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刘老刀 《乒乓世界》2004,(9):i006-i006
不知道该用怎样一个形容词给中国乒乓球队与老瓦二十年的抗衡做一个总结。在雅典,老瓦又一次给中国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但作为一个39岁的“老人”,他究竟还可以走多久,走多远,或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相似文献   

2.
偶像排行榜     
乔丹 直到乔丹离开时,我们才更加意识到他对我们NBA生活的重要。乔丹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他挥挥手,从此带走我们心中的NBA圣殿。让我们再为乔丹顶礼膜拜一回。 孔令辉 来为孔令辉投票的人太多了,大家不在乎他又输了球,只是把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寄托给了他的下一次。这里有一个重要预告,请众“孔迷”睁大眼睛!下一期“偶像出场”,马寅小姐将隆重请出孔令辉,世乒赛在即,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孔的[偶像心语]。  相似文献   

3.
奥运明星在悉尼出尽风光,他们自然成了国人的英雄。那么,这些尚未有心上人的青年俊杰的择偶标准又是什么?孔令辉,短发活泼型在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前,孔令辉特别有信心,誓夺这块沉重的金牌。中午吃饭时,室友刘国梁对他说:“小辉,你得给我‘报仇’!”孔令辉一口答应:“你放心!包在我身上!”刘国梁又想起一件事:“天津世乒赛的时候,王涛为我们男  相似文献   

4.
年度组合     
年度组合:孔令辉/王皓 入选理由:一个是永远的乒乓王子,岁月流逝,他已不再年轻,从2000年开始到上海世乒赛前,他已经五年没有在三大赛 的单项比赛中染指金牌;一个是当今的人气之星,青春洒脱,一年前饱尝奥运苦酒。十年前,孔令辉将中国乒坛带入到了 偶像时代,他阳光,他充满活力,生活中的他却急躁倔犟;十年后,王皓接过了孔令辉手中的接力棒,偶像加实力的中国 乒坛依旧生机勃勃,他英俊,他不善张扬,竞技场上却总让人感觉霸气不足,但他终于拿到了单项比赛的世界冠军。 2005年,孔令辉、王皓,携手在上海万体馆为人们诠释了什么叫做默契,什么叫做玉汝于成。一年前,这一老一小尽 管在队内“生死战”中胜出,却在雅典奥运会亮相不足半小时后,就尴尬地被瑞典人老瓦和佩尔森请出赛场。一年后,在 同伴,奥运会冠军马林/陈圮半决赛意外落败的不利境地下,在不被舆论看好的情况下,他俩击碎了德国人的男双复兴之 梦,中国队得以在上海世乒赛上实现大满贯。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5,(10):22-22
1995年天津世乒赛单项比赛开始后,中国男队教练忙不过来了.走下了总教练岗位多年的许绍发临时被拉去给孔令辉做场外.那场比赛,孔令辉击败了前一届世乒赛的男单冠军盖亭。许绍发说:“孔令辉是一个很有头脑的运动员.将来一定有大的出息。”  相似文献   

6.
梁慧敏  宋斐 《乒乓世界》2005,(10):14-16
十年前,张怡宁在电视里看着20岁的孔令辉打球,高举起圣·勃莱德杯,当时还在北京队的她把孔令辉和刘国梁当作自己心中的偶像和今后在乒乓球道路上发展的榜样;后来成了队友,在—起生活训练,偶像变成了大哥哥,神秘感过后多的是—份平和的理解。2001年大阪世乒赛男团半决赛,孔令辉独丢两分,险些成为罪人,刘国正独得两分,一跃成为英雄。释放激情,排解压抑,纵横泪水,走出赛场的刘国正在迎接队友近乎疯狂的庆祝方式前和孔令辉曾经短暂地对视。小辉曾说:“大阪,刘国正救了我一‘命’!”国正曾说:“对视的一瞬间,我能感受到小辉内心的压力和不服气的韧劲。”2006年乒超联赛,孔令辉正式转会山东鲁能俱乐部,刘国正和他并肩作战。11胜9负,小辉在鲁能的战绩也许让很多人都不满意,但在刘国正看来,“快30了,小辉和其他运动员的情况都不一样,能保持目前的状态已经太不易了。他想得开,心大,就算以后不打球了去当教练,也能干得不错。”2002年釜山亚运会归来,全队开会,老蔡批评了两个人,男队典型是孔令辉,女队典型是王楠。会后,这两人心照不宣地击了一下掌。后来,队里开会只要提到对方,他俩就彼此看一眼,然后相视一笑。2003年巴黎世乒赛,王楠一人独得三金,开会时受到表扬,可在半决赛憾负施拉格的孔令辉依旧是典型。等他再找王楠拍手时,王楠坚决地要跟他划清界线:“现在典型是你,我可是好孩子。”两人在一起会经常开这样的玩笑。目前,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上,孔令辉和王楠绝对是男女队中的“大哥”和“大姐”级人物。“我俩现在就像男女队的两个典型,无论好事还是坏事,男的就是他,女的就是我,像是绑在了—起。”王楠说。从2003年开始配对,孔令辉/王皓参加的第一个比赛是希腊公开赛,第一次世界比赛是巴黎世乒赛,最难忘的比赛是雅典奥运会上输给老瓦/佩尔森和上海世乒赛最终夺冠。在王皓眼中,孔令辉是一个对乒乓球事业非常执着的运动员,一直是他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张扬自己的话少说,踏踏实实去做,这是孔令辉的—贯作风。因此,许多同行说采访孔令辉困难,因为在别人眼中的困难,对孔令辉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事实上,在小球时代以辉煌——奥运会冠军结尾的孔令辉,面对大球,却一直走着一条不平坦的路。第46届世乒赛是孔令辉再一次向大球冲击。 也许是小球比赛的最后一场“世纪之战”消耗了太多精力,奥运会后孔令辉要面对许多困难。扬州世界杯  相似文献   

8.
孔令辉访谈     
〔偶像心语〕 4年前的世乒赛,曾是孔令辉初跃龙门的时候,也使他永久地走入了我们大家的心里。如今,世乒赛又要来了,在这个时候请孔令辉出场,对他和对大家,实在都饱含了我的一份深意。 蔡培颖已经不必“梦随风过”了,这位中央戏剧学院的大学生如今面对孔令辉时,很像是他的老朋友,更像是大家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赵晖 《乒乓世界》2004,(7):16-16
1996年奥运会前,阎森作为10名攻擂手之一参加了“CCTV中国乒乓球擂台赛”。4月20日,他首次在电视直播中亮相对阵孔令辉。赛前我问他,和孔令辉战绩如何,他说技术上有差距,如果拼下第一局也许还有得打。第一局比赛阎森拼抢积极主动,只以22:24惜败,第二局则一点儿机会都没有,很快以11:21输掉。第二年的世乒赛男单半决赛上,阎森负于老瓦,也是同样状况。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阎森这个人能比较正确地估价自己。  相似文献   

10.
10年.从天津到上海.中国乒乓球队的名字始终与冠军相伴而行。这支王者之师.在2005年5月的上海.又一次给我们奉献了一场乒乓的视觉盛宴。当赛制改革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当中国乒乓球界关于技术的先进优劣有了新的评判时.第三只眼看世乒赛.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周.能给我们多少思考.未来的方向也许就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夏娃 《乒乓世界》2004,(5):10-13
从3月17日第一次对外公布雅典奥运会参赛选手名单——悉尼奥运会男单冠军、男双亚军孔令辉落选,到4月11日临阵变将——由孔令辉/王皓替换下悉尼奥运会以及第46届、47届世乒赛男双冠军王励勤/闫森,中国乒乓球队在二十多天里两度成为舆论风暴中心。这期间6位当事人以及决策者走毂的心路历程,可以用一句“残酷的竞争,痛苦的选择”来概括。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乒乓世界》2006,(6):I0008-I0009
这个六月,我们需要感叹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刚刚结束的世乒赛;即将面临的高考和中考……灿灿对这个六月更有一丝牵挂:副刊已经陪伴大家半年时间了?不知道拿着副刊的你是否满意灿灿的解答;是否喜爱上了“明星茶座”;是否因为“星语心愿”唤起了内心的感动:是否还惦记着“向偶像,说你好”中哪位与你的喜好相同;每次拿到杂志,总会看看小薄本是否完好地拿到……正刊的内容十分精彩,灿灿只希望你能在看完正刊内容后,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完全属于你的国度——副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好,8月份了,都放暑假了。 你可以坐在家里,啃着西瓜,看我们的“偶像出场”。 当然,还有我们共同盼望许久的世乒赛。 没有了团体赛的世乒赛总令人有几分不能释怀的遗憾,但是幸好还有众多铁血英雄的个人奋斗值得期待。 我们要结果,但我们更欣赏过程中的体验——不管是老瓦、国梁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是否会有新偶像横空出世闪亮登场呢? 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4.
马宏观 《乒乓世界》2004,(4):i010-i010
第47届世乒赛团体赛降下帷幕,中国男、女队在夺冠历程上有惊无险,携手蝉联团体冠军。回首世乒赛一周的点点滴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的瞬间,为了更直观地回顾本届团体赛,我们搬来奥斯卡的“壳”,以颁奖的形式给多哈世乒赛团体赛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一看到“邮缘”两字,也许你就会猜到作者的样子:中年男子,略显富态,还可能快退休了。这你可就错了!我,“90后”,高高瘦瘦,是名中学生。是的,集邮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有些老迈。曾经的“王者的收藏”。有人说“俱往矣”,不过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6.
也许你错过了见证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队登上世界巅峰的光辉时刻,也许你错过了目睹七十年代欧洲强队的反戈一击,也许你错过了品味八十年代瑞典王朝的辉煌,也许你错过了欣赏奥运会乒乓球第一枚男单金牌的产生,错过了雅典奥运会上老瓦的绝唱,错过了太多乒乓球历史上不容错过的瞬间。  相似文献   

17.
宋斐 《乒乓世界》2005,(10):20-21
波尔:孔给了我不少灵感 孔令辉拿世乒赛冠军是在1995年,我当时还不到15岁,通过电视我看了他击败盖亭的那场比赛,太精彩了!我没有想到从外表看来文质彬彬的孔令辉体内竟藏有这么惊人的能量,而且更没有想到中国人打横板能打到这个境界。虽然我当时的球在德国国内已经不错了,但是我感觉自己在速度上,根本北不上中国的横板选手,尤其是孔令辉,今天很多中国人都认为我的球有些亚洲化。近台速度快,我想,如果非要说的话,我承认是孔给了我不少灵感。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5,(6):28-30
我们中国队又一次在世乒赛中包揽了单项比赛的五个冠军。当然,最令人欣慰的是,在巴黎世乒赛和雅典奥运会中两次丢掉的男单金牌又被我们夺了回来,我们兑现了赛前提出的“誓夺男单”的诺言。上海世乒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比赛,从赛事安排到运动员食宿。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在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方面都非常令人满意。万体馆主场的气氛很热烈、观众们了很热情,可以想像,政府为了这次世乒赛花了很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我们要对有关领导、现场观众、媒体记者和所有世乒赛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9.
事不过三。 孔令辉20年来一帆风顺。现在回想起来能让自己刻骨铭心的失败,也已经有两次。 坐在我面前的孔令辉刚打完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回来,家乡哈尔滨以贵宾的礼遇迎接这位奥运冠军。其实,据他的父母讲,小辉心里对这次奥运会的成绩并不满意。 去年的第43届世乒赛上,孔令辉与最要好的朋友刘国梁双双打入男子单打决赛,最后孔令辉获得第43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刘国梁获亚军,这也是孔令辉正式登上世界乒坛的开始。 但在本届奥运会上,刘国梁、孔令辉之间的名次发生了巨大的逆转,刘国梁一举夺得男单冠军,孔令辉却被韩国的金泽洙拒之于八强之外。失败以后,孔令辉给家里打来电话,父亲孔祥智不在家,他对母亲说:“金泽洙打疯了!” 才20岁出头的孔令辉不得不面带老成地承认自己打球有时在势头上压不住对方,“疯”不起来。  相似文献   

20.
宋斐 《乒乓世界》2006,(2):20-21
他有着俊朗的外表,出色的发球和均衡的技术,2001年在大阪世乒赛团体赛上,出道不久的波尔击败了王砺勤,欧洲人惊呼“老瓦后继有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