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传统教学的实质是以教师为主,传统教学的模式绵亘了几百年.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20世纪前苏联凯洛夫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学方法改革的历程、经验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历程第一阶段:西化到本土化发展20世纪初,我国的教学改革开始发展起来,并实行了很多革新,首先是采用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称为注入教学时期。之后提倡启发式,启发教学兴起,但教师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赫尔巴特学派发展成为五段教学法在各国广泛传播。本文阐述了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论;国内对形式教学阶段论的主要评价;赫尔巴特学派对形式教学阶段论的发展以及五段教学法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百川 《现代语文》2013,(6):98-100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够按照固定的科学的形式结构安排教学,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赫尔巴特及其后继者所创制的教学阶段理论"五段教学法"为依据,结合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当今教学技术手段教学理论的新发展,简要探讨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形式,以期构建诗歌教学的高效课堂,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实用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  相似文献   

5.
王永祥 《江苏教育》2015,(10):19-23
自夸美纽斯于17世纪30年代出版《大教学论》并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统治教育领域数百年;19世纪,赫尔巴特继承了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赫尔巴特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实践。20世纪,杜威基于对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思考,提出儿童中心论,执着地探索"现代教育";自此,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便盛极一时。其实,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与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与学生是课堂场域同样重要的主体,唯有践行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方能让教育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6.
传统课堂教学指的是由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后经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模式,在形式上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所谓"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及其变式.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传统样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从历史角度看,它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历程 第一阶段:西化到本土化发展 20世纪初,我国的教学改革开始发展起来,并实行了很多革新,首先是采用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称为“注入教学时期”。之后提倡启发式,“启发教学”兴起,但教师仍只注重“教”,而未顾及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取道日本传入我国,对我国清末民初教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与考证,提出了现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历史考察自从赫尔巴特提出“四阶段”教学模式以来 ,经过其弟子的阐述与教学实践的尝试 ,逐渐以“传统教学模式”的名称主导着 19世纪末和 2 0世纪的教学实践〔1〕。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正是以赫尔巴特教学模式为基础并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1.学问教学模式的衰落与赫尔巴特教学模式的引入我国古代多以私塾和学院进行教学 ,其中主要是“学问”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生熟读精思 ,对教师质疑问难 ,教师则讲解答疑。比较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教学。至清末 ,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 ,这种模式成了一种教师灌输、学生呆读死记的机…  相似文献   

10.
一、五段教学法五段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后来经赫尔巴特学派完善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主要包括五个教学步骤。预备。就是唤起有关的旧知识,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在中国西南师范大学洪成近代中国海禁打开后,首先碰到的外来教学方法就是尚未获得“传统”称号的西方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作为中国封建传统教授方法的对立面而被引进、推广的。其代表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授法。一、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的输入据近...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人才培育中居于熏要地位。从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出版以来,有关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的研究广泛开展起来。教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继续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心理取向的教学理论,另一条就是赫尔巴特所提出的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影响到世界教学理论流派的形成与演变。赫尔巴特的理论遵循柏拉图的“道德即知识”的思想,把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他的理论经其弟子的补充、发展而演变为百科全书派,强调系统传授学科知识及教材的逻辑体系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诸多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具典型意义和启示意义的有以下几类:“学—思—习—行”模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立。“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也称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相对20世纪以后出现的教学模式而言,与本文文题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是一个概念),又称“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由19世纪下半叶的赫尔巴特提出,这种模式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人的社会化,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取道日本传入我国,对我国清末民初教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与考证,提出了现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历史考察 自从赫尔巴特提出“四阶段”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其弟子的阐述与教学实践的尝试,逐渐以“传统教学模式”的名称主导着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教学实践。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正是以赫尔巴特教学模式为基础并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成败决定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效果的获得又取决于学习者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也就是说动机是成功的第一步.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把"引起动机"作为其五段教学法之首,现代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动机原则"作为其五大教学原则之一.现代教学思想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视.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理论层面上,19世纪初,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师生关系中重视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支配作用,学生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观。杜威指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赫尔巴特的"统觉"理论与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有共通之处,都对我国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分析赫尔巴特的"统觉"理论和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以及它们的教学思想,比较两者的异同点,再结合我国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对我国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师中心论,但这种理论突出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难以使课堂真正实现民主化。后来,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生中心论,但这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又过于民主化,导致教师的主导作用难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民主化就要做到:承认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赫尔巴特在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中将教学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被称为四段教学法[1]。由于该方法在实践中涌现出大量问题,因此赫尔巴特的弟子席勒(Tuiskon Ziller)和莱茵(Wilhelm Rein)对四段教学法进行了完善,变成了五个阶段(预备、提示、连结、总结和应用),教育史上称为“五段教学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