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媒体时代下,我国受众群体不断分化,"全民明星"时代终结,受众对播音员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基于播音员主持人发展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在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过程中,必须健全专业教师队伍,同时完善培养体系以及探索新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出台了《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道德取向、素质要求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却是参差不齐,或者说很多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与广大受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培养和提高成为加强主持人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培养,不仅仅是个人自身努力的问题,还要求全行业要把他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对待。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广播电视媒体是"社会的一个窗口",那么播音员主持人就是这个窗子的开启者。他(她)直接出现于播出第一线,其形其神其声和群众直接相通,可以说是广电媒体联系群众的最直接的纽带和桥梁。要完成节目磁场化的传播效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受众是在根据自己的意愿不断选择的,而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的最终体现者和形象代言人,其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节目的形象与发展,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尽可能恰如其分的传递节目内容信息,恰当把控与受众的情感交流,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在节目中发挥作用,有效传达声音,使节目更好地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服务,为大众服务,同时提高新环境下所播出节目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传播信息、表述观点、串联节目、与受众互动、沟通和交流,都需通过语言来进行。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运用是否正确.是否得体,体现了主持人的语言能力、文化底蕴、人格修养和思想素质。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节目艺术质量的生命线。这里所说的语言能力和表现水平.既包括他的语言内容,也包括他的语言技巧,以及他的语言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它们都是决定播音主持能否胜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军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47-248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对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三贴近”要求的提出,使得如何让节目主持人贴近受众,如何提高其受众意识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节目主持人要提高受众意识,就要想其所想,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去,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与他们接触,缩短和他们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翟量 《声屏世界》2008,(11):29-30
中国传媒大学张颂教授的“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对播音员主持人在有无稿件作为依据,进行有声语言表达创作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短短两句话蕴含着丰富的专业信息,富有思辨哲理。这一精辟的理论阐述对于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也是播音教育中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一贯要求。  相似文献   

7.
"走转改"是新时期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的新要求;"走转改"符合播音主持创作规律并将之提升;"走转改"让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了新闻锻炼;"走转改"可以升华时政新闻;本文结合近年来播音员主持人及笔者走出演播室深入"走转改",谈新闻采编实践对播音员主持人改语风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播音主持是一门及其讲究语言艺术的工作,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之间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进行交流,其中有声语言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播音与主持过程中,就需要对播音作晶进行创造,而要想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创造出恰当的声音形象让受众获得美妙的形象感受。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业日渐迅猛发展,电视节目呼唤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残酷的市场竞争也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高校也是无情的挑战。高校应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这迅猛而来的挑战?这个问题越来越突现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大多数节目主持人是由播音员转行的。有的当了专职主持人;有的是兼职,既做播音员又当主持人。其实,主持人和播音员是两种不同的职业岗位,二者的素质要求和工作要求都有所不同。事实上,既不是任何一个播音员都能当节目主持人,也不是任何一个记者或有某项特长和专门知识的人,都能担任节目主持人工作,这是因为节目主持人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播音员被称为主持人,而有些主持人也被称作播音员或者是主播。那么如何界定呢?弄清这一点,对于主持人和播音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大有裨益。 1.说话的角色--主持人:"我";播音员:"我们"。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以"我"的口吻,与广大电视观众包括现场的嘉宾说话、交流的,观众看到的主持人的提问,听到的主持人的观点,都被毫无疑义的认为是主持人自己的设问和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由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所代表,所以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与国家的尊严和体面息息相关,因此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对自己的形象要给予中国式形象,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东 《新闻世界》2014,(8):30-31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轴心"作用不言而喻,他承载着节目的起承转合,也建立起了嘉宾与受众联系之间的桥梁。一个访谈节目的好坏多数都在于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能力。比如:主持人的提问是否合理?话题讨论是否深刻?是否脱离受众而盲目的采访等问题。本文就以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追问"这一引导方式,分析其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必要性和技巧性。  相似文献   

14.
切实加强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管理,树立和发扬播音员主持人品牌的优势,构建播音员主持人管理体系,打造一支真正具有较高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及品牌优势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是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做好的工作,也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地市广播电视台播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人,其媒体角色的特征不同。一般来说,主持人的媒体角色是由媒体意志、栏目特点、受众需求和主持人自身的个体特质所决定的。就评论类节目主持人而言,其媒体角色的特征为:在新闻信息这个物质基础上,以人格化的理性引申、哲理思辨去阐述、评说信息某一方面的深层意义或价值,从而达到以“言”教化、以“论”示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评说是其手段,劝服是其目的和功能,主持人的媒体角色呈现的是理性形象、理性特征。那么,如果在媒体意志、栏目特点和受众需求诸方面已经为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媒体角色定位提出了要求并…  相似文献   

16.
正这些年,人们不难发现有的城市广电媒体,尤其是市地州一级的某些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和嘉宾,在节目中随意使用方言的现象越来越多,不仅在综艺娱乐节目中存在,而且在新闻性节目甚至广告节目中也较普遍。究其原因,愚以为片面理解"三贴近"有之,为了一味迎合部分受众也不乏其例,还有就是想另辟蹊径,搞点新花样,自以为这亦属于开拓创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觉得有其合理存在的诸多理由。殊不知,这种做法违背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要求,更越过了一条起码的底线,即广播电视作为大众媒体和主流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和嘉宾作为公众  相似文献   

17.
曹骏 《新闻传播》2013,(12):237+239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新闻节目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地级台素有"新闻立台"之说,因此近些年来涌现了大批的优秀播音员,然而在有些地方电视台中,由于电视台自身的实力比较薄弱,一般都会将主持人、播音员混用,这样就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从播音员到节目主持人的转型屡见不鲜,反之,少之又少,要想从节目主持人向播音员实现成功的转型,就必须找到二者的异同点,再结合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培训。本文分析了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之间的不同点以及二者的共性,提出了播音员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希望能给同行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龚昊 《声屏世界》2011,(5):37-37
首先要求播音员主持人知识广博.要围绕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提高正确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对问题正确、合理的认识分析要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上。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在短暂的节目播出时间里游刃有余地解开受众心中的疑问。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栏目的质量高低、受众欢迎的程度,与主持人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选择好主持人就成为各地电台、电视台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除了向社会招聘主持人以外,也安排一些原有播音员向主持人转化。因为播音员向主持人转化,本身具有一些有利条件。但是二者毕竟有明显的区别,转化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如何转化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认识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的差别。 一、心理差异 一般意义上的播音员是指在广播电视中,以文字稿件为依据,以有声语言为手段进行宣传的专业人员;主持人则是以自已的身份,自己的个性直接面对受众,参与节目的采、编、播、控(录)全过程,是节目的制作者、组织者、播出者,是节目和受众之间的联系人。由于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创作依据、创作身份,与受众和节目关系有所不同,因此造成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初次担任主持人的播音员往往坐在话筒前不明确自己在节目中的位置,不习惯这种播出方式,很茫然,很别扭,对一个完整的节目颇有难以驾驭之感。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应性,需要经过一番调整才能改变,而调整的基础就是要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心理差别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赵贞  沈清萍 《声屏世界》2009,(12):39-39
眼里有受众。广播电视语言不是自言自语.也不是对空宣传,更不是自我欣赏.传播和宣传要看对象。播音员一般是在演播室里播音.身边没有听众、观众,初学者和缺乏经验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往往会“目中无人”“心中也无人”.这就使播音在贴近受众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容易出现为播而播,表现自我的现象。这就需要播音员加强自我修炼,在播音的时候眼里有受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