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杨伟 《语文天地》2009,(10):43-44
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那么.在废除了语言的霸主地位之后.教师还能不能讲呢?成了学习主人的学生真的能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参与语文活动吗?课堂上的知识训练是否有悖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呢?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产生了位移,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那么,废除了言语霸主的地位,教师还能不能讲呢?成了学习主人的学生真能自己来主持语文学习活动吗?课堂训练是否有悖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语文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们的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课堂教学现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欣赏过后,我们也常听到一些教师的质疑和批评:“这还是语文课吗?”这节课的语文味儿不浓!”的确,目前很多语文课表面热热闹闹,学生一会儿唱,一会儿画,一会儿看录像,一会儿听音乐.又是辩论,又是表演,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4.
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课也必然留下时代的印记.“新课程”也应该给语文课带来新的生机。然而,令人遗憾的现实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的语文并没有多少起色。世纪末的批判还是语文的隐痛。少、慢、差、费的状况改变了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了吗?事实上,由于对新课程的误读,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语文教学质量非但不能提高。还很有滑坡的可能。下面就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地位、关注文本、能力训练三个问题略陈浅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颁布实施已走过五个年头,人们也由最初的狂热走向理性思考。随着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一些模糊的概念、理论逐渐明晰起来。其中关系到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加进了这么一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这是新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也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实施过程中实验教师的困惑之一。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性,并且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探究),使教师感到十分矛盾:侧重生成性,那么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计划性、教学任务(目的)又如何体现与落实呢?以语文课为例,笔者听过一些课改实验课,教师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改变原有教材的设计意图。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生物课、美术课等.并美其名日——学科融合。课堂是热闹了。学生情绪也很高涨。可是课后反思整个课堂教学。学生们又学习了多少语文知识?语文课的特色又表现在哪里?笔者斗胆说一句,这不是大语文教学,更不是“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融合性”。而是课堂教学的“随意”。姑且称之为“随意性课堂教学”吧。“随意性课堂教学”有哪些危害?笔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文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语文课堂上,良好的教学语言是智慧老人手里的金钥匙.能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活动和思考.达到“以言授意.以言传情”的目的。那么语文的语言究竟有何特点呢?  相似文献   

7.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很重要.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基础.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8.
做了33年的语文教师,我越来越感到诚惶诚恐,举步维艰。面对语文教学,我常常陷人一种困顿、痛苦中难以自拔,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究竟该怎样做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该具有怎样的学养?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真正的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语文教师的使命究竟是什么?我还常常拷问自己:你是在培养只能应试的考生,还是在培养真正有语文能力的学生?你的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吗?你的学生能说爱写吗?你有无语文思想的高度?有无独到的不带任何功利的语文视界?你自身是否具有富赡、深厚的语文素养?今天,你有资格做语文教师吗?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人——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在精彩的语文课的有限空间内获得美的净化、美的教育。这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独特的语文艺术形象熏陶着、感染着学生有着紧切关系。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高素质的语文教师的课堂形象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重塑学生的人格。锻铸学生的灵魂,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融语文的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为一体的语文课堂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浪潮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然而也有些课堂过于追求表面的热闹,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教师往往一味追求情感体验的极致状态,以为教学效果达到了,大功告成矣。但我们不妨深思一下这样的语文课堂:语文课被并化为各科的大杂烩,语言的学习哪去了?离开了语言的学习,语文课还称得上是语文课吗?这样的课堂,它的效果又在哪里呢?因此,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炼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吴群英 《农村教育》2006,(10):55-56
在“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声讨中。中职语文教学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有人说,没有“分数”的标准。没有“升学”的压力,相对于中学沉闷的课堂,中职语文教学应呈现出一派生机,情况果真如此吗?据调查,现在大多数中职生重专业轻文化,对语文持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有些学校领导甚至公开表明大胆改革。准备砍掉语文课,因为老师们觉得语文课实在难上,学生也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了,甚至出现学生叫停语文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常有感于著名特级教师课堂的韵味无穷,不要说学生,连教师的注意力也被紧紧吸引,情感也被深深打动。反思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学生总觉得“上语文课没劲儿”.尽管不能单方面地去责怪教师,但这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乏味”密切相连。那么如何令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令学生上起来“有劲”呢?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一会儿多媒体图片展示,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组织表演,一会儿音乐响起……看似包罗万象,唯美至极,似乎唯有如此才符合"课标",才显示"动态",方催发"生成"……可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又能收获多少呢?他们的语感得到培养了吗?思维得到发展了吗?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了吗?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了吗?……在新课改的热潮中,我们语文教师真的应该沉下心来思考: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一、教学目标要简明,有的放矢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可是结果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于是,有人提出要给语文"瘦身""减肥"……那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呢?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求得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马卫 《陕西教育》2008,(7):55-55
语文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这正体现了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思想。语文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服务”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怎样才能当好学生语文学习的服务员呢?  相似文献   

15.
时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刻意追求所谓的“完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总是绞尽脑汁,教学目标中既要有“知识与能力”,又要有“过程与方法”,同时还不能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有听、说、读、写的形式,而且讨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一应俱全,教学挂图、实物道具、多媒体课件更是一个都不能少……短短的40分钟,一个环节紧接着一个环节,交替不同的教学形式,上演不同的学习方式,展示不同的教具,紧锣密鼓,密不透风。但是,这种“多姿多彩”的教学设计的实际教学效果又是怎样的呢?许多教师反而感觉语文课越来越难上,课堂上往往顾此失彼,力不从心;学生们则一会儿听音乐,一会儿看视频片段,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课堂就短短的40分钟,这些“精心烹制”的“满汉全席”恐怕只会令学生消化不良罢了。  相似文献   

16.
陈亚清 《语文天地》2010,(11):75-76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一名教师的不懈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而且使其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通过课堂这一开展教学的核心阵地实现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效课堂呢?  相似文献   

17.
王玉萍 《广西教育》2011,(22):15-16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富有生命个性的学生,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动,课堂才会呈现真正的精彩。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动态生成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新课程条件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难上.语文教师辛苦,这恐怕已成公论。原因之一就在于语文课文处理难度较大。那么,语文教师当如何处理语文课文呢?  相似文献   

20.
罗妤 《语文天地》2009,(7):52-5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头疼的莫过于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气氛沉闷,如天空阴云密布,学生课后不读不看,对语文兴味索然,这曾让一些语文教师感到压抑、苦恼。如何让教师和学生从语文课中得到快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