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报系是台湾最大规模的民营中文报系。目前“在海内外有七家报纸,数十种期刊及平均每2.5天就出版一本书籍,发行网分布世界120多个国家或地区”,自称联合报系是“全天全球的企业”。这是他们经历40年不断在本土及海外扩展的结果。一、从濒临关闭到走向世界联合报是由民族报、经济时报和全民日报这三家濒临关闭的报纸合并起来的。当年,这三家报纸,每家的发行量均不及一万份,广告收入低微,经常面临困境。为了“救亡图存”,遂于1951年9月16日合并经  相似文献   

2.
吴逸 《传媒观察》2004,(12):31-32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报业发展已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经济实力强大的报社可以形成一个报业集团,可以兼并别的报纸,可以大力拓展报纸以外的经营项目,反之,就会处于劣势甚至可能被兼并、关闭。报业经济,成了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简讯     
英国《伦敦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劳资纠纷去年虽暂告解决。但在今年年初这两家报纸的老板鲁珀特·默多克宣称,报纸严重亏损,经济难以维持,要求裁减工作人员六百人,否则就将从2月22日起永远关闭。截至二月中旬,只有七十人同意解雇。1981年初,津巴布韦买下了曾经控制昔日罗得西亚全部报纸的“南非报业公司”的股  相似文献   

4.
传媒观察     
《军事记者》2012,(3):59
百家意大利报纸面临关闭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由于政府补贴大量缩减,意大利近百家报纸面临关闭。这其中包括:《解放报》《团结报》《宣言报》等。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一些地区性报纸等。据《金融时报》报道,如今,政府补贴投入日益衰退的报纸业被视为是滥用纳税人的税金。  相似文献   

5.
解放初期大陆私营报业消亡过程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私营报业在全国解放前后逐渐在大陆消亡。对于这个问题 ,既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弹压”、“禁止”和“命令”的结果 ,也不能绝对地说旧有报纸全部“被中共关闭或归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考察 ,我们既不否定解放军进城后对具有反动政治背景和立场反动的私营报业的封禁和接管 ,也必须承认该类报纸的消亡过程是多渠道的。大陆私营报业的消亡 ,既有社会制度更迭的原因 ,也有历史的和其自身的原因。大陆私营报业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1993年5月26日,星期三。这个星期三,对于安徽《轻工导报》来说,是个黑色的星期三:刊号被注销了。对此,国内外有关新闻媒体都发了消息。这是《新闻出版管理条例》颁布后第一个被查封的报纸,也是中国首例出卖报纸刊号被关闭的报纸。刊号来之不易,确实令人痛惜。痛惜之余,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 ——办报必须遵循办报宗旨,不能偏离宗旨瞎胡来。《轻工导报》是安徽省轻工业厅主办的一张行业报纸,其宗旨是:立足轻工、面向社会、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今年初,为了“创收”,突然扭转航向,办起了《大哥大》(轻工导报社会法制版),以“法制纪实  相似文献   

7.
辜晓进 《青年记者》2020,(10):90-91
意记者积极满足民众的新闻渴求,面对国家遭遇的严重挑战,意大利媒体继续在报道疫情危机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已有多位意大利记者病毒检测阳性,全国性报纸《新闻报》(La Stamp)在有一位员工感染病毒后,于3月16日关闭位于都灵的总部大楼,以便进行“深度清洁”.上周起,该报记者只能在家工作,或直接赶往疫情地采访.另一家全国主要报纸《晚邮报》在此前已经采取居家办公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传媒     
《新闻通讯》2009,(3):64-64
新闻出版总署决定换发记者证;全国多家低俗网站被关闭;荷赛揭晓 中国大获全胜;辽宁一批报刊将在6月底退出市场;《大河报》曝光市县电视台当“药托”;去年全球109名新闻从业者殉职;美国300家报刊登统一广告:反对唱衰报业;俄罗斯寡头买下英国主流报纸。  相似文献   

9.
据粗略统计,目前全美共有各类报纸约9000种,其中日报约1500种,发行量超过5万份的日报约有250家,而发行量超过25万份的有7家。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全国广告直接邮寄、电子媒介的冲击、发行量下降、新闻纸价格上涨等诸多原因,使美国报纸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些报纸惨淡经营,要么关闭,要么卖出。而“9.11”事件之后,美国报业更是雪上加霜,广告经营额下降到了近几年来的最低点。美国报业能不能重振雄风,至少到目前为止看来还是个未知数。因为美国报业存在多重危机。这些  相似文献   

10.
聂晶磊 《新闻界》2008,(6):32-33
当前,国内很多报纸的版面比较多,中国的报纸进入了“厚报时代”。但是,不少报纸的质量并没有随着报纸的增厚而不断提高,报纸的可读性也没有明显增强。本文认为“厚报薄读”不如“薄报厚读”,其中“个性化品牌”是“薄报厚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我看来,受报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所逼,报纸不断进行版面“扩容”(扩版)是一种大趋势。一般认为,报纸的新闻表达形式、新闻价值取向和报纸的体制改革属于报纸的“内部革命”,而报纸的版面“扩容”属于报纸的“外向性”竞争。版面“扩容”即通俗所言之“扩版”有三种形式:一是增加报纸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报纸时评要敢于在第一时间“说话” 《人民日报》近期发表文章指出,报纸时评要敢于在第一时间“说话”。文章指出,报纸发表时评受出版周期限制,因此比起网络评论来不免多受一些掣肘。尽管在发表时评方面,报纸“跑”不过网络,也不如网络“跑”得轻松,但这不是报纸“躺倒不干”的理由。报纸是守望社会的“雷达”,一份有操守、...  相似文献   

13.
报纸发表时评受出版周期限制,因此比起网络评论来不免多受一些掣肘.尽管在发表时评方面,报纸“跑”不过网络,也不如网络“跑”得轻松,但这不是报纸“躺倒不干”的理由.报纸是守望社会的“雷达”,一份有操守、有良心的报纸,面对重大事件、热点新闻不应该沉默不语,或者过于“沉得住气”.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报纸是总编辑的命根子,这话并不过份。总编辑离不开报纸,报纸也离不开总编辑,二者是“自由恋爱”,有不解之缘。总编辑应该有一个强烈的观念,这个观念就是“报纸观念”。总编辑头脑里应该装着“报纸”二字,想报纸,说报纸,干报纸,象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报纸。所谓总编辑的“报纸观念”,是否可以归纳成这样三个方面。热爱报纸。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好这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阅读报纸的时间在减少。对报纸的阅读方式已经进入了“速读”时代。“速读”的阅读方式,则把媒体从“受众时代”带到了“用户时代”。通俗地说,“受众时代”的报纸做的是大锅饭,读者在“看报纸”,“用户时代”的报纸要做的是小锅菜,用户要使用、要参与、要跟内容和观点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一张报纸是否吸引读者的眼球,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党报的一版也就是要闻版既是整张报纸的“门面”,反映报纸的基本风格和特色,又是整张报纸的“龙头”,集中刊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17.
曾来海 《编辑之友》2015,(5):104-108
“报纸下乡”的经营思想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经历了抗战时期“报纸下乡”动员抗战、抗战后“报纸下乡”推进“农村复兴”计划两次论证与实践,使得新闻界对“报纸下乡”的困难、实施、效果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评论、广告合称为报纸的“四大件”。作为报纸的一个特色,副刊的历史已逾百年。翻阅报纸,从新闻版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从副刊则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副线”。然而,受上世纪九十年代报刊结构调整以及近年来网络、出版物的繁荣,不少报纸在纷纷扩版的同时,却对原有的纯文学副刊进行了“瘦身”。一时间,副刊成了报纸可有可无的“附属”或是给报纸带来负担的“负刊”。  相似文献   

19.
报纸办“周末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不仅综合性日报办“周末版”,一些周三四刊的专业性报纸也办“周末版”;已办“周末版”的报纸扩大了版面,没有办的报纸也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在报纸媒体中有一种“新闻漫画疲软”的说法。仔细一想,近几年新闻漫画在报纸上日渐稀少的状况,确实令人堪忧。过去,从中央级报纸到地方报纸上的漫画专版、专栏多而活跃。为弘扬不畏艰难勇于改革的正气,批评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各大小报纸竞相开辟出了“讽刺与幽默”、“酸枣刺”、“刺玫瑰”、“五味子”、“多棱镜”等漫画专版和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