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吕洋 《中国广播》2008,(9):64-65
“我是一个始终搞不清楚自己的人,从小到大,我一直在认识我自己,认知一个不断熟悉又陌生的自己。蓦然回首,四十六年,平淡但不后悔,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日子过得挺好……”  相似文献   

2.
《新闻天地》2010,(1):11-13
“只要我认定了的事业我就要干下去,干一行,只要干,就要干好,我相信自己。”顾秀莲对自己的评价恰如她所走过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李牧 《全国新书目》2013,(11):42-43
中国与外国 我明白,如果想实现自己的功夫梦,我必须了解中国文化。 我给自己布置了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我必须去了解中国的一切。有了这种心态,我很快就开始适应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我与海底捞     
5年前,我还在苦苦地找寻着自己的人生方向;5年后,我从事着自己想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实现了自己设定的"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目标。也许在多数人看来,我可以小小自我满足一下了:不到30岁就出任一家知名快餐企业的总经理、到各地讲课总是被前簇后拥……这一切不过是浮云,我更在乎的是相比昨天自己今天又成长了多少。而这种心态的养成,与我在海底捞的经历密不可分。我始终认为是海底捞成就了我现在的一切,在海底捞我收获了太多太多的人生财富。  相似文献   

5.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台前,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起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相似文献   

6.
生命册     
《全国新书目》2013,(12):108-109
我知道我们终有一天要回归土地。可我从来没有认真看过自己的脸。是的,我照过镜子,可我看的是相貌,不是脸。一个人的脸应该包括他的全部生命特征。那时候我还看不清自己。不知自己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皮肤的颜色为什么是黄的,它是怎么染成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们的颜色来自于土地,我们与平原一个色调。  相似文献   

7.
政经资讯     
话语说句老实话,我上网主要是为了听取意见和呼声。不管这些意见来自哪个方面,总代表一种情况、一种现实、一种需求,对于我们的决策有帮助。至于我自己,我不希望宣扬自己,我  相似文献   

8.
一位优秀的商人托尼,有一天告诉他的儿子。托尼:我已经决定好了一个女孩子,我要你娶她。儿子:我自己要娶的新娘我自己会决定。  相似文献   

9.
书必有序.用以说明它面世的缘由,存世有何价值。编就《古今百家散曲钞》,我决定自己写序。不由他人代庖,是因为自己做的事自己最清楚。我已到垂暮之年.何以还要日日伏案.用放大镜照着“爬格子”.干这种“自讨苦吃”的事儿?其中缘由,我自己比局外人更易说得明白。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出版》2011,(2):F0003-F0003
我是被出版的。 1997年8月,组织上决定派我去出版社当社长。说老实话,我其实不想去。我想,自己做了一辈子学问,刚刚有了一点心得,却要去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从头开始,何苦?再说,我深爱着自己的学术生活,不想放弃。  相似文献   

11.
"人家整咱,咱没办法,咱可千万不要自己整自己!" 这句话是我自己发明的,名之曰"快乐语录",因为常念我这条语录,能给你带来快乐. 根据我的测算,一个人的烦恼,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来自自己,只有"飞来横祸"那百分之一不是你自己找的.俗话说"招灾惹祸",说的就是灾都是自己招的,祸都是自己惹的.  相似文献   

12.
话语     
说句老实话,我上网主要是为了听取意见和呼声。不管这些意见来自哪个方面,总代表一种情况、一种现实、一种需求,对于我们的决策有帮助。至于我自己,我不希望宣扬自己,我认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只能做好——让人民满意,不能做坏——那将是我的愧疚。  相似文献   

13.
“我们实际上没有土地归属感、城市归属感。我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也许只在我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相似文献   

14.
杨修国 《大观周刊》2012,(39):137-137
自己教了十几年的老教材,下期不得不面对新教材了。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我也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前两个年级已经开展了新教材的培训与教学.一方面我在不断关注师生面对的困难和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我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力争渗透新教材的理念与方法,让自己不掉队。  相似文献   

15.
在共和国的元旦,我跟随我们自己的空军,坐着我们自己的飞机,飞临北京上空!我心跳,我兴奋,我欢呼红色的战斗机群,三架接着三架,打天安门前飞过,打毛主席的手臂下飞过,数不清的红旗飘动,数不清的手臂挥动。  相似文献   

16.
开花的屁股     
如果我面目狰狞,我做错事的儿子一定会带着哭腔哀求:爸爸不打屁股。我不记得自己当年是否哀求过自己的父亲,但是和他一样的恐惧却是有的,一想到大大的巴掌要落到自己的屁股上,背后就有嗖嗖的冷风,甚至脑海里会闪现出白皙屁股上的一片姹紫嫣红。  相似文献   

17.
用心去创造     
强荧 《新闻记者》2003,(5):22-23
在茫茫南极路的120个日日夜夜里,我每天向报社发回报道。咆哮的西风带和南极的冰雪,好多次都让我担心自己还能支撑多久,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出发前总编辑对我说:“强荧,你就是爬着,也要坚持发稿!”亲爱的老总啊,风浪袭来时,我能够爬起来,可就是坐不稳。没办法,我只能用绳子把自己绑在椅子上,用铁钩子把椅子固定住。头晕了,躺一会,爬起来再写,写晕了,则再躺一会。我相信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的,因为我没有给自己半点松懈的理由,我要———  相似文献   

18.
细浪如花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把学生比作花朵。当我真正看到园丁在欣赏自己的杰作的时候.从他那幸福的目光中我体会到了所有的付出在鲜花开放的那一刻是如此的值得。于是,我在培养自己花园的花苗时,并不看哪朵花长得最壮,因为我相信只要自己细心地呵护每一朵花苗,即使是最弱小的,最终也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9.
我喜爱并关注《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栏目由来已久,这个栏目展现了老一辈和年轻一代图书馆事业追求者的感人事迹。为此,早在10年前,我就很想借此宝地抒发一下自己的从业情怀,但由于我的工作与生活实在太平淡,似乎不值得一提。因此,我感到底气不足,一直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夙愿。又一个10年过去了,今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决心把23年来埋藏在自己心中从事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酸甜苦辣一一道来,希望与同仁们共享!  相似文献   

20.
庄电一 《青年记者》2013,(18):21-23
有关部门为我举办的新闻作品研讨会有四次之多,正是这几次研讨会给我信心、给我力量,让我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我也因此为自己不断确定新的目标。一从表面上看,记者的工作是简单而又重复的:辛苦赶会,奔波采访,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