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近年来出土了大量中生代鸟类化石,有甘肃鸟、孔子鸟、原始热河鸟等.鸟类起源和演化历程的研究中心正逐渐转向中国.始祖鸟不是鸟类进化的主干,关于鸟类起源的学说很多,可能起源于初龙类或是恐龙等爬行动物,但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2.
自1861年在德国发现始祖鸟化石以后,鸟类起源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又相继发现了许多早期鸟类及与之相关的恐龙的化石,在国际上又重新掀起了鸟类起源研究的热潮。在鸟类起源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说,有影响力的主要有:槽齿类起源说(假鳄类起源说),鳄类的姊妹群假说和恐龙起源假说。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有9000多种鸟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存.生物是如何从陆地进入天空的?鸟类是由其他爬行动物演化而来的,还是由小型恐龙演化而来的?这些距今亿万年之遥的问题一直是生命发展史中有待解答的重大问题.自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地区的晚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第一块始祖鸟化石以后,全世界所有中学教科书都一致公认:始祖鸟是新鸟类的祖先.但是,遗憾的是该化石的发现地区索伦霍芬灰岩之下是海相层积地层,这种地方鸟类化石极少,几乎没有可能进一步探究鸟类起源问题,成为生命发展史研究中四大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保存在英国自然博物馆的始祖鸟化石,在动物进化史上是异常珍贵的化石.从始祖鸟化石的骨骼构造看,是爬行动物;从它的羽毛痕迹看,又是一种古代鸟类.它不仅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一个实证,而且代表了脊椎动物由陆地向空中发展成功的标志,说明现代鸟类均起源于始祖鸟.  相似文献   

5.
始祖鸟化石最新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理论  关于鸟类的进化 ,有一派观点认为 ,鸟最早是用 4个翅膀滑翔的 ,只是后来才进化成骨骼轻巧、拍动双翼的飞行高手 ,如我们今天所见。这一理论最近得到了对始祖鸟化石最新研究结果的支持。研究表明 ,始祖鸟的背和腿如翅膀一样 ,也长有长羽毛。始祖鸟化石在鸟类化石中最有名 ,这次研究使用的是人类最早在 1 4 0年前发现的始祖鸟化石 ,目前保存在德国柏林洪堡博物馆。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动物学家佩尔·克里斯蒂安森和哥本哈根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家尼尔斯·邦德经标本分析认为 ,始祖鸟在背、腿以及可能在脖底…  相似文献   

6.
辽宁北票飞出“孔子鸟”继德国始祖鸟之后鸟类化石的最重大的发现湖南岳阳县平地中学(414108)李耕拓去年以来,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西部的北票地区又发现一批罕见的晚侏罗纪鸟类化石,其中两块具有新特征,被命名为“孔子鸟”。这是继德国始祖鸟之后一百多年来鸟类...  相似文献   

7.
在教科书里盘踞多年后,始祖鸟,这个曾被认定为鸟类祖先的物种,或许真到了与自己光彩照人的身份说分手的时候了。随着新物种郑氏晓廷龙的出现,始祖鸟将走下鸟类老祖宗的神坛,沦落至平平无奇的恐龙物种。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鸟类。但最新研究显示,始祖鸟并非鸟类,而是一种早期恐爪  相似文献   

8.
孔子鸟是最原始的鸟类之一,属于“古乌亚纲”,生活在中生代晚保罗纪.是我国古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连海教授发现共命名的。1惊人的发现1994年8月,侯连海在辽宁省朝阳地区北票市上园镇四合屯村发现了孔子鸟化石,这是继1861年德国发现始祖鸟化石以来,人类对早期鸟类化石的重大发现。它改写了鸟类的进化历史,动摇了德国始祖鸟在鸟类系统分类中的鼻祖地位.推翻了鸟类起源的传统理论,强烈震撼了国际鸟类学界,引起了国际鸟类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世界著名的鸟类学家,美国北长罗来纳大学教授AlanFedueda认为:…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下)所列鸟类共30多种。现将其中重要鸟类的分类地位、主要鉴别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等作一简介。 古鸟亚纲Archaeornithes 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古鸟类。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鸟类。始祖鸟化石至今共采到5件,均出自德国的巴伐利亚省。其体形大小似乌鸦,被有羽毛,后足4趾。前肢成翼,但有3个分开的指骨,指端具爪。尾甚长。口具牙齿,又与爬行动物近似,故被认为是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过渡类型。胸骨缺乏龙骨突,表明胸肌不发达,可推测始祖鸟仅具滑翔能力,而不能振翅高飞。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1997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题为“鸟类真正的祖先在中国──中华龙鸟”的文章。文中介绍,1996年中期,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科学工作者们,在辽宁西部的义县发现了一块珍稀鸟类化石标本,该化石在整体上初步显示出鸟类的形态特征:身上覆盖很短的原始羽毛;嘴里长着粗壮锐利的牙齿;尾椎很长,达53节;前肢短小,后肢长而粗壮。表明这种原始鸟不具备飞行能力,只能像鸵鸟一样靠后肢奔跑。科学家们认为,这种比德国始祖鸟还要原始的鸟类代表了由小型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渡类型,是鸟类的真正始祖,并将其正式命名为“中华龙鸟”。这一…  相似文献   

11.
古生物     
《生物学教学》2005,30(10):73-73
我国发现比德国始祖鸟更原始的鸟类化石,我国贵州翁安磷矿发现六亿年前最古老地衣化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学家1994年先后在辽西北部地区发现10块始祖鸟类化石。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被称作是“继1892年德国始祖鸟化石发现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周忠和博士及其同事通过研究辽宁的恐龙化石材料,发现鸟类的恐龙祖先长着4个翅膀,很可能具有滑翔能力,这为鸟类飞行起源于树栖动物、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这一工作被评论为有关鸟类起源研究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工作。尽管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得到了大量化石证据和系统学的支持,但鸟类最早如何开始飞行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恐龙是典型的地栖动物,因此,大多数古生物学家相信鸟类的恐龙祖先是在地面奔跑过程中学会飞行的。徐星和同事曾经发现某些恐…  相似文献   

14.
据考证,地球上最早的鸟类是始祖鸟,它大约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在始祖鸟出现5000万年后,又出现了另一种鸟类——黄昏鸟。它是一种不会飞、体型像鸊鷉一样的潜鸟。  相似文献   

15.
郭兰 《初中生》2010,(3):108-110
据考证,地球上最早的鸟类是始祖鸟,它大约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在始祖鸟出现5000万年后,又出现了另一种鸟类——黄昏鸟。它是一种不会飞、体型像鹧鹧一样的潜鸟。  相似文献   

16.
三和 《初中生》2010,(1):36-36
中国科学家日前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距今约1.6亿年的带毛恐龙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是鸟类起源研究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发现龙鸟,这一成果确立了原始中华龙鸟作为鸟始祖的地位,有力地反驳了德国始祖鸟长期以来作为鸟类始祖的观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发现。据此世界各国有可能重新修改经典著作和教科书。这一发现为生物学的发展和鸟类的诞生树立了一块闪光的丰碑。 为何中华龙鸟化石一出现,即轰动了全国震撼了世界?这是因为关于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多少年来,缺少使人信服的证据,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早在100多年前,德国发现了第一块始祖鸟化石后,争论即已开始。原因在于德国所产鸟的岩石,为索伦霍芬灰岩,之下仍是一套海相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18.
199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中国地质科技工作者郑重宣布:我国发现了比始祖鸟还要原始的鸟类化石——中华龙鸟。中国的“中华龙鸟”才是鸟类的真正始祖。自从1861年德国发现第一块始祖鸟化石以来,人们就普遍认为始祖鸟是鸟类的祖先,并将此观点写入各国的教科书中,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似乎成了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这种鸟的口中有牙齿;前肢指端有爪;胸骨不发达,没有龙骨突,尾部有很多属椎骨;身体覆盖羽毛;前肢像翼,足有四趾,王趾向前,一趾向后;飞行能力不强,只能作短距离的滑翔……等等。这些既具爬…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化石的古生物学家正在探索第一批飞翔在空中的鸟类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地球上的。科学家发现,早在恐龙时代,就有飞翔在天空的生物了。他们认为这些飞翔的恐龙就是现代鸟类的祖先。  相似文献   

20.
<正>一、背景介绍有研究者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导致恐龙因为无法适应地球上的气候环境变化,最终在此后的百万年时间里,逐渐从地球上消失了,也有观点认为,鸟类等一些动物的祖先就是恐龙。经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鉴定,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发现的恐龙化石群为世界级恐龙化石群。通过抢救性发掘,已形成长150米,宽2~4米,高6~8米的“恐龙化石墙”,墙体面积达1155平方米,含17个化石富集小区。据探测,墙下仍有大量恐龙化石,埋藏深度至少20米。重庆恐龙化石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