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新白岩寨隧道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选择、炮眼布置、装药结构布置、质量控制及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公路隧道勘察过程中,钻探手段无法准确探明断层的弊端,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某隧道地下隐伏断层进行探测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具有探测深度大、识别准确的特点,是隧道工程勘察过程中识别断层带及隐伏不良地质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马跃  赵虎 《内江科技》2012,(10):20+4
EH4电磁成像系统是CSAMT与MT结合的双源型电磁法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的物探系统。本文介绍了EH4电磁成像系统的原理、特点、工作方法和资料处理。通过对新娄山关隧道DK173+620~DK178+240段进行勘察,结合其它手段,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位置;岩溶、软弱带及富水带的埋深和规模。同时说明,该方法可对隧道的软弱层、地下水及断层破碎带的赋存进行超前的宏观预测。  相似文献   

4.
文本首先详细地介绍了三都隧道的工程栅.况和断层破碎带的构造,介绍了处理三都隧道产生的特大突泥、涌水地质灾害的施工技术,制定科学、合理施工教术和方案,使得三都隧道能够安全顺利地施工,顺利的穿越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5.
<正>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站位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红线范围内,基坑东西向总长1 483m,宽15~164.41m,深度10~25m,基坑占地面积14.23万m2,车站总建筑面积近17万m2,其中地下一层为枢纽站站厅层,建筑面积为58 000m2,地下二层为枢纽站站台层,面积为108 000m2。项目北邻既有新白广城际铁路隧道,该段既有铁路盾构隧道内径8m,外径8.8m,管片厚度0.4m,隧道埋深7.489~8.687m。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站隔离桩距离既有新白广城际铁路隧道结构仅为3~7.6m,已进入铁路安全保护区内,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站隔离桩桩长为22m,隔离桩底距既有新白广城际铁路盾构隧道底距离仅为4.513~5.711m。  相似文献   

6.
苏辉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33-33,10
九岭山隧道内存在断层破碎带、断层涌水和高应力岩爆等不良地质区段,本文总结了施工过程中针对以上不良地质条件的有效处治措施,并详细介绍了该隧道一塌方的成功处治案例,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特点,针对石林隧道穿越岩溶、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条件,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使隧道施工在高风险段落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优化了施工方法,使石林隧道安全快速的通过了各种不良地质地段及高风险段落.  相似文献   

8.
《云南科技管理》2022,(1):60-64
新白广西跑道灯光带暗挖隧道位于白云机场滑行跑道下方,机场要求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得产生沉降,大窝岭暗挖隧道属于花都区重点林业保护区,且隧道上方多处建有墓地,对沉降控制提出极高要求,不得因隧道开挖失水导致林草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为确保"零"沉降,降水补水是城际轨道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的控制要点。文章通过对浅埋暗挖施工隧道地面沉降控制及降水补水关键技术进行详细探究,取得较好效果,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存在断层破碎带段的隧道施工极易发生突泥、涌水、涌砂危及施工安全的事故,对于隧道断层破碎带的研究是保证隧道安全施工的重大课题之一,而冻结法施工针对这类地层有成熟的技术储备,技术可靠,确保一次成功,而且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对于断层破碎带这种复杂地层,冻结钻孔施工中难以成孔,必须通过注浆来充填空洞和堵漏以解决漏浆、钻孔坍塌问题,实现冻结孔能够成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杨传平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234-234,51
齐岳山隧道是宜万铁路高风险隧道之一,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断层结构较多,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突水突泥,为了安全施工,需要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论述了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方案,并结合宏观地质,对隧道前方一定距离和隧道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不良地质进行了超前预测预报分析,发现隧道施工前方地质条件的变化,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以下简称AMT法)以电阻率的差异作为物质基础,根据所观测到的视电阻率值的大小以及随着频率变化的情况来推断解释地下地质体空间分布的一种天然源频率域物探方法。文章采用AMT技术对某隧道进行勘探,目的是探测该隧道走向范围内隐伏断层的空间形态:包括断层走向、倾向、倾角及断层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隧道洞身范围内的岩体的完整性、赋水性等。应用结果表明,AMT技术在隧道不良地质体无损勘探中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何中江 《科技风》2012,(11):105
介绍了EH4的原理、处理和解释,并用于隧道勘探实例中,查明隧道区地层岩性以及岩溶、透镜体、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为该隧道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查明隧道洞身段地层岩性、断层破碎带宽度、破碎软弱含水岩体和岩溶发育岩体的埋深和规模,可预防涌水和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音频大地电磁法是工程物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探测地下埋深1 500 m浅地层电阻率结构信息。隧道穿越的地层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隧道开挖面临较大的风险,结合铁路隧道工程勘察应用,采用该方法对拟设隧道进行探测,能够初步划分地层岩性,判释隧道洞身段断层破碎带的规模,初步划分隧道洞身段围岩级别和岩溶发育岩体。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隧道洞身段的不良地质体,初步查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及线路方案的比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准朔铁路六狼山隧道全长15175m,隧道地质复杂,主要不良地质有突水涌泥、断层破碎带、褶皱、岩溶、黄土浅埋、瓦斯地段、岩爆等.文章简述了TGP超前地质预报的探测原理及操作流程,并以该工程为实饲.论述了运用TG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时在现场作业和数据分析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采用超前管棚注浆支护技术顺利通过复杂断层带隧道的实例,研究了复杂断层带隧道面临的破碎围岩变形控制问题。通过计算确定了超前管棚注浆支护的设计参数,采用数值计算手段分析了断层区域不同支撑条件下的围岩应力和初支变形情况,对施工后初支变形量进行了现场实测,总结了超前管棚注浆支护技术通过复杂断层带隧道的成功经验。实证:超前管棚注浆支护技术提高了周围岩石的完整性和整体承载能力。虽然可以形成较强的预保护体系,用于复杂断层带破碎的围岩变形控制,但只有辅助物质探测手段提高注浆质量,加强监测,才能保证顺利通过复杂断层带,本文的经验可为相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陶军 《大众科技》2013,(4):40-42,109
一般来说,隧道施工,如何对破碎带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的是保证隧道工期、工程质量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某条高速公路一座隧道为例,通过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注浆工艺对隧道断层破碎带进行综合加固,取得良好工艺实效,为以后类似情况的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梧桐隧道位于镇宁至镇境关高速公路第十五合同段,全长1270m,为双洞单向行驶隧道,是本合同段的控制工程,而该隧道进口段240m长处在断层破碎带内,成为该隧道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的攻坚地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隧道的长度和数量已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一个隧道大国,我们克服了大量的复杂地质、环境难题,如高压富水岩溶、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高瓦斯、软岩高地应力、第三系含水砂层、高原、高寒、高地震烈度、高地温、水下、城市浅埋等,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本文就铁路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李小斌 《青海科技》2011,18(2):86-88
本文介绍了河卡山隧道断层破碎带段采用的小管棚预支护、锚喷初期支护施工技术及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坛厂隧道是遵赤公路白腊坎至茅台段高速公路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长2085.16米,坛厂隧道进口地质极其复杂,位于浅埋地段,穿越软土,渗水严重,地表有岩堆分布,岩层极其破碎,进口段穿越150米的煤系瓦斯地段,同时穿越103米的断层带,带内岩体靡棱化严重,极其破碎,自稳能力差,施工中拱顶极易产生掉块、塌方现象。作者通过施工实践,详细描述了为确保断层带施工安全及隧道稳定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