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目前,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强调书本知识,而不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学与用的脱节,有的学生在学校下笔千言,文思敏捷,一旦走向社会却无所适从、笨嘴拙舌。如何根据学生现状,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呢?我们可以从思、说、读、写四个方面着手。开启学生思考之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引导他们如何去思考,去想象,发挥他们…  相似文献   

2.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学和思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尽可能提供思的余地、疏通思的渠道、创设思的情景、激发思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使用上海新编历史教材的教学中,除了穿插进行“想一想、试一试”的能力培养之外,我们还应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有意识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新编历史教材七年级第一册中两次出现辽西牛河梁“女神头像”,在序言课时,我对彩色插图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可以贯穿一些“问题”.以便启发学生去“思”、去思考。如哲学的基本问题,实事求是的人文关怀问题,辩证法的人文情意问题,认识论的“转识成智”问题,人的存在和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三个代表”的意义等。哲学的本质作用是教人去“思”。如果说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能一道去“思”、去思考一些问题,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到哲学距离他们并不很远,而和他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是诱思教学思想的核心。在这个论断中,“诱”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思”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诱”是外因,“思”是内因,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如何思?思什么?关键是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诱”的作用,真正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呢?我们认为,问题的设计是关键。问题的设计怎样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肩负着形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历史使命,其任务光荣。但真正肩负起这样的使命,任务也是比较艰巨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生比较活跃,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随时都可侵袭我们学生的肌体甚至是灵魂。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老师则必须去披荆斩棘、创新教法、务求思品教学之实效。  相似文献   

6.
“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导而弗牵则和;开而弗达则思;强而弗抑则易;和、思、易,则可谓善喻也.”《学记》上的这段话给我的启示很大.这说明在我们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最佳的角色是一个导引。作为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诱导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主动去感悟学作品中的美。在学作品的不同体教学中,我想.诗歌的教学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礼记·学记》中记载:“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积极诱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学生就会自觉地对学习感兴趣;热情鼓励学生努力向上,而不是硬推着他们走,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就会感到容易接受;耐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要代替他们作出结论,学生在学习上就能主动去钻研。在教学上能引导学生自觉地学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认为高中物理抽象,难学,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仔细看书,平时多做些题(写)就能把物理学好,他们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忽视了"思"与"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思"者,想也。高中物  相似文献   

9.
课改已好多年了,但在一些教师的心目中,要么对教学反思理解不到,要么不屑一顾。“学丽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好多值得我们探讨的东西,如:语文课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中减少错误等等。  相似文献   

10.
人常说.有疑则思解。需解则长新。好奇好动、问题不断是小学生的天性。这就告诉我们,教学的另一条途径——问题式教学法.让学生心中常驻质疑的热情和解疑的激情。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这种教学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实现学生课上全程参与.知识与能力共同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和写作,尤其强调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为此,笔者化用《论语·为政》名言为"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殆。"简单说,如果只是指导学生阅读,不指导学生思考,其阅读可能并非真正理解,甚至成了 "读望天书";如果只是指导他们阅读和思考,不指导他们写作,本来可通过读写结合全面提高的,却未能达到这个目标。总之,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把阅读、思考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疑能引思,疑能激趣。我国清代学者陈宪章就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设疑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巧妙设疑,不但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历史教学实效。那么,历史教师该如何设疑呢?  相似文献   

13.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而思品课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深化思品课教学改革,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笔者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三环节情境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环节情境教学”模式是情境教学与“三环节”教学的有机结合。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去影响、感染学生,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他们乐于学习,善于接受。“三环节”教学,其基本结构是“激趣导入——启发明理——引导实践”。“三环节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4.
设疑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启发式教学是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作为心理基础的。在我国古代,许多教育家就主张实行启发式教学了。《礼记·学记》上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学习,要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而不要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要鼓励他们自觉地向前,而不要强迫他们顺从;要开导他们积极思维,而不要用现成的结论去代替学生的思考。新教师往往处于这样一  相似文献   

15.
“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导而弗牵则和;开而弗达则思;强而弗抑则易;和、思、易,则可谓善喻也。”《学记》上的这段话给我的启示很大,这说明在我们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最佳的角色是一个导引者。作为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诱导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主动去感悟文学作品中的美。在文学作品的不同文体教学中,我想,诗歌的教学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从《思品与社会》中认识世界和自己,感悟成长的喜怒哀乐。孩子是否能健康地成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思品与社会》教学时,要很好地去把握心理素材.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提高孩子的认知.让他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学记》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古人都有这样的见解,我们现代人则更应具有创新的意识。于是,我在六年级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大胆开放课堂,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思品课致力于打造学生美好的灵魂,重塑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能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感化学生,让他们在共鸣中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大胆创新,以不拘一格的情境赋予思品课教学以崭新的生命力。情境教学就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严伟 《小学生》2012,(8):76-76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会产生许多疑问,但由于学生的不敢问、不善问、不会问,影响着他们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课堂质疑能力,为学生终身所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质疑,并教给他们质疑方法,使学生读有所思,思中生疑,疑中求答,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质疑的能力。同时,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课堂质疑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从容地、实实在在地去质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扶——引——放”的方法,由浅人深一步一步地提高。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学贵有疑。有小疑则有小进,有大疑则有大进。不少老师为此专门设计了“促思激疑”的教学环节,把质疑视为重要的手段,在学生自读自研的过程中,形成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氛围。至于学生的主动质疑,更是宝贵的教学契机,不可等闲视之。肖老师遭遇到始料不及的质疑后。很坦诚地承认“不知”,然后认真求知。试图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教学民主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