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轶名 《今日科苑》2011,(22):53-5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是美国负责太空计划的政府机构。总部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拥有最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它在载人空间飞行、航空学、空间科学等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它参与了包括美国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发射、太阳系探测等在内的航天工程。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茫茫太空,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资源。载人航天的实现,给人类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资源提供了可能。尽管我国还没有实现载人航天,然而,多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9,(4):9-9
俄罗斯科学院工程学院顾问扎伊采夫近期说,太空垃圾数量增多可能迫使人类在将来停止载人及非载人航天活动。  相似文献   

4.
1961年,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第一次遨游了太空,为载人航天活动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但成就后面,也经历了多次严重的挫折,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些都表明,载人航天是一项非常艰巨、极端复杂而且充满风险的事业。这些会不会影响人类进军太空的步伐呢?事实表明,不会的。美国、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加拿大、巴西等16个国家正在建设国际空间站,并且已经载人飞行;我国也即将发射  相似文献   

5.
人民网2005年10月13日报道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 升空,两名中国航天员邀游太空,10月17日顺利返回。这 次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 间科学试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 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 阶段,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太空是人类最佳的科学试验场所。在这样一个与地球完 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空间科学试验,会获得许多意想  相似文献   

6.
谢懿 《百科知识》2010,(9):46-46
除了政治、军事因素之外,现代航天的最大威胁之一就是太空垃圾。人类已经把卫星、火箭、载人飞船、空间站以及动物等送上了太空,而且这类发射物质的总量还在以大约每年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热潮中,不甘示弱的中华民族一刻也没有停止挺进太空的脚步。据新华社公布的消息说,我国将在下世纪初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实现载人航天。其实,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早在50年代末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就开始了载人航天科学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杨宇光 《今日科苑》2013,(12):78-82
回顾人类载人航天历程,太空时代的到来,就是从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制与试验开始的。在太空竞赛时期,前苏联和美国分别研制了三个系列的载人飞船,即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和水星号、双子星号、阿波罗号。联盟号飞船经过不断改进,直到今天仍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在使用。美国研制并使用了航天飞机,未来各航天大国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9.
正7月19日,在巡游太空1000多天后,天宫二号返回地球家园。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证实,这个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空间实验室于19日晚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时代》2004,(8):88-100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载人太空计划几乎陷入了停顿。而其他国家的航天机构和私人太空公司的各种载人太空计划却都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11.
新知     
《今日科苑》2016,(4):4-5
正我国将有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央视新闻2月29日消息称,我国将于今年年中至明年上半年,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任务中将开展航天员太空中期驻留、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推进剂补加技术是完成空间站建设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也能用于延长卫星等飞行器的寿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来源:中国科技网)  相似文献   

12.
海外来风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39-39
联合国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表示祝贺:“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试验的成功,再次显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努力是不分国界限制的,每一次以和平利用为目的航天飞行科学试验的成功都是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类文明史上又出现一次飞跃——开发外层空间。伴随着载人航天的实现,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又产生了划时代意义的变革。航天技术正把地球文明推向高远浩瀚的宇宙。太空,将是引起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摇篮。人类对空间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认识,成为一门新兴和迅速发展的前沿科学,同时,也推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巨轮滚滚向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机构最近披露,从技术能力上讲,中国可在2008年或2009年建太空实验室,在2015年前建立太空站。“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仅仅迈出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发射载人飞船后, 将发  相似文献   

15.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09,(24):26-27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时至今日,载人航天器在历经近50年的发展以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以下是八个具有代表意义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神舟五号”的顺利升空及回收,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国在祝贺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同时,也各自发力,在航天领域不甘落后,世界已经掀起新一轮的太空探测热潮。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我们还不能考虑到太远的太空去。除了一直为人类所关注的月球,现在,火星  相似文献   

17.
太空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对太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成为一门新兴和迅速发展的前沿科学。太空农作物诱变育种便由此成为当前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的热点之一。尽管我国还没有实现载人航天,然而,依靠返回式卫星同样领到了“入场券”,所开展的一系列太空农作物育种试验和技术开发,同样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太空行走已经陆续成功,中国已经成为了空间技术的大国。但是在空间望远镜方面,似乎还是一个空白。其实,中国科学家们已经为空间望远镜持续努力了十多年,正争取让它在几年之内升上太空。  相似文献   

19.
在太空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具有一定功能并执行一定任务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和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名字通常由二、三个字组成,却往往包含丰富的化内涵,可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某种民族传统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航天技术是专门研究和实现人类活动如何从地面扩展到太空 ,利用那里的环境条件开发空间资源的一门新兴高科学技术。近半个世纪 ,航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并为扩大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眼界 ,不断探索空间奥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开辟了广阔前景。2 0世纪 5 0年代中叶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拉开了人类开发宇宙的序幕。从此 ,世界航天活动以其惊人的速度在深度和规模上迅速扩展 ,创造出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就。 196 1年苏联载人飞船“东方 - 1”号发射成功 ,这是人类首次进入太空的伟大创举。 196 9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