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素质教育与其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轨道.”因此,提高全民族的全面素质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见?“素质教育是…  相似文献   

2.
奉祥明 《湖南教育》2005,(23):10-11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符合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社会也都给予了认可,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不是那么回事,有的甚至背道而驰。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境地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一、素质教育未能全面推行的原因对于素质教育,绝大多数学校、家长都有所认识,理论上也都赞同,但在实践中还是“应试教育”,出现了所谓的“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干‘应试教育’“”学校抓素质教育、家庭搞‘应试教育’“”白天搞素质教育、晚上搞‘应试教育’”等现象。我认…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由“应试教育’响“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模糊观念,兹列几种于下:①根本无异论。认为“应试教育’概考试也讲素质,“素质教育”讲素质也要考试,根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表面提法不同而已。②大同小异论。认为“应试教育”比“素质教育”少了美育课、劳动教育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修点、补点、加点就可以了,无须大动、大改、大变。③互相渗论透。认为“世事无绝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你中有找,我中有你,互相渗透,不易分清,你说它像什么它就像什么,难以一刀两断。④同等重要论。认为“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4.
李红兵 《现代语文》2008,(12):159-16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确立了我国基础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人的素质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通过本人实践活动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人的素质固然有天生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来自后天的教育。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然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不是仅仅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教育界自身就能实现的。这种转变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需要…  相似文献   

6.
再过几年,人类社会就会跨入21世纪.我们要把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带入21世纪?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回顾过去,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人们就会发现,我国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资源、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设备的落后,而是人口的素质问题.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主要靠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于是,一个共识形成了,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转变.1992年通过的《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的目标。作为中等师范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出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21世纪的小学教师,也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被誉为“第二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规定,“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对我国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产生重大影响。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是教育事业的永恒主题。也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形成了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迎接21世纪经济和科技挑战的需要,是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呼唤,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即人的素质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又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  相似文献   

10.
目前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涵 ,作为时代的新概念、新思想、新潮流 ,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一、素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 ,素质教育是于 80年代末、90年代初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 ,为提高全民族素质而提出来的。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见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 ,并且是直接针对…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阶段。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的教育,弱智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肩负着素质教育的神圣使命。本文接收了如果利用数学教学来提高弱智儿童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我国《教育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纲要》中,也都强调:要提高国民素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实施素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现就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以下意见: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的紧迫任务(一)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ZI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是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昕谓素质教育就足把外在影响的因素转化为个体的素质.从而使人的素质整体得到令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体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明确提出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随着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也应具备相当的思想业务素质,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协同发展性原则,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为语文学科水平的提高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素质化已被推到重要的日程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的目标。作为中等师范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素质,也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教育任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有‘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围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农村中小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目前日益凸显,农村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并不乐观,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和实践认为,实施农村素质教育应落实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圆满完成学业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不断提高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做社会生活主人的综合素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教育的发展进程告诉我们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产生、发展是与各自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的 ,他们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统…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各自视为一个‘集合’的话,基础教育要培养的就是这些‘集合’的‘交集’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教育界“素质教育”一词颇为流行。从普通学生到教育行政领导,似乎都知道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性。然而,素质教育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怎样实施素质教育?不少人没有真正弄懂,本文仅就中师数学素质教育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仁和专家。1中师数学素质教育的确切含义原国家教委副主仔柳斌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等》一文中说得很明白:“如果‘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方针中所指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那么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方针的一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