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些家长怕孩子作业分数低,怕作业写得不好老师批评孩子,于是就亲自出马,帮孩子抄字头,帮孩子默写,帮孩子计算,甚至亲自替孩子做作业。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家长总当孩子学习的“拐棍”,没有这个“拐棍”孩子就不会“走路”了。一个孩子写作文,对妈妈说:“这作文真难,您替我写吧!”妈妈说:“不行,作文得自己写”,孩子说:“那您说着我写”,妈妈妥协  相似文献   

2.
张健鹏  胡足青 《师道》2004,(8):41-41
如果家长已为孩子请了家庭教师,应当明确家教目的,不能只为孩子在学习上“保驾”。我认为,其目的是教会孩子独立学习,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尽快摆脱“拐棍”,让孩子能独立“行走”。假如你给孩子请来个家庭教师,几年都教不会孩子独立学习,我劝你趁早把他给辞了。  相似文献   

3.
家长指导孩子读书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将来不再需要指导,因此要尽量让孩子自己读,自己想。当孩子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要教会他们查字典,自己去学这个词的音和义,时间长了孩子就可以脱离家长这根“拐棍”,独立阅读了;针对孩子看书只图热闹、不动脑筋的毛病,家长最好在布置孩子读书之前自己  相似文献   

4.
孩子们入园了,我们对幼儿园既憧憬又惴惴不安。这里的老师怎么样,但愿她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下面,我就来说说我们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主动向家长打招呼。幼儿园对于刚入园的孩子及家长来说是陌生的,您的微笑和主动会让我们感觉温暖和亲切,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离园前为孩子整理整理衣服,梳梳头。看到整洁干净的孩子,我们会很高兴,而邋遢的孩子会增加我们的焦虑情绪。●孩子离园时,家长都会问“我家孩子今天表现怎么样?”老师最好能从学习、睡眠、进餐等方面与家长交流,告诉我们孩子的具体表现,尽量避免用“挺好的”“很好”之类的笼…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我们家庭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所以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到在小镇里有着一群专门出租简易房陪孩子读书的“特殊妈妈”。这些专业化陪读大军说明我们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特别急切,那么孩子学习生活中要不要做孩子的伴读呢?本文从多角度来剖析利弊望能给各位家长一点中肯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习成绩常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孩子对学习总是没有兴趣?为什么孩子很努力,效果却不好?该怎样提升孩子的学习方法,使孩子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呢?带着“学习”这个家长关心的大问题,我们来到绍兴市柯灵小学,和该校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座谈中,许多家长都提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子良方”,现摘取部分内容和大家共享,共同关注孩子学习这件事。  相似文献   

7.
为人父母,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心态无可非议。于是,孩子入学后的学习辅导便成了广大家长十分挂心的事。常有家长问:在家里该怎样辅导孩子?这可有许多学问哩!这里我们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侧重从两个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8.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即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和生活,这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考验。我们的“幼小衔接”工作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9.
儿童文学作家余通化先生是我刊的老朋友,他也曾做过我们“家教话题”的嘉宾。这次,我特意请他来谈谈关于家长不要孩子的“陪写”者这个话题。目前,家庭中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陪写”的现象很普遍,所以,这个话题一定会引起许多家长的重视。书是孩子读的,竞争是孩子参与的,家长应该在培养孩子自学性、积极性上花功夫,而越俎代庖的“陪写”只能压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欢迎家长来信来稿,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向孩子学习     
王森 《幼儿教育》2014,(9):13-13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有一句老话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身为家长,我们总认为自己的话就是圣旨,就是权威,就永远正确,就可以“说一不二”,就可以发号施令。但要是细心观察,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会发现孩子身上其实有许多值得家长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我们成年人每日上班如果总是不发工资,工作积极性是会受影响的,说不定你还会辞职不干了。同样道理,孩子上学也需要得到“工资”,才能保持其积极性。什么是孩子上学得到的“工资”呢?有些家长可能认为,我给孩子吃喝穿,给他买玩具和山地车,请他吃麦当劳、肯德基,这不是“工资”吗?不是。这些东西在孩子眼里,都是应得应分的,我是你的孩子,你就应该给我这些东西,我不上学你也应该给我。而学习的“工资”必须是直接从学习得来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孩子从学习中得到的成就感。因为学习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会有成就感;从学习中得到收获,会…  相似文献   

12.
王红梅 《宁夏教育》2006,(11):67-68
和许多家长一样,我们也有着强烈的望子成龙之心。为了这个巨大的“成龙工程”,我们责无旁贷地履行着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们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也有了阶段性的回报。孩子的聪明、乖巧、懂事让左邻右舍夸奖,孩子优秀的学习成绩让老师偏爱,孩子在各种竞赛中拿到的奖项让同学们羡慕。回顾这些年来对孩子的教育,我有着诸多感受,谨介绍几点,与各位家长共勉。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的学习是家长操心的重点,为确保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大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家里营造“宁静”的环境“。宁静以能致远”…  相似文献   

13.
“今天写字了吗?”“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了吗?”如果孩子说:“我们今天折纸了”或者说“我们今天玩游戏了!”家长心中就会埋怨学校,怎么老玩不学呢?有的家长就在家自己花时间教孩子学习。这些父母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做算术才是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将来才有出息。这就出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组织方案教学活动时,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如在组织“水”的方案教学活动前,我们心中没有底:幼儿对水了解多少?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是什么?他们会怎样研究水?后来,我们在家长会上说出这些顾虑,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支持。有的家长说:“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查资料,或从网上下载资料。”有的家长说:“我们会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研究,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还有的说:“我可以帮助你们联系参观自来水厂,让孩子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的。”更有家长表示可以到幼儿园来做“妈妈老师”或“爸爸老师”,做孩子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参加方案活动。家长们的支持着实让我们感动。以下就是家长参与活动的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15.
暑假又到了,再过一个多月,幼儿园的孩子们就要走进校门,成为“小学生”了。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很多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孩子的生活要从“游戏”转为“学习”,孩子突然由“动”转“静”,确实很难适应。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转换角色呢?家长们该做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到一个现象:有些孩子学习很积极,几乎不用家长操心,同时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而另外一些孩子学习很被动,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天天催着他学习,可是学习成绩却往往不好。很多家长对此归结为“人家的孩子听话”。其实不然,这涉及到学习的自主性问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其英语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不懂英语又十分关注孩子英语学习的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引发其学习兴趣呢?我们在此提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处方之一:孩子的英语学习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中学生学习英语,一开始都充满了好奇心,加之入门阶段的学习难度不是很大,学习很容易接受。此时,作为家长要抓住这一契机,渲染你自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不断鼓励你的孩子“真棒”、“都会讲洋文了”。应时常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常说:“孩…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德育》2012,(9):77-79
自主学习,即孩子在大人指导下的自学。孩子的学习总是先由大人“主导”,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其“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最终走向“自主”。家长应该从培养孩子自理生活、独立思维等习惯入手,尽早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怎样才能学习好?这是家长们的一个老话题。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已明白,想要孩子学习好,最关键的是孩子要“学会学习”。家长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呢?这里有必要提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还是在“低年级孩子的学习辅导”话题中,我们就曾谈到,“陪读”不是好办法。不过,高年级之前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还是太小,他们在家里学习有家长“陪读”,如果方式得当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倘若孩子已经上了五、六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