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双菊 《双语学习》2007,(8M):128-128,130
歧义的存在很容易造成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误解。但是如果在交际中掌握歧义产生的规律并加以积极地运用,不但可以避免误解,还会有效地促进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歧义的解析     
歧义的存在很容易造成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误解,成为交流中的瓶颈,导致交际陷入困境甚至失败。但是歧义的产生是有规律可寻的,因此只要对谈话的语境加以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产生歧义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从句法结构层面举例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帮助英语初学者有意识地避免由于句法结构产生的歧义以及由此导致的交际误解,使他们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表达得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经常导致误解 ,而且已经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 ;在句子中辨认并且避免歧义现象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歧义语在语言交际中容易造成误解。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探讨科学的归类方法,寻求排除歧义的途径,有益于净化我们的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6.
无意性歧义是英语中较为复杂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是由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引起的。这种歧义在语言交际中很容易造成误解。将其与交际教学结合起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它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歧义在语言交际中使用不当可导致误解。本文着重分析了结构歧义的概念、原因和主要类型,并强调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歧义的消除。  相似文献   

8.
王华 《考试周刊》2010,(52):40-41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种类繁多。本文主要从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两方面来讨论英语词汇歧义生成的原因及其幽默效果,并提出消解部分歧义的基本方法和合理利用词汇歧义的基本原则,以便有效地避免由于歧义可能导致的误解,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表达得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英语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英语词汇歧义容易影响语言交流的准确性,引起误解,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本文对英语词汇歧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同时提出了消除词汇歧义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错综复杂,原因众多。本文主要从语音和词汇两方面,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歧义的基本方法,以便有效地避免由于歧义可能导致的误解,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表达得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1.
句法结构中有多义现象是正常的,而言语中的歧义则应当消除。有些句法结构,孤立地看可以是多义的,但有了语调,有了交际的对象,处在一定的语境中,表达特定的事件,就不应有歧义,如果仍有两个以上的解释,就属不正常,它会使人误解其涵义,使交际失败。人们在谈判、签约、诉讼等社会活动中消除言语的歧义更显得重要。我们不妨回顾一段历史:1898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中存在复杂多变的歧义现象,这是引起误解的一大原因。人们正确地识别和理解歧义句对于交际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以英汉例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歧义句的类型及特点,探讨歧义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消除歧义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歧义笑话看语境的非语言因素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要求表达清楚,语义明确,不容许含糊其辞,避免产生歧义,引起听话人的误解。语境是排除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一种方法。语用环境简称语境。它是语用行为赖以存在、表现的物质和赖以进行的场所、背景。语境可以限定多义的语言形式还可以填补上下文中缺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歧义有消极作用 ,也有积极作用。其消极因素常常引起误解 ,影响交际。消除消极因素的方法有五种 :依据语境 ,消除语音歧义 ;补充信息 ,消除词语歧义 ;利用标点符号 ,消除并列成份引起的歧义 ;改变语序 ,消除修饰语歧义 ;增设语境 ,消除语句歧义。歧义的模糊性又使其具有积极作用 ,巧妙地运用歧义的积极因素能使语言表达具有四种效果 :喜剧效果、讽刺效果、双类修辞效果、委婉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英语语言中,引起歧义的原因主要是词性的转换和成分结构。从交际效应的角度看,英语歧义有时确实给我们的正常交往带来不同程度的误解,但有时也会被积极地用于创造性的语言表达中。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调换位置以及语调和停顿来消除歧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研究了汉语言语交际中的误解。文章提出,关联理论等现有研究未能深刻揭示误解的形成机制。大量观察证明,所有误解的发生。都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说话人的说说话语,另一个是听话人的认知和社会心理,由于说话人的明说话语本质上是歧义的,它为听话人做出非说话人期待的理解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听话人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则促成了误解的最终形成。在这个理论模型指导下,文章集中分析了汉语“指称意义”误解形成的话语根源之一——省约。  相似文献   

17.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因此,在英语交际中歧义误解频繁,语用错误层出不穷。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歧义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其消极因素常常引起误解,影响交际。消除消极因素的方法有五种,依据语境,消除语音我,补充信息,消除词主歧义,利用标点符号,消除并列成份引起的歧义;改变语序,消除修饰语歧义,增设语境,消除语句歧义。歧义的模糊性又使其具有积极作用,巧妙地运用歧义的积极因素能使语言四种效果;喜剧效果、讽刺效果、双类修辞效果、委婉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歧义误解的现象,由此而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隔阂、误解和摩擦,所以英语教学不仅要教语音、词汇、语法,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应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化差异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话语不连贯而引起的误解现象极为普遍,探究语篇连贯现象有助于消除交际中的歧义和误解。基于连贯理论的语篇分析教学把语篇看作一个整体,对其结构层次、基本内容进行宏观和微观地分析,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一系列认知过程,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