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地市报的典型经验报道较之以往呈下降的趋势,即使搞了多数情况下读者也不太关注。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不是因为地市报的读者不需要经验报道,相反,相对于中央和省级党报,地市报服务的读者群绝大多数处于具体执行或操作层面上,尤其需要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借鉴方法、启发思路,问题在于我们长期沿用的典型经验报道模式主要运用典型事例“传道”而不是“传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基层记者唐湘岳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本着求真意识、基层意识和问题意识,探索出采写基层典型报道的一系列可资借鉴的经验,包括从基层挖掘典型、运用连续报道扩大社会效应、借鉴文学手法改进叙事方法、实事求是核实细节等,是舆论监督和"解困新闻学"的理念在基层报道中的具体实践。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基层的典型报道应该更多地考虑社交媒体时代读者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改变话语方式,突破固有的报道模式,推动典型报道的文体创新。  相似文献   

3.
典型报道,其作用是通过典型,指导一般,带动全局。不但使人们明了前进的目标,还能使人体味到具体的实践方式,增添前进的动力。笔者认为,典型报道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记者报道的典型人物和群体就在读者的身边,有了这个基本信赖,读者才会认真思考典型的意  相似文献   

4.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让新闻活起来、动起来,先进典型的报道才能让受众产生共鸣,实现以情感人。在对英雄民警张磊进行典型报道时,正是因为记者深入生活,获取许多第一手素材,以对英雄事迹的细节追述赢取了感染力,才增强了报道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冯诚 《新闻战线》2023,(21):38-40
有时空穿透力的好新闻必具鲜明的时代特征,折射时代的发展变迁。典型报道,贵在呈现典型对象的“典型特质”。《“七虎”竞南通》之所以能够引发共鸣,赢得广泛认同和关注,得益于记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挖掘出报道对象的典型特质,使作品既有鲜活的新闻价值,又可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细节的呈现是现场报道中能够吸引观众保持观看欲望的重要手段和过程,白岩松曾说过新闻人应该养成习惯,首先是人,然后是细节。在捕捉细节时,做到两个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在筛选细节上始终不要离开主题,细节是为报道主题服务的;在呈现细节时,尽可能采用观众视角,可视化角度。在报道过程中容易出现三个问题:浅尝辄止的报道还是解说?给观众讲故事还是讲道理?仅仅是在现场还是挖掘深度?这三点是很多记者不能做到完美呈现新闻的本质问题,也是区分记者报道水平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7.
对个别先进典型进行采访报道时,这个典型(人物或单位)确实是先进的,采访获得的素材也生动感人,但稿件播出后不久,报道对象却开始走下坡路,甚至个别的在稿件播出的同时就犯了错误。对这种典型报道怎么看?有的记者认为这样的报道不能算是失实报道,理由是,采访或报道播出时,典型还是典型,报道后典型失色,不能把账算到记者头上,谁  相似文献   

8.
提起典型报道,也许不少人会有这样的怀疑或抵触心理:“这是真的吗?”或者“这个典型高高在上,不可信”等等。这也难怪,因为,向来“典型引路”、“典型推广”的报道方式是党报传统的宣传模式,在舆论引导上确实发挥了特有的作用。然而,这种自上而下机械“灌输式”的传播方式,政治说教色彩太浓,脱离了读者的生活实际,违背了新闻报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规律,而且在报道过程中往往片面夸大或拔高典型人物,出现了一般化、面目雷同、  相似文献   

9.
搞经济报道的记者,尤其是在党报搞经济报道的记者,都抱怨经济报道难写。难在何处?不外乎一是采访难,转型时期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波诡云谲,记者不易把握;二是采访出来的东西往往脱不了消息报产值利润,通讯写厂长经理,写增长写扭亏的窠臼。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好不容易发表出去,愿看的人也不多。经济报道该怎样写出新意,吸引更多的读者,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呢?笔者以为,把经济报道搞活,需要记者更新观念,在把握好时代中心要求,唱响主旋律的前提下,选择好切入点,抓住读者的阅读需求,写出既有时代特色可读性又强的新闻作品。具体说,应当做到选择题材要“鲜”,组织细节要“活”。遣  相似文献   

10.
典型报道是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且有丰富内涵的报道,具有时代先进性特征。我们宣传的典型既要血肉丰满,又要鲜明生动,从而使典型宣传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震撼力,真正起到示范、激励和引导作用。作为一级党报,典型报道必不可少。况且,学习推广先进典型及其经验,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工作方法。挖掘、宣传典型,更是我们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1.
很明白的一个道理,新闻要有可读性,才会有人看,只有有人看的新闻,才谈得上传播效果。在这一点上,图片报道和文字报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一篇没有生动细节的新闻稿件。就没有可读性,就不可能凝聚读者的注意力。同样一张图片所定格的瞬间不生动,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通俗地讲就是图片不好看,也是浪费版面。用文字表达一个新闻事实,关键在于记者在还原新闻事实时,如何将最能体现新闻事实本质的,又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细节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2.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力军,但是长期以来,从一些播发(刊登)的消息来听(看),听众(读者)却反映“没味”不爱听(看)。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除了所报道的事与听众(读者)生活、工作贴的不近以外,没有“细节”语言干巴是个主要原因。 “细节”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应如何估价其在消息中的地位或作用?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探索。不少有经验的记者在写消息时,往往在导语里就使用“细节”,一开口就能把人抓住,吸引人听(看)下去。这里举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3.
郑刚 《青年记者》2013,(2):40-41
典型报道,也称经验消息,是对某一具体部门或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所做的比较全面或系统的新闻报道。这类报道需要围绕企业某一时期的重点和亮点工作,推陈出新,策划组织对重大主题、重要事件的典型宣传、深度报道和案例分析,从而展现企业的发展成就。2012年夏天起,《济南铁道报》策划推出了"讲身边事、赞身边人,寻找最美班组长"的活动,旨在推动全局班组建设健康发展,抓基层、强基础,凝聚全局职工力量,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推进多元化经营。联系此次活动,笔者认为,策划与创新是典型报道的左膀右  相似文献   

14.
<正>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最为常见的报道方式就是对于人物的报道。然而,新闻媒体对于人物的报道要如何塑造才能够深入观众内心呢?一篇成功的人物报道无论是对人物动作的叙述、还是从采访现场的细节和人物穿着的描写上都应十分注意。只有将人物细节描绘出来才能够给观众一个立体的人物报道,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地理解此篇人物报道的意义何在。从人物的细微处入手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由表及里地表现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15.
白雪 《编辑学报》2011,23(4):359-360
通过典型范例说明科技期刊在细节上透露出的“人情味”,对编辑的前瞻性、新闻敏感性、处理问题的灵活性、文字功底等素养提出了高要求。认为: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积极地投入工作;只有专心、细心、热心,才能与读者贴心;只有用心交流,才会产生并保持“人情味”。  相似文献   

16.
孟宪著  朱巧玲 《视听界》2008,(4):112-113
对于一些上级宣传部门已经定性、定调、定型的重大典型,怎样充分挖掘典型的内涵,刻画人物的特性,报道好典型,这无疑是对记者素质的检验;有的典型经过新闻单位陆续多次宣传,如何不落窠臼,让报道出新意、显特色,也是对记者采访功底的检阅。笔者参与过十多次重大典型报道,对如何做好重大典型报道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典型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型武器”。过去我们也经常组织策划一些典型报道,但是有些稿件见报后上级领导部门满意,群众不“感冒”,在读者中未引起预期的反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记者习惯于从领导角度居高临下地观察分析问题,单纯为了完成宣传任务一厢情愿地选择和报道典型。  相似文献   

18.
典型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方法,也称经验消息。在党报时代,是对某一具体部门或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某个行业、某个领域表现突出的人和事一种系统报道,其作用是通过典型,指导一般,带动全局。因而时代性、先进性很强,常常是某一级组织或单位推荐,为配合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而推出,因此,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人们所熟知的典型人物,如上世纪50年代的黄继光、邱少云,60年代的雷锋、焦裕禄,80年代的蒋筑英、罗健夫、张海迪。90年代的孔繁森、徐洪刚、徐虎等,他们能够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9.
发现典型、总结典型经验是新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闻媒体通过典型报道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但地市级报纸因为覆盖的区域有限,有时推出的先进典型影响力往往不是很大,难以产生轰动效应。有人因此说地市一级“小媒体”开展典型宣传“很难大有作为”。此论笔不敢苟同。如果做大做强区域特色新闻,把典型报道做深做透,地市级报纸就能提高典型报道的新闻传播值,提高报道的转载率,由此引起更高一级、更多媒体的关注与进一步的采访报道,从而提高地市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电视新闻纪录片涌现出不少成功作品,在这些纪录片中,不但抓取了很多感人的典型细节,而且编导注意在繁多的细节中找寻那些能够结构全片的典型故事。这些典型的故事,用纪录片编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见事的眼睛”。笔者认为,如果在我们经济报道中,记者注意寻找“见事的眼睛”,就会使经济节目宣传摆脱陈旧的模式。那么,具体来说,“见事的眼睛”在经济报道中都将起到哪些作用呢?一、“见事的眼睛”可以以小见大,深化主题《上海市民纷纷东迁浦东》是荣获92年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的作品。记者抓住市民东迁搬家的小事,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