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不仅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而且对学生还具有熏陶渐染的影响——也就是还具有美悦作用。文章的美悦作用不仅表现在文章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获得审美的享受,而且表现在文章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消遣、休息娱乐的过程。从读者心理来看,人们阅读文章一般总是希望扩大眼界,了解周围世界的情况,体验他人的生活和感情,或者为了休息娱乐,消除一天的紧张和疲劳。人们在五彩缤纷的文章中体验和感受新的人物、新的事物和新的生活,从而得到快乐,忘却劳累,陶冶精神。在这方面文章的真实性比文学作品的虚构性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科书是集中很多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的一本书,这些文学作品体现了生活的真、善、美。而这些文学作品来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感受的物态化表现,它是人的精神创作的产品,它还以自己特有的途径和方式对人们产生教育。而文学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是它的审美教育作用,它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大致是由美悦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组成。一、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美悦作用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也就是要感受美,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极富表现力.它不仅能表现事物的量,而且还能表现事物的性状,具有修饰的功用.恰当地运用量词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美育就是市美教育,它不仅能培养人的情趣、陶冶情操,培养正确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精神面貌。学科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教学中如果缺少了美育,课堂活动将会变得苦燥乏味,毫无生机,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美育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色彩和谐绚丽的世界.大学校园是知识的殿堂,校园中的万物不仅有千姿百态的形状,而且有丰富多彩的颜色,一切形象在人的视觉中都以色彩斑斓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在自然,色彩造型就是用色彩创造形象,以实现人们对自己审美理想的追求.色彩象征着生命,它具有运动、变化的活力;色彩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具有形象的悦情功能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的形象的本质是存在的,“美的本质”是不存在的,探讨美是什么的问题,是要解决美的形象的本质,尤其是本质属性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要解决“美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美的形象的本质属性是具有愉悦人的高级社会情感的功能的属性,即悦情功能性,也就是美,悦情功能性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能与人的求悦性相容的属性,是事物的内部联系,一事物内部当各种悦情功能因素以及由它们凝成的一方占居主导地位的时候,便构成悦情功能性这一整体属性,决定着该事物成为美的形象,“美”的概念是形象悦情功能性的概括,“美”这个词是表示形象悦情功能性的语言形式。要之,美是形象悦情功能的属性。  相似文献   

7.
散文文体形式美具有流动、清新两大基本特征.流动美不仅表现在内在情绪、意蕴的寄寓和抒写上,表现在形象的创造上,还表现在语言的变化方面;清新美,不仅表现在思想情绪的活跃、新鲜和语言文字的洗炼方面,还表现在构思、结构、描写手法以及文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8.
孩子能否悦纳自己,悦纳别人,不仅关系到其心理是否得以健康发展,而且制约着孩子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同,很好地融入社会之中。一个悦纳自己的人,对自己的优点总是充满自信的,对自己的弱点也能坦然对待;一个悦纳别人的人,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待人,做到人所期望的那样“捧出你的心,打动别人的心,赢得大家的心”(卢勤语)。所以,学会“悦纳自己”、“悦纳别人”,其实就是学会做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奋勇 《考试周刊》2012,(49):44-44
立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文)。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是指文章的立意,即作者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立意的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能培养人的情趣、陶冶情操,培养正确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精神面貌。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科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教学中如果缺少了美育,课堂活动将会变得枯燥乏味,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美育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孟子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人格美学精神,他不仅最早对人格美及其层次做出了明确的价值规定与区分,而且明确地将审美从人的感官之乐引向了道德领域,并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一高扬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现代人在实现其对主体意义的重建、确定人生存的内在根基、超越物性束缚时,应汲取孟子人格美论中的思想养料——人格意识、自律意识、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一、医学教育与美的启示美,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医学当然也存在着并表现出十分显著的美,引起人们的审美体验。因此,医学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培育能力、养成职业道德,而且是展示美的过程。医学美是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诸审美因素的综合。医学以人为对象,人不仅是一个生物,而且有丰富的感情、复杂的思维,并生活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社会环境之中,这决定了医学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首先,医学保健卫生、防治疾病的功能具有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既要美体,还要美心。体育打造身体,美育铸就精神。体育和美育共同促进着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美在运动中,运动中的美可以感召人和教育人。将体育教学与美育有机的整合,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不仅能塑造学生外在的体态美,而且能塑造内在的心灵美;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价值,而且具有道德审美价值;它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和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任务完成;它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优秀的哲理诗不仅要在诗中表现来自生活的真知灼见,使诗中之理具有真实性、深邃性和启迪性,以开人心智,还应寓理于象,做到哲思与诗趣的统一,即具有智性美和理趣美。  相似文献   

15.
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色彩和谐绚丽的世界。大学校园是知识的殿堂,校园中的万物不仅有千姿百态的形状,而且有丰富多彩的颜色,一切形象在人的视觉中都以色彩斑斓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在自然,色彩造型就是用色彩创造形象,以实现人们对自己审美理想的追求。色彩象征着生命,它具有运动、变化的活力;色彩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来说,舞蹈教育不仅能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形体素质,人的气质、精神风貌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得到提升。一、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舞蹈教育是青少年美育的形式之一,舞蹈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  相似文献   

17.
论武术的独特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体现着几千年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如今作为传统的体育文化项目之一,它不仅具有防身、健身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从审美的角度看,武术的独特美主要体现在名称美、意境美、悬念美、气势美、服装器械美、武德美等方面.研究分析武术的美学特征,是发掘现代武术价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语文之所以叫语文,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完整理性地表达文化,而且是弘扬个性、匡正人本的工具;而人文说通俗点就是让文化具有人的气息,或是人要有文化的底蕴。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能在经典文学中体会人的情感美、理性美的一个媒介。  相似文献   

19.
体育舞蹈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美,美术中的造型美和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具有诸多的审美特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学习体育舞蹈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陶冶情操.它具有健康的、充满活力和力量的形体美;高雅的、华贵的服饰美;体现体育舞蹈灵魂的音乐美;良好的修养、礼貌得体的言谈举止等这些内在气质表现的气质美;体育舞蹈者通过肢体动作表现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不少中学生朋友来信问我:“我写写人的记叙文,既考虑了选材的典型,又注意表现人物的个性,可作文写得并不成功,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写写人的记叙文,不仅注意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而且注重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描写,但文章写得也不成功,这到底又是为什么?”“我写写人的记叙文,自己读起来感觉还可以,可就是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