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班主任之友》2013,(12):5-6
有些学生的爱说爱动并非故意,只是不能自我调控,尤其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时常会被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或事物吸引而游离于课堂,有时心不在焉地做些小动作,有时脱口而出打断别人的谈话等等。看似无理取闹,实则并非恶意,对于这种自制力差的学生,老师需要善于引导,适当调控。  相似文献   

2.
李嘉责 《甘肃教育》2003,(11):13-14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课文分析,忽视读书指导的现象。课堂上,老师仍然充当着主角.大部分课堂时间被老师的提问、分析所占据,学生读的练习少之又少;有时,老师也会让学生读书,但仅仅是为读而读,没有明确的读书目的要求,学生只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有些老师把课堂上学生读书的目标,仅指向找到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缺乏学生的读书感悟,  相似文献   

3.
课堂发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许多老师也认识到课堂发言的重要性,但有时也为课堂“启而不发”而苦恼,特别是在上研究课、公开课时,更是因课堂发言不积极而陷入尴尬。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发言呢?这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心理因素。学生并不是不愿意发言。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都抢着发言,只要老师提出问题,大家就齐刷刷地把手举起,有的为引起老师的注意,甚至站起来。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学生的个性、情感发生变化,评价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课堂发言也考虑…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呼吁课堂上学生要自主探索、求异创新,但这样一来有时数学课堂便显得有点"乱",这时便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进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高中物理的课堂提问环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重视.通过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双边交流,物理老师可以及时地掌握中学生当堂的学习情况。对于物理教学中的实验部分,课堂提问就显得更加必要了。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指出。在科学发展中解决问题是重要的,而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似乎更关键;有时一个重要科学问...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中,学生信赖老师,老师更应信赖学生,相信他们在亲身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与进步.事实上,在教学中,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奇迹". 一、硕果累累 学生从第一天走进课堂,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他们渴望探究,能探究,也乐于探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予他们探索的机会.虽然有时收获甚微,但有时也会让人眼前一亮,出现"奇迹"——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7.
钱友红 《云南教育》2002,(10):18-19
一、评读走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1.这是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的体现。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服务者,是为主体服务的服务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总是老师让学生读书,学生读后由老师来评价。老师扮演主角、法官的角色,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是忠实、听话的观众,有时甚至连观众都不是,因为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学生根本没有议论或者申辩的权利。只有让评读走进语文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2.这是课堂教学中单向评价向多元评价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课堂中,…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出现多样、丰富的情境和问题,有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让老师始料不及,这就使得执教老师预设的教学计划因课堂的"节外生枝"而打乱。本文结合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对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活用生成性资源,还学生一个灵魂的课堂,做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课堂上让学生多观察课堂上老师在引入新课时,往往会提到一个或几个生活中的现象,有时是用语言来表达,有时是一段影片和一个flash片断,或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提炼出我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和幼儿园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园常常让孩子"玩得好",而小学则转向"学得好"了。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升上来,对小学学习环境既好奇又感陌生,存在诸多不适应,课堂上也会状态百出:有时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没有进课堂;有时老师刚提了一个问题,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有时课堂上教学兴致正浓,却有学生吵着要上厕所……面对这样的课堂怎么办?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地组织教学,既要重视培  相似文献   

11.
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尤其是儿童,一句由衷的赞誉或是夸奖可能使他们终身受益。在多数情况下,这种适时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有时也会发生意外。课堂上,我们常常还要采取的是延时评价。如:讲课时,第一个同学的答案完全正确,老师若评价说:“啊,非常正确。你真是太聪明了!居然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经常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有一种依赖心理,而老师也乐于学生跟着自己转,因为这样的课堂是多么其乐融融啊。但老师和学生的这种“配合”,无意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  相似文献   

13.
<正>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考试为目的的。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以考试为向导,而忽视了很多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新课标下,要求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中不能完全通过一个纯粹的静态的方式来完成授课,而需要通过一个高效互动的课堂来完成教学任务。一、课堂教学互动课堂教学互动,是指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探讨,共同的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来促进教学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讲方式”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走过场、走形式的问题,有时学生只是为了配合老师完成公开课而机械地配合,可以说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政治课堂的效率,文章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不少老师为追求热烈的气氛,显示善于启发诱导的本领,总喜欢让个别优秀的学生展露头角(有时一位特别出色的学生在一堂课上竟被提二十余次。)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不断交流的场所,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或提问,或习题训练,这些方式都是老师如何进行下一步教学的依据。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当老师需要学生进行反馈时,课堂总是出现要么异口同声、要么一阵沉默的现象,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中断,教学出现断层。这种冷场的课堂是我们希望杜绝的,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冷场原因,优化课堂交流过程,点燃课堂。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语文教研活动或公开课教学中,我们看到很多老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完成预先的设计,就不花较多的时间聆听学生的感悟,整节课成了“走教案”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的充分体验、个性感悟便没了展示的舞台。其实,课堂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还需要生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共同营造民主、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也许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心情很容易被课堂氛围所影响.有时,老师们会为一堂令人满意的课而心情愉悦.因老师的课堂精彩,学生会觉得45分钟过得很愉快,还不觉得累,怎么下课铃就响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收获到喜悦,充满自信,每天都期待着上这位老师的下一节课.相反,有时学生对老师的课不感兴趣,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在课堂上讲小话、打闹、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老师发现后会大发雷霆,严厉批评学生,这样严重影响师生关系,也就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一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它的内容包罗万象,神秘而美妙,却又多少有点晦涩难懂。对于化学课堂来说,新知识点的设计和引入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去认识去学习呢?在此,我个人提出三个观点,希望能对各位老师和同学有所帮助。一、引导学生学会预习,让新内容不再陌生一堂新课开始时,老师需要由浅入深地将学生慢慢引入新的知识中来,而做到这一步,需要老师花很长时间把学生带入课堂的气氛里。如果课堂设计得不充分或者内容太难,就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而不想学下  相似文献   

20.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文科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语言幽默,口若悬河.而理科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在多数学生的印象中总是一副老学究的模样,语言讲究逻辑性,总是显得刻板单调.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用有趣、简明、扼要、精确的语言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的思维,组织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归纳知识要点.正如曾繁雄老师所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主要是语言艺术,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不但语文教师需要修炼语言基本功,数学教师也需要修炼语言基本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