多样,但多为纺锤形、流线形和扁形。这些体形很符合流体力学原理,在水中运动阻力小,运动快。这也是鱼类长期生活在水中,为了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逐渐进化的结果。在鱼的体表还附着有大量粘液,这是由皮肤分泌而来的,其作用之一就是填充体表间隙,润滑身体,减小与水的摩擦力,让鱼类的游泳更加迅速快捷。2.特有的感觉器官——侧线:我们看见的侧线实际上…  相似文献   

6.
鱼类的皮肤     
鱼类的皮肤其实和其他脊椎动 物的皮肤一样,有两大层:外面一层薄膜叫表皮,里面一层较厚的叫真皮。此外,鱼类的皮肤还有一种特别的腺体,能分泌出大量的黏液,使皮肤富有黏滑性。黏液随鱼的种类不同,在数量及组成成分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将一尾百鳗放在一只水桶里,水很快会变成乳白色的胶状液,其他的鱼类就没有这种现象。 鱼类的皮肤外面包围着不同的鳞片,这些鳞片是依靠身体组织中的钙质渐次沉积于真皮中形成的。鱼鳞起到了保护皮肤的作用。 一般来说,鱼的鳞片可分为四种;盾鳞、圆鳞、栉鳞和硬鳞。 盾鳞:是埋在皮肤内的骨质基板,…  相似文献   

7.
(鱼叚)虎鱼,为鱼纲,(鱼叚)虎鱼科。这种鱼,是属于海水、淡水均能生活的肉食性小型鱼类。头大,眼小,体延长,侧扁,少数呈鳗形。尾鳍圆形或尖长。其种类颇多,有狼(鱼叚)虎鱼,纹缟(鱼叚)虎鱼,矛尾复(鱼叚)虎鱼及栉(鱼叚)虎鱼。此鱼尽管其貌不扬,但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皆有其行踪。学名为(鱼叚)虎鱼,但其俗称可谓众多。大连地区常称其为胖头鱼,胶州湾附近叫光鱼,河北与锦州一带直呼扔头,  相似文献   

8.
花鳗鲡     
花鳗幅是一种大型的珍贵食用鱼类。花鳗丽又名大鳗、雪鳗、梅花鳗,是鳗鲡科、鲤鲡属的鱼类。它分布很广,西至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太平洋的中部诸岛,北至中国,南至印度尼西亚,都有它的踪迹。我国见于福建、广东、台湾、海南等省的河流及海域中。鳗闻属共有鱼1...  相似文献   

9.
马口龟,俗称叉口、花捎、桃花鱼等名称,是一种生活在清澈水体中的凶猛性小型鱼类,具有食物不足时有以同类为食的习性。马口鱼属杂食、喜高氧性鱼类,喜欢在清澈含氧量高的沙石、砂砾或水底有乱杂石等水域活动觅食。我地的马口鱼大多生活在山区丘岭地带水质好的水库、塘坝、河溪之中。  相似文献   

10.
《台湾钓鱼》杂志第153期刊登了由台湾钓界名人张振接先生为推广钓后放生撰写的一篇专文。文章针对目前鱼类资源日渐枯竭的现状,向钓鱼人提出“要做好鱼类资源的复育工作最重要的莫过于让鱼都从容长大,让鱼都能持续繁殖,也就是说,我们别在鱼还没长大或还没繁殖前就钓?..  相似文献   

11.
马口鱼,俗称叉口、花梢、桃花鱼等,是一种生活在清澈水体中的凶猛性小型鱼类,食物不足时有以同类为食的习性。马口鱼属杂食、喜高氧性鱼类。  相似文献   

12.
鳗鲡就是日常所指的鳗鱼。这是一种奇特的鱼类,一生中半辈子生活在海洋里,半辈子生活在江河中。每年入冬后,鳗鲡从江河漫游入海,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附近或其他海区约四五百米深处的海底产卵。孵化后的鳗苗,又能成群结队地竞相逆流而上,游回江河内发育生长。这也是一种洄游现象。在洄游中,鳗鲡不仅能攀登瀑布、水坝,甚至还能爬过潮湿的巨石,所以在四周土地包围的池塘中,有时也可以钓到鳗鱼。鳗鲡是江河洄游的鱼类,它们海里出生,江河里长大。每到秋天,成熟的鳗鲡就穿上银白色的婚装,作好了旅行产卵的准备。鳗鲡经过长途旅行,行程几千里,终于…  相似文献   

13.
邢乐仁 《垂钓》2009,(7):64-66
对鱼来说,氧债现象是可怕的,轻程度的氧债现象会使鱼食欲减退甚至停食,重氧债现象会让鱼出现浮头现象,甚至会使鱼因缺氧而死亡。不过作为一个种群,鱼类已存活和延续了亿万年,它们早已总结出一套克服氧债现象的有效办法。(一)加快呼吸频率,同时静止不动,减少体内氧的消耗:(二)迁徙到富氧区继续进行摄食活动:(三)建立“生物钟”体系,在一天的某一时间段内集体出动摄食:(四)在水体内寻找能抵御缺氧的“保健品”,提高自身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江中钓鳗     
李哲 《钓鱼》2006,(18):29-29
鳗鲡,俗称鳗鱼,为洄游性鱼类,在淡水或河口区生活.秋季在河流下游汇集成群,游向海水繁衍,受精卵和鳗苗在海洋中生活。到达河口后经变态为鳗状,具有强烈的溯流习性.在淡水中生长肥育。食物以动物性食料为主。自然水域鳗鱼的食饵,主要是虾类,也食各种小型鱼类、贝类和水生昆虫等动物。鳗鱼苗喜吃水蚯蚓,成年鳗鱼喜吃蚯蚓。  相似文献   

15.
锡钓鳡鱼     
锡,顾名思义就是用优质金属锡(性软,外力作用下可伸展)手工制作(见插图),带有鱼钩和挂线环的锡质形似餐鱼鲦鱼的拟饵,用它在江河流动水域中诱钓鱼感鱼是十拿九稳的,如果运气好,连几十千克重的大鱼感鱼都可以诱钓上岸。鱼感鱼是江河里的鱼霸,属掠食性鱼类,极其凶狠、残忍,专门以追逐鲸吞各种大小鱼类为生,没有不惧怕它的鱼类。用锡鱼餐诱钓鱼感鱼,就是人们针对它疯狂捕食鱼儿这一特性发明创造出来的。用锡鱼餐诱钓鱼感鱼主要钓具就是车轮钓竿(自制或购买均可),须注意的是竿梢一定要有硬度,否则挂上有份量的锡餐鱼后不易抛远,回收线距短,难…  相似文献   

16.
一、掌握所钓鱼类的一般生活习性钓友们一般都不是鱼类专家,不可能完全了解所有鱼类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这就要求钓友们通过有关鱼类的书籍、报刊和电视等媒体来学习,或通过钓友们之间互相传授,然后再通过自己垂钓实践中总结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不同的鱼种其生活习性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鱼其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在觅食迁徙等活动方面也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同一时间不同水域,或同一水域不同区域,鱼的活动规律及觅食时间也有微妙变化。这就要求钓友们根据鱼的一般生活习性找出它们特有的活动规律,才能在垂…  相似文献   

17.
李歌 《中国钓鱼》2004,(4):44-45
大家知道,鱼类长在水中,是靠溶于水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循环的,它们每次张嘴“吞水”过程中.鳃耙部位微细血管吸收水溶氧来完成“呼吸”使命。然而水体中的氧气分布不像大气中一样基本均匀很少变化,而是随着自然界许多客观条件的改变而随时改变,因此,水族动物的趋氧行为就显得格外明显。鱼  相似文献   

18.
“鱼身燕头颊骨黄,鱼之有力能飞翔”,这是古人对黄颡鱼的外形描述。黄颡俗称黄腊丁,盎斯鱼,鱼为小型鱼类,无鳞,背鳍有硬刺,体背呈橄榄绿色,体侧和腹面为淡黄色,是常见鱼类,在我国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水系的干支流及水库、湖泊、河流中均有。黄颡鱼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喜在江河的洄流缓流岸边或静水处,出没于水库,河泊、河流的浅滩处,栖息在腐殖质或淤泥较多的水域,傍晚和夜间才四处活动觅食。它属肉食性鱼类,食性偏杂,食物多为鱼虾、水生昆虫、个体较小的水生动物。垂钓黄颡鱼必须针对它的习性和食性,才能有很好的钓获。除此之外,对口…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的水域中约有鱼类3万多种,大部分都可以食用,但约有600余种鱼的体内的某一部分含有毒素不能食。鱼体内的毒性物质主要有下列几种: 肉毒:肉毒鱼多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海域,这类鱼的肌肉和内脏中含有毒素,这些毒素主要是因为鱼  相似文献   

20.
鱼的视觉     
受进化程度和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鱼类的视力不能与人类相比,即使是鱼类中视力最强的鲷,其视力从距离、宽度上也无法与人类相比。鱼类的视力大致与眼珠的大小成正比,眼珠越大的鱼,视力越强;相反,眼珠越小的鱼,视力越差。长期的水中生活,使鱼的眼睛形成了一套特殊的结构和调节的方法。我们吃鱼的时候,会看到每条鱼的眼睛里都有两颗很硬的白色的小圆球,这就是鱼眼的晶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