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曾连续在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选育科技攻关中取得重要突破,育成的“绵新油19”含油量达45.2%,创四川省油菜含油率纪录;他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应用,为偏远地区农民增收上亿元;他一手打造了叫响全国的“油研”品牌,使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开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累计推广面积1亿亩。他,就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杜才富。  相似文献   

2.
单,双低油菜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曼玲  张冬青 《科技通报》1993,9(5):322-325
加拿大领先开展油菜品质育种后,世界单、双低油菜品种发展迅猛.浙江省已育出适于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单、双低油菜新品种浙优袖1号和2号。  相似文献   

3.
陈世庆 《青海科技》2001,8(6):16-18
一、“九五”农业科技工作的主要成绩 “九五” 以来,我省农业科技工作认真贯彻“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省共取得农业科技成果103项,其中获省、部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6项,青海省农林业科技进步奖28项,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24项,青海省农业丰收奖15项,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八五”时期的37%提高到2000年的44%。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有新进展。“九五”以来,农业科研单位选育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青海科技》2004,11(3):59-59
本刊讯今年,西宁市科技局在科技计划工作中,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突出为“三农”服务。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12项中,农业方面的有7项,这批项目完成后,可增加农民收入4415万元,培训星火骨干人才4810人。“沙棘果肉浑浊型瓶装饮料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利用本省优势资源,开发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沙棘果肉浑浊型饮料新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带动当地沙棘资源的规模种植及开发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项目,针对目前设施农业迅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优质蔬菜…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如东县地处沿江沿海 ,全县油菜面积稳定在 1 .67万 hm2 ,其中优质 (双低 )油菜面积已占80 %以上 ,并将逐步实现双低化。但是 ,优质油菜品种多、乱 ,缺乏强有力的推广导向。为此 ,今年如东县进行了优质油菜新品种适应性研究。研究结果 ,宁杂3号可在沿江地区推广应用 ,扬油 4号、淮杂油 1号也有较高的产量潜力。1 参试品种与方法1 .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共 9个 ,分别为扬油 4号、宁杂 3号、宁油 1 0号、淮杂油 1号、油研 9号、苏油 1号、超油 1号、蓉油 6号和澳油 ,均为双低品种。1 .2 试验地点。筛选工作分大区品比试验和丰产方示范…  相似文献   

6.
优质双低油菜产业的发展,是湖北省高效种植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久以来,湖北优质油菜的生产快速增长,在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推广,油菜生产、加工新技术普及以及油菜饼粕深加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其绿色品牌的营销模式还不健全。为了打造绿色品牌和扩大销量,通过探讨湖北优质双低油菜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发现湖北省双低油菜品牌营销中存在品牌定位缺失、部分地区产品质量不过关、宣传不到位、营销体系不成熟及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围绕湖北双低油菜大省产业发展需求,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引进、研发、试验、示范、推广、转化,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新标准、新药肥、新机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促进油菜科学和技术进步,创建可复制可推广产教融合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十五”之初,云南省科技厅在全省设立了40个科技综合开发示范村,转龙村是其中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实施科技综合开发项目,树立一批不同典型的依靠科技促进村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典型,进而带动相关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技之声     
<正> 近几年,招远市科委紧紧围绕星火计划的任务和目标,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活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广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市共承担国家、省星火计划50多项,推广农业先进技术100多项,全市粮经比调整到1:2.2,2000年全市农村经济收入达到11.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988元,在全省名列前茅。此外,还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10.
近8年来,玉溪市围绕“三农”工作制定政策,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采取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搭建科技合作平台促进农业新技术转移,建立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强化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措施,扎扎实实开展惠农富农强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近日,西宁市“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经过3年的实施,总结出了浅山地区温室配套雨水集流窖的结构和修建技术,应用水窖的集雨技术和温室微灌技术,提高雨水利用率,解决了干旱地区温室灌溉问题。项目选用小麦、油菜、蚕豆和马铃薯等优良品种12个,适当扩大油菜、蚕豆等优势作物的种植面积,良种良法配套,建成20hm2集试验、示范、生产为一体的旱作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区有效带动了项目区旱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两年累计示范面积5400hm2,粮食作物增产10%~22%,油料作物增产12%~20%,累计增产粮食270.1万kg、油料81.3万kg…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三农”科技服务网的作用,面向农业、农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经济信息、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务必加强县级乡镇村屯科技信息网的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省广大农村,普及推广实用科学技术的主要渠道是靠农函大办班等培训,通过课堂和实践相结合,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农村人才,促进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科技在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农村农业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优化种植结构,以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产稳产农业,以科技普及为主体,在广大农村培育具有“一村一业”、“一户一品”和科技示范大户、能人群体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产销一条龙服务,促进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于1987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驻地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主要面向全省高寒山区,开展高山经济植物(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加工技术研究,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及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引领、支撑高寒山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多年努力,我所形成了高山药用植物、食  相似文献   

15.
《青海科技》2004,11(1):56-57
2004年是实施全省科技“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总体工作思路是:根据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点,突出科技难题攻关,发展高新技术;强化农村科技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注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全省经济建设与科技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苍山 《今日科苑》2010,(14):8-9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她就开始从事农业科技试验、推广工作;走上了党政领导岗位以后,也一直在抓农业科技工作。退休后她以老科协为平台,以发展食用菌为突破口,造就了一个年投料3.5亿斤,总收入7亿元,纯收入3.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5O元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7.
聂军  张岩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61-261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我所在开展科技惠农、送科技下乡工作中探索出来的一项服务“三农”的创新模式。它作为一个综合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运行一年多来,为农民、一线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在促进我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的提高农民科技意识走致富路,让广大农民人人争当科技致富带头人,激励科技示范户带头做出积极贡献。黑龙江省林口县老科协农技分会、县农技协在林口镇举办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经验交流科技培训班”。重点村屯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示范基地示范户及新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9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李殿荣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油菜育种专家。他从事油菜遗传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四十多年来,领导和主持的油菜科研共育成14个油菜品种,育成品种推广面积2.2亿亩,增产油菜籽53.5亿公斤,新增产值136.4亿元。在建立杂交油菜品种选育、亲本繁殖、杂交制种、种子纯度鉴定、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以及产业化开发的科学体系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科技金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是国家创新型建设试点省份。旨在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持成效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构建科技金融增长指数、农业科技发展指数、农业科技类成果增长指数,以湖北省2013-2016年数据为样本,研究科技金融对农业类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及农业科技发展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