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现行高中生物学课本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经典实验之一。教材只介绍了这个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并未涉及实验的来由,由现象得到“转化因子”的推论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实验,现作一些拓展的探讨。1认识肺炎双球菌肺炎球菌有时也叫肺炎双球菌,它是早在1881年发现的致病细菌。根据菌落的特征分为两种类型:光滑型(S)和粗糙型(R),S和R分别是英语单词smooth(光滑)和rough(粗糙)的第一个字母。S型细菌的菌体有荚膜,R型细菌的菌体无荚膜。S型细菌能侵染和寄生在人体内,引起肺炎,也能侵染其他哺乳类动物如兔…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新教材在旧教材基础上增加了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 ,进一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由于受教材内容的限制 ,该实验的论述给学生留下了许多疑点 ,因此 ,在教学、特别是复习时应作以全面的补充、释疑 ,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1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肺炎双球菌称肺炎链球菌 ,属于原核微生物。根据菌落的特征分为两种类型 :光滑型 (S型 )和粗糙型 (R型 ) ,S和R分别是英语单词smooth(光滑 )和rough(粗糙 )的第一个字母。S型细菌的菌体有多糖构成的荚膜 ,菌落光滑 ,当侵染人和动物时能使其患病死亡 ;R型细菌的菌体无…  相似文献   

3.
<正> 问题1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经过高温为什么不会失去活性?有荚膜、致病的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可以进入无荚膜、非致病的 R 型肺炎双球菌,使 R 型肺炎双球菌的表型和性状均发生改变,如无荚膜表型转换为有荚膜表型,同时其非致病性状转化为可致病性状。转化的实质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部分 DNA 片断进入并整合进 R 型肺炎双球菌的基因组。60℃~100℃的高温可杀死 S 型肺炎双球菌细胞,一小部  相似文献   

4.
陈晨 《生物学教学》2009,34(6):73-73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论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时提到:将加热杀死的有荚膜有毒S型肺炎双球菌(S型细菌)与无荚膜无毒性的R型肺炎双球菌(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再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有毒S型细菌。表明无毒性的R型细菌可转化为有毒S型细菌。那么R型细菌如何转化为S型细菌?转化机理及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5.
问题:将无荚膜、无毒性的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荚膜、有毒性的S型肺炎双球菌属于哪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问题:将无荚膜、无毒性的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有荚膜、有毒性的 S 型肺炎双球菌属于哪一种可遗传的变异?答: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细菌为原核细胞,不具有染色体,不可能是染色体变异。我们要想确定是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关键要了解具体的转化过程。细菌转化作用是指把从供体菌得到的 DNA 通过一定的途径授予受体菌,从而使受体菌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张敏 《生物学教学》2011,36(12):55-55
格里菲斯细菌转化实验结论表明,肺炎双球菌中死的S型菌能使无荚膜R型菌转化为活的有荚膜S型菌,这是因为S型菌的遗传物质DNA进入到R型菌体内,从而使R型菌具有S型菌的性状。S型菌的DNA是如何进入R型菌细胞内的呢?  相似文献   

8.
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也相对简单,其繁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但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否全是无性生殖呢?从1945年开始,莱德伯格却一直着迷于寻找细菌的性别,更准确地说,是大肠杆菌中的遗传重组现象。其研究室的动力来自于1944年洛克菲勒研究院的艾弗里所发现的DNA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光滑型菌株外面有一层荚膜,  相似文献   

9.
艾弗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在培养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结果同时出现了R型和S型细菌。之所以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因为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的DNA整合到了一起,并且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10.
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是肺炎双球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实验的重点部分。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文摘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F.Griffith做了一个有名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小白鼠的实验。这种细菌有三种类型(Ⅰ、Ⅱ、Ⅲ),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荚膜多糖外壳,因此,看起来其表面是平滑的(Smooth),称为S型。这种荚膜多糖外壳对细菌有保护作用,因而它们可以在小白鼠体内大量繁殖。这种多糖具有毒性,使小白鼠染上肺炎而死。上述三种S型细菌都能产生一种突变体,它们没有荚膜,看起来其表面是粗糙的(Rough),称为R型。由于没有荚膜多糖存在,细菌失去保护,不能在小白鼠体内繁  相似文献   

12.
<正>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第二册(必修)关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提及:将加热杀死的 S 型肺炎双球菌与无毒性的 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并从死亡的小鼠尸体上分离出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由此表明无毒性 R 型活细菌转化成了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那么 R 型肺炎双球菌如何  相似文献   

13.
马斌 《生物学教学》2012,37(2):71-72
1加热杀死S型肺炎双球菌的过程,是杀死蛋白质还是DNA?加热杀死S型肺炎双球菌的过程其实就是高温促使蛋白质变性,使其丧失毒性的过程,但其遗传物质DNA却依然具有活性,因此与R型细菌混合以后,可以促使R型细菌的转化。实验证明,被加热杀死的S  相似文献   

14.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混合物、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S型细菌转化的是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复习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有力证据之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时,有一位学生提出:"加热会使DNA变性吗?"我回答:"会,加热会破坏DNA分子中的氢键。"我认为问题到此结束了,哪知学生接着问:"美国科学家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能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既然如此,那么,  相似文献   

16.
王玎 《考试周刊》2010,(24):237-238
在进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该实验提出了许多的疑问。这些问题在课本里找不出详细的解释,所以我整理了这篇文章以供大家参考。肺炎双球菌的结构: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原核生物。由于核区中的DNA分子不与蛋白质结合,因此,用它做实验材料易于单独观察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介绍了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其中,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中都提到了肺炎双球菌,且涉及R型和S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S型菌细胞膜外有多糖荚膜,菌落表面较为光滑,且具有毒性;而R型菌没有多糖夹膜,菌落表面粗糙,没有毒性。这两个实验最终的结果都是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此处教材中处理得比较模糊,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后,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 在复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时,有一位学生提出:"加热会使DNA变性吗?"我回答:"会,加热会破坏DNA中的氢键."我认为问题到此结束了,哪知学生接着问:"艾弗里通过实验确定了能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并且证明了只有DNA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起转化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①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1问题蔡华瑞[广东省廉江市廉江中学(524400)]将R型菌的DNA与S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会得到R型菌吗?2讨论任智安[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101 105)]如果要得到R型菌,肺炎双球菌的表面上必须要失去荚膜。理论上可行,基因重组时只要破坏荚膜相关基因导致基因失活即可。吴志强[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41003)]为什么S型菌的DNA能够让R型菌转化?因为S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