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楚 《中国编辑》2004,(1):96-96
2003年12月13日,《中国编辑》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间编辑学会会长、本刊编委会主任刘杲主持会议。 本刊编委会副主任、主编王亚民汇报了《中国编辑》创刊以来的工作情况和2003年的工作设想。 与会编委充分肯定了刊物创办以来取得的成绩,并对进一步办好刊物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编委认为,在期刊如林的形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编辑》2015,(2):6
《中国编辑》杂志作为编辑出版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始终关注出版领域内的每一次变革,为出版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2015年,结合编辑出版工作发展新形势,《中国编辑》杂志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栏目进行整合,从而使刊物能够更好地坚持学术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反映新使命、新实践、新经验、新问题。现编辑部发布征稿启事,欢迎您根据本启事要求为我刊撰写论文。一、稿件内容要求1.稿件应符合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  相似文献   

3.
《中国油脂》杂志是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论述了《中国油脂》杂志的精品期刊之路,着重介绍了《中国油脂》杂志提高期刊质量方面的经验。如对在跟踪国内外油脂行业前沿学科与技术和最新成果方面;在编辑加工中严格审稿、坚持三校制度,坚持创新的精益求精的编辑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中国油脂》杂志编辑委员会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叙述;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强化了《中国油脂》杂志编辑加工工作,从而使《中国油脂》杂志以较高的编辑质量和学术水平赢得广大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召开《中国编辑》工作研讨会表示赞赏。说到高教社与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编辑》的关系,我的印象是“三个非常”,即:对编辑理论建设非常重视,对编辑学会的工作非常支持,对办好《中国编辑》杂志非常尽心。高教社把办好《中国编辑》看成不仅是对全国编辑学科建设的贡献,而且是实现本社“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这就把认识提到了战略高度。接受《中国编辑》出版任务以后,社领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配备了精干的编辑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今天又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来共同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兆头,  相似文献   

5.
《中国编辑》2007,(1):92-95
200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编辑》杂志编委会2006年度工作会议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会议由《中国编辑》杂志主编张增顺主持。来自京、津、汉等地的二十几位顾问、编委出席了会议。桂晓风同志代表中国编辑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宣布了杂志顾问和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介绍了高教社接办《中国编辑》杂志一年来的做法和对进一步办好刊物的要求。《中国编辑》杂志副主编郑惠坚、编辑部副主任陈虹汇报了一年来的办刊工作情况及今后的打算。与会顾问、编委就办好《中国编辑》杂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下面是他们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6.
《歌谣》周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民俗学史上的重要期刊,作为《歌谣》周刊的首任编辑,常惠的编辑理念包括搜集整理歌谣、重视民间文化,悉心设置栏目、精心提炼话题和全能型的编辑实践、专家型的编辑素质三部分.他的编辑理念对《歌谣》周刊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今天刊物的编辑理念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读友》杂志是一本新生代的文摘刊物。在编辑过程中,杂志努力开辟“第三种文摘模式”,即淡化文摘杂志“吃现成饭”的痕迹,强化编辑在选稿后的主动性,加大编辑“整合”力度,给“旧稿”赋予一种新形式、新含量、新角度、新思想,依靠刊物的“保鲜”特色在文摘刊物中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8.
柳诒徵(1880~1956),号劬堂,江苏镇江人,以历史学闻名,鲜有人谈及其期刊编辑思想。实际上,柳诒徵曾经创办或参与创办过《史地学报》、《学衡》、《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国风》等刊物,对于期刊编辑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重温柳诒徵的期刊编辑思想,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位民  相似文献   

9.
吴丽莉 《编辑学报》2000,12(1):55-56
基于农村读者需求的变化 ,《农家参谋》杂志编辑三原则的确立成为办好刊物的必然。用好三原则会为杂志和读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编委会函,《编辑学报》已被确定为我国出版事业类的核心期刊,并将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中文核心期刊是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对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新刊载的论文质量和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的。它是  相似文献   

11.
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东方杂志》是近现代期刊史上一份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刊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月11日,1948年12月终刊。它成长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其丰富的内容被大家称为“近现代史的资料库”,但它对中国的文化和出版事业还有一个更大的贡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编辑和作者。在这片沃土上,先后有徐珂、孟森、陈仲逸、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郑允恭等任主编,而章锡琛、俞颂华、张明养、张梓生、吴景崧、冯宾符等也在此担任过一般编辑。如此庞大的有丰富经验且学识渊博的编辑群体,为新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文期刊发展较晚,在《东方杂志》创刊前没有太多的经  相似文献   

12.
由上海市编辑学会主办、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杂志《杂家》于今年1月正式出版。这是该学会继《编辑学刊》出版之后的又一个刊物。《杂家》是以各类图书、期刊、报纸编辑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兼顾文化、艺术、教育部门较高文化层次的读者。《杂家》反映编辑的思  相似文献   

13.
孔红梅 《编辑学报》2012,24(4):390-392
编辑团队是科技期刊的宝贵资源,编辑团队建设是期刊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以《生态学报》为例,全面、系统分析并总结编辑部在编辑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有效激励机制和完善编辑部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获得的经验。多年来,《生态学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较好地实现了编辑个人发展与期刊发展的结合,充分调动了每名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刊物质量,促使刊物稳定、快速发展。加强编辑团队建设使《生态学报》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4.
栏目编辑责任制是《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在不断向前发展中逐步完善起来的一项管理制度。它不同于一些高校学校或学术性刊物是以专业来进行编辑分工的;它是按栏目来分工,这是适应临床医学期刊的一种管理制度。近三年来的实践与修正,初步认为这项制度分工明确,缩短了出刊周期,提高了编辑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值得技术研究性的行业性刊物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图书馆学报》的成长反映了我国图书馆学期刊共同的发展趋势:办刊单位由官方走向业务机构,又走向学术组织;刊物内容从资料性向经验性、理论性方向发展。《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工作的特点,一是团结和培养了最广泛的作者队伍;二是刊物内容力求结合事业建设、学术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之需要;三是刊物形式尽可能为其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3,(21)
<正>《编辑之友》是国内首个编辑出版类专业学术期刊,现为国家中文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相似文献   

17.
《知音》杂志创刊17年,发行量达到430万份,发行量在全国同类刊物中位居第二,在本省同类刊物中位居第一,多次受到中宜部、省新闻出版局、省妇联的表扬和嘉奖,被评为历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全国优秀期刊,荣获国家期刊奖,进入“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以编辑出版学为研究角度,以首都图书馆收藏的《万象》杂志作为基础史料,从编辑理念的转变、栏目的设置及其特点两个方面对上海沦陷时期《万象》期刊编辑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通过分析使编辑工作者能更好地继承传统期刊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9.
弓立新 《出版参考》2015,(10):21-22
家庭教育刊物只是教育类期刊当中的一类,但它所呈现的话题和表达的观点会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是一本家庭教育刊物,非常注重内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可以说,用学术研究的态度进行选题策划和编辑,是此类杂志的重要运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30年代林语堂的期刊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晖 《新闻传播》2010,(4):51-53
林语堂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期刊编辑家。他在期刊的编辑思想方面,注重向西方现代杂志学习,特别重视刊物的个性与特色,提倡办期刊要"公开地盘",努力克服当时同人杂志盛行的时代局限,在经营中注重把"诚信"的儒家之道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相结合。这些期刊编辑思想在那个时代具有相当的进步性,对现代期刊的编辑活动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