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语堂一向被认为是表现派作家,他在西方的精神导师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克罗齐以其“直觉即表现”、表现即艺术、直觉因此就是艺术的美学观,深刻地影响了林语堂.但全面深入的考察显示,林语堂身上更多的还是中国气息,他与克罗齐之间的相异性要多于相同性.林语堂是西洋头脑与中国心灵奇异结合的产物,他所向往的是一种融汇东西方的世界主义.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是一部向西方讲述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本文深入分析了《吾国与吾民》中林语堂始终保持的理性立场和客观冷静的态度,阐明了林语堂的中庸姿态和他在东西方艺术上互通有无的开放胸襟。通过探讨林语堂的局外人身份,旨在让人们公正地看待此书,同时引起人们对中西文化异同的进一步深思。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与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化学者,林语堂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慢既向西方人讲中国文化,又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的活动,无论是地西方人还是对中国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在语言研究的转型、宗教文化的底蕴、文学笔调的改革等三个方面,林语堂更是功不可没。这也决定了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表现出整合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他“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4.
一代大家林语堂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更是一位美学文化大师。林语堂用其独特的视角,形成了自己本真的美学思想。其本真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以热爱生命、幽默人生、中庸豁达、艺术游戏为主的本真美学,这种本真美学思想背后有着深厚的东西方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7,(2):80-82
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特殊现象,文学自译却并不罕见。国内外很多作家都曾进行过自译实践,林语堂就是一位在自译领域大放异彩的著名作家。他借助于中英文创作、编译、自译等多种方式,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以林语堂作品为例,结合其翻译观,对林语堂文学自译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其自译作品中厚重的理想主义文化情怀以及对审美要求始终如一的坚守,并分别就林语堂作品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阿妮 《海外英语》2013,(2X):120-121
关于林语堂之文学、翻译作品的研究似乎已是成熟之至,想要对他这朵"盛开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再进行一番新颖独到的研究,实属难上加难。林语堂特殊的生活阅历造就了他独特的东西文化观,该文旨在通过对他译作中不同翻译策略的或合理或不合理运用的解读来进一步阐释他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矛盾"的文化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名人林语堂,始终是一位"边缘人物",他在理论上宣扬"出世",而在实际上不忘"人世",这种互相交替的生活态度,是他思想与性格矛盾的主要根源.他一生都漫步在东西方文化的结合部上,他用西方文化价值标准来过滤东方文化,又用东方文化价值标准来过滤西方文化.他的人生哲学是"中庸"、"闲适",但在政治这个敏感问题上,却走向另一极端,这是他性格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奥古斯丁是古代"教父哲学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基督教理论是西方宗教世界的经典,其人被誉为"西方的导师"。他的艺术观也是以其基督教神学为基础,这在他的著作《忏悔录》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他反对世俗艺术,主张艺术应抛弃现实世界而反映上帝,达到为宗教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是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作家。他长期生活在西方社会,对国内的社会颇为陌生。然而在民族自尊感和抗日爱国热潮的驱使下,他创作了多部才子佳人小说。这些作品贬儒倡道,可读性强,表达了其爱国情感和对东西方文化思考等重大而严肃的主题。林语堂写才子佳人,但并不宣扬色相。他笔下的少女形象,不光是具有生理形态上的自然美,更透露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理性的审美观照。读林氏的小说,虽然给人以生活源泉枯竭之感,但不能不折服其小说,特别是《瞬息京华》乃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案头摆着的这本书是施建伟教授潜心研究的硕果,很耐读很有味道的《林语堂在大陆》。时下国内正流行林语堂人生小品,而真正理解林语堂者有几人?著名作家徐訏说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施教授知难而进,很厚实地写就了这一章,可谓林语堂的知音。掩卷之余,一个活脱脱的、热诚的、讲义气的、幽默的林语堂走到我面前。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林语堂。 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作家,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其用英语写成的《生活的艺术》自1937年发行以来,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久盛不衰。而正是这位大作家一度被中国大陆批评家斥为“反动文人”、“洋奴”。他的“论语派”也曾被  相似文献   

11.
鲁迅支持和关心《太白》的创刊,并且在《太白》上发表了24篇杂文,揭露和批判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并对林语堂等人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进行了批评,还继续了他的国民性反思,创新了其精湛的杂文艺术。  相似文献   

12.
出国留学是林风眠艺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20世纪初年,客家社会存在着较浓厚的崇洋心态,客家地区尽管依然以"中国画"为主,却已经有着较为浓厚的西洋艺术氛围。在此背景下,林风眠已经接触到西洋绘画艺术,并受其吸引和老师的引导,尊崇和向往欧洲的绘画艺术;到法国勤工俭学高潮的兴起则让林风眠实现了留学的愿望;林风眠带着对西洋绘画艺术的景仰,到巴黎学习"西洋画",从而实现了从艺术兴趣到专业学习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译本,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原文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使读者能够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印证了林语堂对译文“美”的要求,充分展现了他在翻译方面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林风眠是 2 0世纪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家 ,他的绘画艺术及教育思想对 2 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在艺术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这些成果包括对艺术特征的研究、对原始艺术的研究以及对中西艺术比较和艺术社会化等问题的探讨 ,提出了独特的观念和理论。我们不但应该研究林风眠在绘画创作上的重大成果 ,而且还应总结他在艺术理论上的贡献 ,这样我们才能全面认识一代宗师林风眠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与沈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俞平伯与林语堂的介绍,清人沈复与他的《浮生六记》才得以崭露头角,为世人所瞩目。尤其是林语堂对《浮生六记》情有独钟,不仅赞赏有加,而且还将它译成英,广为传布。林语堂受沈复笔下的芸娘影响最大,主要是她的贤德、风韵、乐而忘忧的人生观等方面。另外,独抒己见、善写生活琐屑、亲近自然、体察物性、笔调从容平淡,这也是林语堂与沈复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光辉形象无需赘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这一观点于林语堂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大作家也不例外。通过他作品中形形色色的母亲角色,林语堂表达了他对母亲的看法,进而阐明了他对于女性的看法。文章以《京华烟云》为原本,透过《京华烟云》中的母亲角色分析林语堂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林风眠作为一位世界级的绘画大师,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他主张艺术上要“调和中西”。纵观中国和世界的绘画历史,唯有他实实在在地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林风眠的艺术思想和成就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紧密结合的,他的艺术成就中,有着非常深刻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烙印,深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鲁迅杂文与林语堂小品文思想艺术的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2、30年代的中国现代学史上,鲁迅杂和林语堂的小品创作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潮流和倾向,对现代散的发展,各自做出了不同的贡献。本试图通过对鲁迅杂与林语堂小品的比较,领略鲁迅杂和林语堂小品的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19.
陈秀珍 《南平师专学报》2010,29(6):57-59,71
林语堂一向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座右铭。从小就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并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的林语堂最终回归传统并从中找回自己的感情和价值依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最先提出把英文homour译成"幽默",于30年代提倡幽默,并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加以实践,与周作人互为呼应,使闲适、幽默小品的创作一时盛行起来。林语堂散文的幽默,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幽默对人生必须抱一种从容达观态度,它是温厚的,超脱的;其二,幽默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第三个要素是"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