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诗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一种特殊的叙事诗。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候,具有“以自己民族的有着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要题材,以人们爱戴的英雄为主要人物,除了真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有没有民族史诗,这是中外学者长期以来争论的问题。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一书中说:“中国人没有民族史诗,因为他们的观照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从有史以来最早的时期就形成一种以散文形式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历史实际情况,他们的宗教观点也不宜于艺术表现,这对史诗的发展也是一个大障碍。”他这里提出的“民族史诗”,主要是指在艺术发展不发达阶段上,以叙述古代民族的始祖以及在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英雄人物的业绩,反映与古代民族形成有关的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是民族部落之间的战争)的一种规模宏大的叙事性长诗,人们通称为英雄史诗。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仕》。这史诗早在两河流域  相似文献   

3.
简谈史诗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叙事体长诗,记叙了各民族有关天地生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等重大事件,史诗是一个民族的开拓者们的创业史和远古的生活史。国外的史诗主要是英雄史诗,中国各民族的史诗,按传承和流布的地域、历史民族地理区域和经济文化类型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民族主要以长篇英雄史诗见长,南方民族的史诗则以创世史诗为主,还有一些反映民族迁徙的史诗和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4.
简谈史诗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叙事体长诗,记叙了各民族有关天地生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等重大事件,史诗是一个民族的开拓者们的创业史和远古的生活史。国外的史诗主要是英雄史诗,中国各民族的史诗,按传承和流布的地域、历史民族地理区域和经济文化类型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民族主要以长篇英雄史诗见长,南方民族的史诗则以创世史诗为主,还有一些反映民族迁徙的史诗和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史诗以关系民族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表现内容,其艺术美达到较高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史诗结构、叙事手段、形象塑造、节奏韵律等方面。同时,《诗经》史诗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史料论述了“格萨尔实有其人”的依据,以证明《格萨尔》具有与世界史诗”记录对一个民族的命运有着决定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歌颂重要历史人物业绩”的这一相同的本质内涵。进而指出否定《格萨尔》史诗地位的错误倾向,以再现《格萨尔》史诗的原真风貌,从而巩固它在世界文坛上崇高的史诗地位和肯定它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史诗”是一种用韵文形式来叙述英雄传说的文学形式,一般说来它包括史实和传说两种成份。《伊里亚特》和《奥德修纪》是人们所熟知的世界文学名著。它以重大的事件为题材,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规模宏大,风格庄严,布局富于戏剧色彩。几千年来,它不但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而且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们研究小亚和希腊各城邦历史的珍贵材料。本文拟就这两部史诗的形成、内容,及其史料价值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8.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后,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又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包括序和《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中华颂》等五个板块,以时间为线索,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载体,记录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9.
史诗是彝族人民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和精神文明源泉,在彝族人民现实生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比较诗学是一种属于比较文学研究理论方法的视角和研究范畴,具有跨语言、跨民族或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化等特征。结合西方口头诗学、叙事学和比较诗学等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全面对彝族史诗叙事程式的研究。叙事程式贯穿于每部彝族史诗叙事传统中,是彝族史诗演述过程中重要的叙事模式,是一种史诗内在的叙事机制和叙事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和叙事价值。因此文章以比较诗学的视角探讨彝族史诗叙事程式类型、史诗叙事程式特征、史诗叙事程式内涵和史诗叙事程式价值等。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一直认为汉民族没有自己的史诗,其实,从史诗诞生的时代以及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特征和传播的方式上来看,汉民族确有自己的史诗,从中西史诗在结构规模和叙述内容上来说,汉民族史诗不同于西方史诗的风格而显得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1.
史诗是一种巨构鸿制,气魄宏大的民间叙事诗。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形象化的民族史,史诗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有一批相当成功的作品。学术界对于外国史诗,历来研究者颇多,而对中国史诗只在近年来才有所注意,至于对中外史诗加以比较研究,更是少见。为此,我们试图以我国藏族伟大史诗《格萨尔》和希腊伟大史诗《伊里亚特》作一比较研究,从而对史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基本特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二大史诗之一,对印度乃至世界影响很大。史诗既是诗歌又蕴含历史事实,以诗为表,以史实为里,诗史浑然为一。史诗的内核是历史。史诗《罗摩衍那》也是一部史学作品。史诗《罗摩衍那》表达一定的史学思想:其一,宣扬“达磨”精神,主张以法治国。宣扬“达磨”销蚀人民的反抗精神。消极作用是明显的。提出以法治国理念,对印度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其二,崇尚种姓制度,维护社会不平等。种姓制度经史诗《罗摩衍那》张扬,成为印度社会一种意识形态与世界观,是一种时代思维与社会思想。崇尚种姓制度的史学思想是史诗一大弊窦。其三,鼓吹宿命思想,要求甘受命运摆布。史诗《罗摩衍那》鼓吹命运注定论,灌输听天由命,屈从命运摆弄的思想是起消极效应的。其四,推崇贤君明主,倡导民本和谐政治。贤君明主治世,以民为本,倡导和谐政治,这是史诗人民性思想体现,是史诗一个闪光点。其五,初露唯物论彩霞,彰显革命性精华。史诗《罗摩衍那》提出许多叛逆性的异端思想观念。尤其显露出唯物主义思想光辉,这是最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蒙古英雄史诗源流》一书是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项目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仁钦道尔吉撰写完成。该书作者参阅了大量国外其他史诗文本及其研究著作,论析了我国蒙古族全部中小型史诗及其有代表性的国外异文共计113种,使得所运用的史诗文本资料基本上能代表整个蒙古英雄史诗的主要面貌。作者以多年下乡田野调查记录的27种史诗及其异文为第一手资料贯穿全书,充实了这一研究领域。《蒙古英雄诗史源流》全书在系统分析史诗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史诗的起源和形成发展理论等问题。全书的特点是系统完整地研究了蒙古英雄…  相似文献   

14.
在“孔雀胆”悲剧故事的史诗中,阿(衤盖)公主作的挽诗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孔雀胆”事件是元朝来年震憾整个云南的历史事件,是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酿成的一场大悲剧。对于阿(衤盖)和段功的悲剧故事,  相似文献   

15.
《阿黑西尼摩》是流传在云南省元阳县的一部彝族创世史诗,它以天地起源、人类起源以及各种风俗起源为主要内容,为彝族历史文化溯源提供了重要史料,是彝族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  相似文献   

16.
河州贤孝是临夏地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说唱艺术,其唱本多半源自有关历史典籍,也有一部分唱本是由历史事件改编而来。贤孝艺术在解放前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信息、教化人心。有些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唱本是当地人民了解历史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渠道,《尕司令打河州》正是以1928年发生在河州的马仲英事件为背景材料,对事件的起因、马仲英第一次围河州城过程、结果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史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历史上各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对应于传统社会中族群成员文化心理需求的多样性、立体性,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的文化内涵亦呈现出多样性和立体性的态势。即使同一民族,其创世史诗的叙事方式、意象符号、神话母题等亦同中有异。《查姆》、《梅葛》是彝族的两大创世史诗之一,且主要流传于楚雄州境内的彝族中,但二者也不属于上述情况的特例。以创世史诗中普遍言及的创世主题为例,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解码神话中的意象符号、神话母题等对深度解读彝族历史的远古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四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在文学战线上,出现了杜鹏程的长篇巨著——《保卫延安》。这部长篇小说,以著名的保卫延安战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以它那深刻的主题,广阔的革命战争的生活图景,史诗式的结构,诗一般的激动人心的语言,一下子就轰动了文坛,成  相似文献   

19.
《玛纳斯》史诗是柯尔克孜族(Kirghiz/Kyrgyz)人民以口头形式世代相传英雄史诗杰作。从19世纪以来,《玛纳斯》史诗的多学科价值就得到各国学者们的充分肯定和深入挖掘。它作为柯尔克孜族人民各种艺术形式的源头活水,其文化艺术的再生能力不仅体现在它的活形态演唱当中,也存在于其深厚的而丰富的内容,与其相关联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当中。与这些相关联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活动早已经形成了《玛纳斯》史诗特有的广阔历史文化空间,而这些历史文化空间成为口头史诗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玛纳斯》史诗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玛纳斯》史诗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开始得以逐步激活,相关遗迹已经开始实施许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果要想真正激活《玛纳斯》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全面弘扬《玛纳斯》史诗文化,更好地保护《玛纳斯》史诗,最终将《玛纳斯》史诗打造成一个文化大品牌,既让它发挥本身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又让它为旅游文化开发带来经济效益。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有一种宏大的设想和大胆的思路,用一种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加强这部优秀口头遗产的生命力,为它的传播和保存提供便利,让它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发扬光大,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永恒代表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又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释材料。本文就作为一种文学载体的诗歌,它所反映和包含的历史内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史诗”的作用;如何运用“史诗”进行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等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