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甘谷县28所小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小学校舍、教学设施、师资结构、学生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甘谷县小学教师文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城乡小学教育、师生配比、生均占地等方面存在显著城乡差异。相关部门应投资扩建县城小学和加强川区、山区小学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山区教师待遇;建立小学教师人才交流平台,实行教师轮岗制。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山区阳春市为例.调查并分析在<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结果表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存在着课程资源贫乏、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未能达到要求、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做到:重视山区小学英语教育应成为政府行为;为教师培训提供财政保障;政府出面组织发达地区的富余教师支援山区的教育;提高英语教师认证标准;大力推广普及外语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山区小学,校点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通.针对山区小学的这种现状,结合我乡几年来教研活动的实践,我认为搞好山区小学的教研,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深入教学第一线,充分了解各年级各教师存在的问题.深入教学第一线,充分了解各年级各教师存在的问题,这是搞好山区教研活动的关键.山区小学,校点分散,各教学点同级班的情况太少,这就不便于同级教师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为弥补这一缺漏,抓教学工作的教师就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认真听课,综合各教师存在的问题,在组织同级教研活动时,争取将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并将新教法、好经验在教研活动中加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4.
临夏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 ,有小学 12 15所 ,其中教学点 2 33所 ,大部分的学校在山区 ,山大沟深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办学条件差 ,1997年以来临夏州被列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贫三项目”、“中英教育项目”等 ,覆盖 7个县 ,特别是山区小学办学条件有了改善 ,但是小学自然实验教学是山区办学的难点之一 ,靠“二箱三仪”来完成实验满足不了教学要求 ,那么如何管理好仪器 ,充分发挥仪器作用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来抓 :1 多方筹措资金 ,进一步改善部分小学仪器装备  教学仪器不达…  相似文献   

5.
临夏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有小学1215所,其中教学点233所,大部分的学校在山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办学条件差,1997年以来临夏州被列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贫三项目”、“中英教育项目”等,覆盖7个县,特别是山区小学办学条件有了改善,但是小  相似文献   

6.
小学英语教师是国家英语课程得以实施和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保障。在职培训是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分析是确保在职培训实效性的重要条件。本文对参加梅州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市级培训的学员进行在职培训需求调查,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从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培训模式和培训方式等方面对山区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在职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课题的产生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总人口3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2000多人,占12.51%。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3200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孤%,彝族小学生2900人,占小学生总数的10%。彝族同胞由于长期居住在交通、文化、经济落后的山区,其学生入小学时绝大多数只会听说彝话;教一年级的教师必须一句彝话一句普通话地进行双语教学;这就造成了只有会说彝话的教师才能教山区一年级彝族学生的状况,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彝族小学生的语言障碍,加之教师素质差异,严重地影响了山区彝族地区小学的教学进度和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资金少,基础设施差,条件艰苦.严重影响着山区小学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地发展.有的学校没有学生活动场地,在教学中不能顺利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有的学校没有大门或围墙,在教学过程中常受到外界的干扰,影响了教师的正常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的学校没有水源或缺少必要的用水,严重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由此可见,教学基础设施的不到位或不健全,办学条件的艰苦,使山区小学教育出现许多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9.
临汾市位于山西南部,全市26个乡镇(含7个山区乡),56万人口。学校725所,在校生95000人。其中,农村小学667所,在校学生56000人,约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80%,现将临汾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羊街区位于元江县县城南部边远的哀牢山区,离县城四十六公里,平均海拔二千米以上,人口一万四千五百七十人,其中哈尼族占人口总数的83.8%(汉、彝、苦聪人也有分布)。全区人均收入只有一百七十元左右。在这样比较贫困的地区,乡村初级教育的情况如何呢?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主要考查了羊街区乡村小学的教育情况。 解放前,羊街区(含现在的那诺区)只有两所小学,四名教师,无女子上学。解放到现在,小学增加到二十二所还有全玉溪地区独一无二的女子班(全班费用由国家供给)全区有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人的感知、认识智力启蒙阶段,其特点是长于感知形象具体的事物,短于抽象思维和认识抽象复杂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幻灯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是提高孩子们语文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具体化、形象感,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然而在山区,孩子们没见过幻灯,更谈不上多媒体教学,  相似文献   

12.
我原所在九村乡小学,地处三乡三镇中的一所山区小学,是条件最艰苦的一所学校.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假期中我抽空到乡中心校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进行了调查.(1)校园建设情况 在乡领导及村社干部的支持下,本着“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宗旨,克服种种困难,竭力筹措教育资全,近年来,乡  相似文献   

13.
普及小学实验室以后,学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抓好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讲求仪器效益的发挥。我们发现,有些地方(特别是偏远山区)出现了这种现象:行政领导干部既想搞好实验室建设,又觉得与校舍修建相比,实验室建设有点操之过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2月5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委、市政府设立了200万元的“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基金。从此,他们使该市中小学生将不再出现因贫困而辍学的现象。地处鄂西北贫困山区的丹江口市,1996年率先在全省37个山区县市中实现“普九”,1998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分别为99.8%和98.3%,残疾儿童入学率也达到85.6%。这是丹江口市  相似文献   

15.
山区的英语教学是一大难关。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要接触说地道英语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英语对山里的孩子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也是一门有趣又困难的学科。许多学生开始时感到新鲜、好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单词需要识记,越来越多的句型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短语需要运用。这样一来,有些学生就感到学英语不是那么有趣的事了。特别是没听懂的内容、句型没及时补上,这就增加了学生挫折感。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不懂,学习的兴趣也就没有了。在山区,英语是起步较晚的学科之一,有些小学至今还没有开设英语课。很多学生家里的人也不懂,不…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是利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现联系我6年的教学实践,举例谈谈当前山区小学数学应用题例题的教学法。如教学以下例题(1): Ⅰ,甲乙两站间的公路长31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比甲车的1.5倍少1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几小时相遇? 在我听过课的相当一分中、老年教师在讲此题时,他们的教学步骤一般是以下几步: 1.把例题抄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齐读或个别地读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要富裕,农村必先富;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那么,贫困地区的教育情况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参加社会实践营到易门县河尾、竹子两个特困乡进行了调查。 这两个乡都在偏远的高寒山区,最高处海拔2450m,最低处 1500m,山高,坡大,沟深,水凉,村落分散,大部分农户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建国前这里没有一所学校,现在两乡共有小学23所,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据1984年的统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巩固率97.1%,毕业率为88.9%,普及率为96.7%,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物园地改善教学条件江西宜丰潭山镇中心小学刘钊小学自然课本中,有关生物学的内容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开辟生物园地,(即建立自然教学的露天实验室),既能改善生物教学的条件,又为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提供方便。我校地处山区农村,近几年来领导对自然实验教学十分...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对绝大多数数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而改革后的新教材,不要说乡村学生感到吃力,就连城市学生,城市老师都感到很难,更何况我们这些偏远山区的乡村中学。此套教材显著的特点是:词汇量大,课文无注释,无重点提示,学习的语言材料少,课后没有练习题,无系统的语法体系,起点高,难度大,对于初一(七年级)学生来说,此教材(美国汤姆森出版社)立足于小学至少三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而我们这里的小学不仅没有开设英语,即使开设英语,也是虚设,学生在玩耍之余,缺乏最基本的英语入门知识。新教材在初一下册内容(如现在进行时、过去式、一般现在时),老教…  相似文献   

20.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所规定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但是,像我们这样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小科”教学难以落实,更无法达到课标要求。因此,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利用参加全乡小学督导评估的机会对“小科”教学情况作了调研。调研发现,“小科”课程不仅没有开齐、开足,而且在教学的落实上均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科”课程教学不能完全落实,要么被语数课挤占,要么只走走过场。上体育课时,有篮球的学校教师只拿个篮球应付了事;没有体育器材的学校干脆让学生自由活动。上美术课时.由于缺乏器材,教师仅让学生随意画点铅笔素描,其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