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10,(5)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子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着那只蚂蚁宝宝。它遇到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子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到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8.
洪玲 《青年教师》2006,(7):51-51
有一天,一个两岁的小孩子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呀!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  相似文献   

9.
妈妈     
一天晚上,我到朋友家去串门。我们坐在沙发上,天南海北地闲聊起来。突然房门大开,我那位朋友的小儿子站在门口,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妈不在,”朋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妈妈上班去了。你怎么啦?摔了一跤?自己摔的是不是?那还哭什么。”他给儿子擦干眼泪说:“好啦,玩去吧!”儿子走后,朋友抱怨开了:“总是这样!一张嘴就喊‘妈妈、妈妈’。你知道,有时我心里真不好受,好像我不如妻子疼爱他,好像我们这些当父亲的除了处罚孩子什么也不会干,其实我常常给他买玩具,疼爱他……你说,为什么小孩子都这样?”我耸耸肩说,如果家里没有母亲,那孩…  相似文献   

10.
赏识的神力     
这是发生在我们班级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1年7月的一天,一位母亲手执三好学生的奖状来到我的办公室。在母亲的哭诉中我才知道我的这名三好学生曾经有过的经历:他原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5岁时母亲就送他去艺术班学画,表现突出;二年级学奥数,是奥数班里的高材生。可是他在学校的语文数学成绩却并不突出。还常常闯祸.被老师训斥。他的妈妈也会经常被老师找去听训;等回到家后,妈妈和爸爸便一起教训他。渐渐地妈妈发现儿子变了,成绩不断下降,脾气也开始暴躁,有什么要求达不到就发脾气。妈妈好言相劝:“爸妈下岗了,生活不容易……”没等妈妈说完话他会说:“那是你们没能耐”。妈妈说:“爸妈供你上学不容易,妈妈都几年没买新衣服了,现在还有病……’他会说:“是啊,妈有病穿好的也没有用……”其实他妈妈得的是癌症,坚强的母亲独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可当妈妈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时,儿子连一声问候也没有,母亲的心碎了,绝望地要放弃对儿子的教育。然而就在六年级这一年的时间里,母亲惊喜地发现她的儿子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1.
换鞋记     
儿子生性活泼好动。每天做完作业,就像出了笼的小鸟,在院子里、胡同里与小朋友们活蹦乱跳,打打闹闹,没有个停歇的时候,生活得十分快活。因此,他那脚上的鞋特别费,穿不了多久,就会“皮开肉绽”。有一次,我夫人一个人上街,顺便给儿子买了一双塑料凉鞋。由于对儿子的脚丫子大小估计不足,买小了,回家给儿子一试穿,紧一点儿,但他还凑合着能穿上。我心想,没准穿上,走走路,撑一下,会松一点儿,也就能穿了。于是,我就让儿子穿着他妈妈刚买的新鞋,到我们学校的传达室去取报纸。儿子穿上新鞋很高兴,就痛痛快快地去了。从我家到学校也就只有公共汽车一站…  相似文献   

12.
母爱无言     
当我提笔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母亲也许正在家中哄我儿子玩儿呢一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这些年来,我母亲一直很辛劳,本来以为退休以后可以享一享清福,可谁知道照顾小孩的重任又落到了她的肩上。照顾孩子不是一件清闲事,可母亲没有说过一句埋怨的话,精心地照顾着小外孙。我工作忙,有时需要加班加点,儿子还小,经常哭闹,每逢这时母亲总是耐心地逗他玩,抱着他在客厅来回不停地走。儿子很胖,每次都把母亲累个够呛。可是当我下班回到家,给孩子喂完奶以后,母亲就会以我工作太累,需要休息为由,继续帮我看孩子。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才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孩子  相似文献   

14.
山道边长着一棵李子树,它弯弯的树干儿,像一个拾火柴的老头。收获的季节临近了,而它那可怜的枝头上,只挂着几颗瘦小的果子。一次,那位母亲带着儿子从那棵李子树旁边经过,儿子就会驻足,并仰起小脸蛋,天真地问:“妈妈,你看树上长着好多的果子呢?”说完之后,他欲爬上树去采摘。这个时候,母亲就会拽着他的胳膊说:“小傻瓜,那些李子一定又酸又涩。”儿子惊讶地问:“为什么呢?”母亲解释说:“因为每天都有好多人从它的身边经过,那些熟透的果子早已被别人摘去了。”儿子点了点头,嘴里冒出一股酸溜溜的水味儿。之后,再路过那棵李子树时,儿子对它一眼…  相似文献   

15.
画猫的男孩     
<正>很久很久以前,在日本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对夫妇。他们很穷,但是心地善良,他们有一大堆孩子,却不知怎么来喂饱他们。他们的老大身体很健壮,十四岁起就帮着爸爸干活了,几个女孩子几乎从会走路起,就开始帮着妈妈做家务了。唯一的例外是小儿子。他好像不适合体力劳动,但他很聪明——比他的哥哥姐姐都聪明,只是他又瘦又小,人们都说他永远也长不大。于是父母觉得他应该去当僧人而不是农民。于  相似文献   

16.
李连杰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公去世了,那时母亲每月拿41元的工资,家里非常穷。李连杰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上面还有爷爷奶奶,全家靠妈妈一个人微薄的工资过日子,生活当然特别紧张。家里地方小,于是他们哥仨挤一张床。小朋友们,现在你们一上学,就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你们准备好了名牌书包、名牌文具、名牌服装。开学的第一天,还有的小朋友要由家长开着私家车、长辈们前呼后拥地去上学。可是,你们猜一猜,小学一年级开学式的那天,李连杰是穿的一条什么样的裤子去上学呢?那是他姐姐穿过之后再给哥哥穿,他哥哥穿完之后又给他…  相似文献   

17.
一位年轻的妇女和她4岁的儿子陪着她的父亲一道去春游。儿子口渴了,妈妈从背包里拿出两个苹果,要儿子给外公一个。没想到儿子将苹果拿到手后,在上面分别咬了一口。见到孩子这样,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担心父亲怪罪自己平时没将孩子管教好。“妈妈”儿子有话要说,看见妈妈狠狠地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老母亲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特别能干孝顺.一个儿子有些窝囊无能。两个女儿常常塞钱给老母亲让她买好吃的.可老母亲又特别疼小孙子.于是常常把女儿给的钱又去塞给了儿子.让他给小孙子买吃的。邻居气不过就去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女儿.大女儿说她给妈妈钱就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如果妈妈把钱省给儿子和孙子能够换来她的开心和尊严的话.那这个钱就算花得值得。老母亲听了大女儿的话特别高兴.  相似文献   

19.
正人距离天使,只差一步之遥。那叫做被爱的一步,才是人生的真正开始。1前段时间去一个姐姐家做客,因为有正事要谈,她就让家里的保姆把五岁的小儿子带到客厅去玩。她常年奔波在出差的路上,孩子久不见母亲,根本不听保姆的话,一次次推开书房献宝——妈妈你看我拾的树叶;妈妈你看我折的纸飞  相似文献   

20.
一位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颇能给人们以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着5岁的儿子去公园游玩,儿子用一架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玩具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为吃惊,因为那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那辆小汽车少说也值20美元。开始时她以为孩子说谎,但找到那小汽车的主人———德国小孩和他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一会儿,我会领孩子上玩具店,让他知道那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架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蠢事了。”在这一事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