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版画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木刻版画.它是我国自雕版印刷术发明以来到近代印刷术出现之前这一漫长时期最富特色的图画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版画艺术可以说历史悠久,尚可追溯至千年之前.在传统文化大发展的当代,尤其是土个世纪中叶,版画艺术在科尔沁草原再度得以传承和发展.在科尔沁草原上也涌现出一大批版画艺术家.科尔沁地处内蒙古区域,素有艺术天堂之美誉,蒙古民族的豪放、爽朗也被版画艺术家融入到作品当中,极具少数民族特色.本文主要介绍科尔沁草原版画的发展状况,给读者展示不同于传统版画的少数民族版画艺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版画艺术特质的追溯,充分肯定传统版画中包含着的创作因素,早在西方十五世纪末,丢勒产生创作版画之前就客观存在了.其艺术特质不能仅以复制版画一概而论,其中包含了中国版画特有的图式,精神因素及审美取向.当我们在各方面接受"西方式"影响的同时,还应该对本民族固有的灵魂表征和血脉标识进行梳理与再认识,使珍贵的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从中拓展出既有现代文化含量,又有当代人文精神的艺术新形象.对中国传统版画的追溯,也将成为中国版画实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随着印刷的兴起,可以说木刻版画就出现了,可是古版画产生的确切年代,现在还没有可靠的依据。古版画的起源是与公元前后青铜器纹样,石阙中发掘的画象石及秦砖汉瓦、封泥、形象印是有关系的,这些可能是版画的前奏,但还不是刻在木板上用以大量印刷,具有形象性的版画艺术。现在知道我国最早的版画藏品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前后所刻的《陀罗尼经咒图》,是成都府卞家刻印的宗教宣传品。刻有绝对年代,无可辩驳的则只有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金刚般若经》的扉页画,这是一幅相当成熟的作品,在他之前可以肯定有一段相当长的发展时期。我坚信这一看法在今后考古发掘中会得到证实的。这两件版画虽不能说是我国版画的“开山祖”,却可以说是世界最早作品。我国古版画与雕塑、绘画等门类艺术比较之下是“小兄弟”,却也  相似文献   

5.
<正> 傅惜华先生编辑的《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终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在广大美术工作者热切要求向传统学习、探讨版画民族化过程中,因苦于找不到借鉴的史科,出版界不太愿意出版古版画的今天,它的出版,可以说是一种福音,值得人们称赞。厚厚的上、下两册,选自我国古典文学戏曲小说等二百余种书籍、插图的全部,却都是精品。书籍装订、纸张印刷不算理想,却也可观。虽非影印本,却不失真。在不少书店还没有上架之前,就被争购一空。不少文艺爱好者,都节衣缩食,纷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版画教学中所涉及的由绘画性向版画性过渡是版画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学生在进入版画专业学习之初, 从认识上就做好绘画性向版画性的过渡是非常必要的。在版画创作教学中,还应坚持“外形整、内形碎”形体表现原则。  相似文献   

7.
普通初中版画教学受到多种客观因素制约,因而正确选择适合的版画形式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胶板版画是木刻版画的一种“简化版”,它不仅保持了版画制作的固有魅力,而且降低了版画制作的难度;缩小了版画制作的成本,并且能够满足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因而胶板版画在初中版画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版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的版画是木刻。宗教版画、文学名著插图版画、年画等广泛运用,至今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当前日本、韩国都非常重视运用版画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我国南京、重庆少儿版画在美术教育界都很有名,他们的实践证明版画是一种非常好的美术教育方式。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努力探索适合幼儿版画学习的策略并提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码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扩展了艺术实践的空间。特别是在版画领域中,数码技术具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下产生了数码版画。数码版画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数码版画的产生和特征充分说明传统版画和数码版画具有融合性,同时又说明了数字技术改变艺术形态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版画.可能你马上想到的是油印套色版画、黑白木刻、水印版画,丝网版画等等。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物质的丰富.版画表现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今天这里介绍的填彩版画就属于版画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剖析版画的平面审美要求,确立版画的平面审美形式的形成要素,提出和讨论了版画创作在平面方面的形式与方向、技术与态度等问题,总结版画的平面是艺术本体语言形式的要求,是版画艺术发展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12.
蔡丽辉 《家教世界》2013,(9X):264-265
(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249-P250)版画语言所具有的新颖性与版画创造过程中的点、线、面、机理等印痕特征是密不可分的。其版画的创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特殊的要素来寻找更加丰富的版画艺术的语言形式的。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在版画行业,更多的是注重版画艺术的自由表现,但是它却和我们在传统意义上的版画形式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现阶段很有必要从版画传统的画、刻、印三个方面来重新了解它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3.
套色木刻版画以其独特的制版方法和精美的印刷效果充分展示了版画的艺术效果。套色木刻版画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版画艺术的特有的美感和艺术魅力。为了在艺术实践中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一门绘画艺术,培养对版画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处理能力是的重点。在创作构思和艺术制作中应积极地参与实践,发挥套色木刻版画的艺术趣味和独特的创造性,突出艺...  相似文献   

14.
徽派版画作为中国版画艺术发展史中的里程碑,是中国版画走向独立审美的转折点。徽派版画插图制作更加注重欣赏性,徽州制墨技术的发达和版画技术的创新丰富了版画的表现手段和艺术语言,徽州技艺高超的刻工和文人画家的密切合作,保障了徽派版画的制作水平,提升了插图的艺术品位,使对审美意境的追求成为中国版画的自觉意识;系列单幅版画的出现又使徽派版画插图逐渐脱离了书籍的束缚。从审美价值及艺术影响看,徽派版画创造的婉约之美是明清版画艺术创作中的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15.
综合版画是现代版画艺术中的一种独立版种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有几十年时间,却在技法造型、图式理念及媒介手段的综合应用方面突破传统版种的边界限定,不断改变着中国创作版画的视觉形态。版画注重制作方法,印版是艺术家表达精神诉求的物质载体。综合版画在制作技术上通过不断试验创新获得新的视觉经验,达到表现手段自由应用目的,并在实践中产生不同于其它版种作品的痕迹趣味,形成综合版画材质本身特有的痕迹语言特征。综合版画将物性痕迹造型语言与精神理念相互融合,形成综合版画独特的趣味性审美表达。  相似文献   

16.
版画,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当代儿童美术教育中,它又成为促进儿童动手动脑,培养审美、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儿童版画活动的开展。在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版画占有一席之地。近些年,版画教育活动在我国逐渐兴起,且初见成效。尤其是黑白版画,以它简便易行、工艺性强、可多次拓印的特点,受到儿童喜爱,引起实践兴趣。如何开展儿童黑白版画教学,如何利用版画形式对儿童实施美育?一、突出版画特点,建立黑白观念。儿童普遍喜爱绘画,但是否能领略版画艺术的黑白之美,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引导。…  相似文献   

17.
重塑当代版画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版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历经半个多世纪,曾出现过几次高潮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版画家和在国内外有影响有重要价值的版画作品,发展健全了各个版种。中国版画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下进入转型时期的中国版画面临一定的困境,一些作品刻意追求版画的形式语言,片面追求作品的印痕美感等本体语言,使作品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疏离了版画作品本身的内在精神,缺少深刻的内涵和思想,缺少生命力。"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版画要走出低谷寻求新的发展,由"技"进乎"道"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杨明倩  钟锦玉 《新疆教育》2013,(15):164-165
儿童与版画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儿童版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替代不了的。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重视运用版画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他们的实践证明版画是一种非常好的美术教育方式。如何开展儿童版画教学,是一个需要我们好好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少儿版画的种类很多,如色彩综合版画、黑白版画和黑白综合版画,其中还有纸版画、吹塑版画、木刻版画等等。如今我又发明了一种叫吹塑油墨彩沙版画,这种版画比较适合少儿绘制和创作,是版画爱好者容易尝试的一种新方法,下面我来告诉大家它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版画能促进幼儿动脑、动手,开拓思维,是非常有益的一项美术教学形式。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版画的幼儿园中班小朋友们来说难度较大,幼儿不敢尝试。因此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探索总结出:利用区域游戏分解难度,让孩子不怕画版画、选择适宜的素材,让孩子接受版画、有效利用家长资源,让孩子爱上版画、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孩子轻松创作版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