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盐试题赏析     
一、填空1.盐溶液呈兰色;呈浅绿色;呈黄色.常见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是、;白色沉淀溶于稀HNO3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盐是.解:呈兰色盐溶液是硫酸铜;呈浅绿色的是硫酸亚铁;呈黄色的是氯化铁.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是BaSO4、AgCl(Ag2SO4,溶于稀HNO3);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为碳酸盐(BaCO3、CaCO3等).2.现有两组溶液共存8种离子:H+、Ag+、K+、Ba2+、OH-、Cl-、NO3-、CO32-且这两组溶液中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呈兰色.乙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解:向乙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呈兰色,溶液中含…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重点中学课本,第三册第11页习题4,问:“为什么无水硫酸铜的白色晶体溶于水后成为浅蓝色溶液,在这个溶液里滴入少量氨水,溶液又变为深蓝色?”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欠妥。这与课本第201页学生实验一2.(4)“在试管里加入2~3毫升0.2M CuSO_4溶液,滴加浓氨水,观察蓝色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这个实验要求不符。前面的问题未能  相似文献   

3.
1 改进前实验全过程用半透膜制成一个袋 ,往这个袋里注入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 ,然后采用如图 1所示的方法 ,用线把半透膜袋的上口缚好 ,系在玻璃棒上 ,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几分钟后 ,用两个试管各取烧杯里的液体 5毫升 ,往其中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往另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碘水 ,然后观察两个试管里发生的变化。图 1缺点 :( 1 )半透膜是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 ,不经济。( 2 )实验操作比较复杂。( 3)半透膜不容易购买。2 改进后实验全过程把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注入自…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化学中,要求在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上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离子的鉴定,像SO2-4的鉴定方法.在初中是这样讲的(试用教材、教改实验试用教材、课本):“在有少量稀H2SO4的试管里,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观察发生的现象.(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H2SO4+BaCl2=BaSO4↓+2HCl,此反应可用于检验H2SO4或由电离时能产生SO2-4的化合物.”而高一课本则是:“在分别盛有H2SO4、Na2SO4、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少量BaCl2溶液,在3支试管里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下沉后,倒去上面的溶液,再注入少量HCl或稀HNO3,振荡,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1.将盛有3毫升蒸馏水的试管(15×150mm)直立插入盛冷水的投影水槽中,并调好焦距,向试管里加入少量苯酚晶体,振荡试管,此时,可以观察到:试管里的溶液呈浑浊状。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化学中 ,要求在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上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离子的鉴定 ,像SO2 -4 的鉴定方法。在初中是这样讲的 (试用教材、教改实验试用教材、课本 ) :“在有少量稀H2 SO4 的试管里 ,滴入几滴BaCl2 溶液和稀HNO3,观察发生的现象。 (生成不溶于稀HNO3 的白色沉淀 )H2 SO4 BaCl2 =BaSO4 ↓ 2HCl,此反应可用于检验H2 SO4或由电离时能产生SO2 -4 的化合物。”而高一课本则是 :“在分别盛有H2 SO4 、Na2 SO4 、Na2 CO3 溶液的试管里 ,各滴入少量BaCl2 溶液 ,在 3支试管里都有白色沉…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化学教材里向学生介绍配位原理的一些基本应用,对于扩充学生知识范围,增强学习化学兴趣,鼓励他们探索科学新领域是有裨益的。 1.某些离子的鉴定 中心离子和配位体形成络合物后常有颜色的改变。白色的无水CuSO_4溶于水呈天蓝色。这是水合铜(Ⅱ)离子[Cu(H_2O)_4]~(2 )所呈现的颜色。水合铜离子跟足量的氨水作用后形成四氨合铜(Ⅱ)离子[Cu(NH_3)_4]~(2 ),溶液呈深蓝色。同理,[Co(SCN)_4]~(2-)呈紫蓝色,[Ni(NH_3)_4]~( 2)呈浅蓝色。利用它们的这种特性可以检验Cu~(2 )、Co~(2 )、Ni~(2 )等离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锌是能够置换溶液中铜离子的: CU~(2 ) Zn=Cu十Zn~(2 )至于铜氨溶液中,铜离子已成络合中心离子,势必使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大为降低,那么,锌能否置换铜氨溶液中的Cu~(2 )离子呢? 我做了如下实验:取0.5M的硫酸铜溶液10ml,滴加浓氨水,制得蓝色铜氨溶液,然后,加几颗小锌粒,可发现铜氨溶液颜色逐渐变淡,最后变成无色,同时锌粒表面变黑,铜沉积在锌粒表面。实验证明,锌是可以把铜氨溶液中铜离子置换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取试管一支,加入1~2毫升硫酸铜溶液,然后把一块钠(火柴头大小)投入试管里。可观察到:钠入水后立即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在硫酸铜溶液表面快速游动,并逐渐缩小,随后,试管内突然燃烧,向外冲出一道火苗,伴随发出尖锐的爆鸣声(现象Ⅰ),同时试管内出现大量水雾(现象Ⅱ)。溶液中不断析出蓝色沉淀(现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喀左县高级中学傅德宝讲,高一化学(甲种本)实验五中的第二项第(4)步实验里,实验操作是如下安排的: ……片刻后,停止加热,待试管中液体冷却后,把这些溶液沿试管壁倒入另一盛有5毫升水的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注:意在试验水合铜离子的颜色)  相似文献   

11.
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从热力学角度分析,金属钠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在实验过程中金属钠很难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但在反应过程中有少量的红色固体铜产生。得到的铜单质并不是金属钠直接与铜离子反应的结果,通过实验探究,生成的铜是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活性氢)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相似文献   

12.
方法一:取少量NaCl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试管中的溶液显紫色,说明H2O分子和Na+均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因此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OH-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方法二:分别取少量NaOH溶液、KOH溶液和蒸馏水于3支试管中,各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2支盛碱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均变为蓝色,盛蒸馏水的试管中显紫色,2支盛碱溶液的试管中均含有OH-,而盛蒸馏水的试管中主要是H2O分子,因此可能是碱溶液中的OH-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方法三:取少量NaOH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相似文献   

13.
班氏试剂是利用柠檬酸钠在碱性条件下和铜离子生成的配合物与糖类进行反应的 ,利用配合物的目的是防止出现氢氧化铜沉淀 ,从这一点出发 ,我们用甘油与氢氧化铜生成的配合物———甘油铜代替班氏试剂和还原性糖进行反应 ,效果极佳。1 仪器与药品a .仪器 :电炉、烧杯、石棉网、试管。b .药品 :蓝矾、甘油、氢氧化钠、0 .3mol/L葡萄糖溶液。2 实验过程a .甘油铜的配制 :将 1 7g蓝矾溶于 6 0 0mL蒸馏水 ,再加入6 7mL甘油、30g氢氧化钠 ,混匀 ,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 1 0 0 0mL ,即得到深蓝色的甘油铜。b .在一试管内加入 2mL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亚硝酸的生成与性质实验所需的硫酸浓度和反应产物,指出H2SO4,和NaNO2作用的主要产物是NOHSO4,(呈白色晶体),NOHSO4溶于水发生分解反应,由于少量N2O3,溶于水使溶液呈浅兰色;NOHSO4溶于H2SO4的溶解度随硫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将10ml,0.2ml·l~(-1)CuCl_2溶液加入3ml浓盐酸和少量铜屑中,加热至溶液变棕色为止。取几滴溶液,加到10ml蒸馏水中,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迅速把全部液倾入100ml蒸馏水中,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按上述方法来进行实验,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使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观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呈蓝色 ,从而证明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该实验成功率不高 ,根据笔者反复实验和仔细观察 ,认为课本在这两个实验的设计上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铜片与浓硫酸加热反应 ,容易得到一种黑色浊液。课本上建议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避免得到黑色浊液 ,这种方法有不足之处。(2 )为了使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效果更明显 ,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 ,这种做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缺点。(3 )SO2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危害师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一个小建议     
在初中化学课本 P255学生实验五实验步骤2(3)中,要求学生“在一个试管里加入2毫升蒸馏水,滴入1~2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颇色。通入二氧化碳,再观察溶液的颜色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上述操作的目的是让学生确认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会与水作用生成碳酸,溶液显弱酸性,石蕊显浅红色。课本要求仅此而已。我建议在此之后再增加一个简单操作:“再将上述溶液加热,观  相似文献   

18.
一、境空题(第2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空气成分技体积计算,约占空气体积的,约占空气体积的。2.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根铁钉,铁钉表面出现色物质。若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苛性钠溶液,能生成兰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把。兰色沉淀收集在坩埚中加热,生成黑色粉末,黑色粉末是(用分子式表示).3.量简、试管、玻璃片、镊子、漏斗、坩埚、水槽等仪器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必用的一种仪器是;过滤必用的一种仪器是;用氢气还原氧化钢必用的一种仪器是。4.分子是保持物质的一种微粒。人们在远处能闻到汽油味,说…  相似文献   

19.
一、锌与硫酸铜反应的演示实验锌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它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析出金属铜的速度较快,使锌片表面附着的金属铜晶粒粗糙,显示黑色,而不是红色。若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至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刚好溶解,制成深蓝色的硫酸铜的氨溶液(使溶液中铜离了的浓度减小,大部分的铜离子变成铜氨络离子[Cu (NH_ 3)_4]~(2 ))。这时再在溶液中插入锌片(可用废干电池锌皮),由于控制了反应速度,就可以在锌  相似文献   

20.
一、以实验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用实验考核方式复习基本操作,既能增加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又便于集中注意力。精心编制的考题和评分标准(可用正误对照的形式)提前印发给每个学生,以便准备。考核时,学生按抽到的考题当众操作,由大家评议。例如,把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分成四个小题:(1)取少量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里;(2)在盛有少量氧化铜的试管里注入4毫升稀硫酸(不用量筒);(3)给盛有氧化铜和稀硫酸的试管加热;(4)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这组题包括了(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3)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制作过滤器和过滤操作。各自是独立的,彼此又是连续的。评分标准是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将操作分解成若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