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职校生源素质普遍不高,于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意无意地以教师为教育活动过程的中心,教师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往往受制于教师的管制,试图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以教师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发展方向与水平。但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事与愿违,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效不高。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确定“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扮演设计师的角色,作为指导者和领路…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中外教育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发展的要求,正确的教育思想应该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和自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这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投入了更多的激情和热情。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师生互相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政治教学的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由于"注入式"教育理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师生之间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误以为是二者主体人格上的不平等,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简单地从属权威和方法单一地灌输,其后果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化.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不断生成和建构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是教育的主宰者,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应与学生的思想共舞.在新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对话、沟通、理解"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何桂艳 《教师》2014,(20):15-15
从对象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不尊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不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问题。本文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和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是主体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它反映了教育的内在规律。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运行模式所衍生的定势,使得主体教育思想在实践上遇到了重重困难。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为主体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创造了契机,而且对主体教育思想的落实和贯彻提出了内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创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理性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注和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以学校、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主体位移”,使学生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动力主体、发展主体、实践主体、创造主体和权益主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学生的“人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教师教学观念有待改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社会负面影响增加思想政治教育难度、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相符等问题。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有: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模范作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强调的都是教师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通过灌输、熏陶或实践等方法外在影响学生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合理情绪疗法融合了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优点,它的众多理念与技术正匡补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如忽视学生的主体建构性、主体间性缺失、教师与学生关系失调,工作表里不一等不足之处,符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它的工作特点也正符合高校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的工作方法。因此,探析合理情绪疗法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及艺术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双自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破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方式,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它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的指导、教学和学校管理为客体,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最终实现提高中学生的专业化水平、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政增 《考试周刊》2010,(14):164-164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便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被动接受,这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相悖的。这就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是文化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必修课程,作为政治教师如何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探索,讲究教学艺术,寻找适合教学的新路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与学关系之认识,只简单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从哲学上阐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虽然,这种阐述是必要的,结论也是正确的——学生居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居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对这两个地位问题,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教学中体现就缺乏具体研究,因此缺乏操作意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方法,即是教师一个人讲,较少与学生互动,而学生也不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种现象就与上述结论背道而驰,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也会使学生发生误解,以为思想政治学科就是背书和背老师补充的知识。如此一来,不但学习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而且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学科能力培养也无法实现,因而也无法实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考试命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的趋势。鉴于此,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必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位于首位、是重中之重。“两课”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最基本途径之一,邓小平曾讲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把全新的教育观念言传身教如“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到教学中,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两主体相互促动的统一体,它的两面分别写着“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既不是单方面的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单纯的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互动,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与自我学习的主体,他们共同构成教育活动的两端,教育活动的成效如何,取决于两主体互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之下,些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学习,上课往座位上一坐,就等老师讲、老师教,老师说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主动性,这与素质教育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相悖。皮亚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怎样才能使学生"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从而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问难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而形成主体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刘萍 《考试周刊》2012,(51):105-106
传统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师生间毫无交流。RICH教学理念提倡研究性学习、整合性课程、群体学习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反映了国际后现代课程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这既与学生有关,更与教师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唤醒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