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去年七月四日,负责人类智力发展的部长路易斯·阿尔维托·马查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对记者们说,他准备邀请他们参加国家青年交响乐队九月十九日举行的一次音乐会。演出将包括海顿的一部交响曲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最后乐章的合唱部分。他说:“小提琴将由我周围的六十个五至九岁的儿童演奏。其中三十五个儿童从未见过小提琴。他们是从亚马孙河畔来的印第安儿  相似文献   

2.
世界最著名的交响乐团之一──—以色列爱乐乐团122人首次应中国文化部邀请于11月下旬首次来华访问,在北京和上海各演出了一场精采的音乐会。音乐会由世界最优秀的指挥家之一祖宾·梅塔担任指挥,同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小提琴手”的著名小提琴家伊萨克·柏尔曼也参加演出。音乐会演奏保罗·本·海姆的《诗篇》,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曲》和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等世界交响乐名曲。作为以色列国最优秀的文化使者,该乐团艺术家的演出,受到中国音乐爱好者的由衷喜爱。以色列交响乐团首次访华@…  相似文献   

3.
致命的第九交响曲──完成第九交响曲后死去的著名音乐家安景宽编译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1827)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的贝多芬在11岁时就成为一个职业手风琴演奏手。他的一些最复杂难懂的作品是在他几乎完全变聋以后创作出来的。当他刚刚完成...  相似文献   

4.
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史的地位恐怕并不为过。他在不长也不算短的57年生命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不朽作品,其中包括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0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和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和他众多的乐曲  相似文献   

5.
每当我们欣赏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时,我们无不被乐曲那摧毁一切的力量与气势所激动。我们似乎从中看到了贝多芬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战胜命运的勇气和信心。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许多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中的人民,也把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作为希望和勇气的象征,以此来增强自己同法西斯强盗斗争到底的决心。在英语中,“胜利”的缩写是字母“V”,将“V”译为当时通用的摩尔斯电码的符号时,就是三短一长:…——,这近似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开始的命运主题。不管这是不  相似文献   

6.
交响曲的近代概念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他的一生及其作品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同时,在音乐史上也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它都可以称之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名曲。因此,在贝多芬逝世后150年的今天,它已成为远东的日本每年欢度年末时的“神圣节目”,这并不足为奇。从它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而言,《第九交响曲》是在决定交响乐的近代概念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乐曲。具有古典意义的交响乐诞生于18世纪中叶,在此以前,人们把交响乐一词用于“器乐合奏曲”之意,以此与“声乐”加以区别。众所周知,在亨德尔的《弥赛亚》中,有一首短小的器乐曲,人们称  相似文献   

7.
多明戈无论在德国的哪个城市演出,和1万名前来欣赏他的演出的观众相比,音乐大厅都显得太小。这位具有西班牙和墨西哥人血统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每年至少在德国演出两次。他的歌声,尤其是他演唱威尔地歌剧的时候,备受青睐。这位52岁的歌唱家不仅演出歌剧,还指挥贝多芬的交响曲,有时演唱流行的儿童歌曲。他在汉堡国家歌剧院特别  相似文献   

8.
巴赫和贝多芬日本一位专门研究巴赫和贝多芬的小提琴家高谷里川最近接受了联邦德国一等勋章。早在19岁时,他就获得过德国学院交流机构颁发的奖学金,并在柏林和慕尼黑受小提琴训练。1964年,他参加巴伯格交响乐团,1981年返回日本,现在他是东京国家艺术学院的教授。同时,作为一位音乐会独奏演员,深受听众欢迎。对教堂的科学研究基督世界最大的教堂之一科隆教堂据说是一座哥特式的宝库。最近,它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对象,从13所德国大学来的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天气侵蚀及构  相似文献   

9.
不知道是谁生的孩子——何谓交响曲? 如果要问什么是交响曲,这问题真把人给难住了,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正因为人们熟知贝多芬的《命运》、《第九》,马勒的《复活》、《千人》等全是交响曲,这问题才更显得提得刁钻。交响曲是根据Symphony一语翻译过来的。symphony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死后,人们发现了他亲笔写的三封狂热的情书。情书上没有收信人的姓名,这引起了人们的猜测。信中称女方为“我不朽的恋人”,所以人们便把这三封信称做“不朽的恋人”书简。其内容犹如第五交响曲和《热情奏呜曲》那样深沉、激昂、热情奔放。可是被称做“不朽的恋  相似文献   

11.
肖斯塔科维奇生于1906年,卒于1975年,享年69岁,他的《第一交响曲》、歌剧《姆青斯克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杰里娜·伊斯玛依洛娃》)、《黄金时代》等作品引起了世界乐坛的瞩目。他早先热衷于音乐的革新,但得到的却是前苏联官方的严厉批判,以致于不得不立即撤回正在排练中的《第四交响曲》;随后他以较快的速度写了《第五交响曲》,才算得到当时官方和音乐评论家的认可。从此,他开始写传统式的作品,但创新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采取了“旧瓶装新酒”的韬晦之术。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他在作品中似乎总是探索着,一方面显然是公开的,另一方面则是隐蔽的,他以一种多样化的风格来适应这个世界。”他不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冲击,为此,他心情压抑,难以释怀,不得已只好以“宣泄和独白”为两大特色在音乐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陆家齐 《世界文化》2005,(11):29-29
所有俄罗斯作曲家中,在全世界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恐怕要数柴科夫斯基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既是他创作的顶峰,也是他对人生、命运、爱情、婚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切感受在音乐上淋漓尽致的抒发与倾诉.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于3月21日回到上海,在上海音乐厅举办名为“春之奏鸣曲”的大提琴独奏音乐会。王健早在他10岁的时候,就在上海音乐厅登台表演。音乐会上,他与著名钢琴独奏家杜宁武同台演绎了舒伯特的A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D.821、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弗兰克的A大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音乐会获得2007-2008留声机古典音乐的“年度最佳独奏音乐会”殊荣。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写了几部最佳长、短篇小说的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于1986年3月18日在他的曼哈顿寓所逝世,享年71岁。他以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呆头呆脑的人》以及最近根据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而闻名于世。《呆头呆脑的人》(1952)是一部关于棒球神话和追寻圣杯的自我意识浓厚的综合作品。不久,他又有一些较好的作品问世。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魔桶》(1958)在1959年获得“全国图书奖”,他的最佳长篇小说《修配工》(1966)亦获得“全国图书奖”,并荣获美国普利策奖。马拉默德于1914年生于纽约  相似文献   

15.
文化简讯     
贝多芬的情书将拍卖今年五月将在伦敦拍卖贝多芬的一封信,这封信是他写给一位他真正爱过的女人的。萨瑟贝的拍卖商说:这位作曲家的一幅肖像也将同时拍卖。据作曲家的同代人说,这幅肖像揭示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贝多芬一生从未结婚。他虽有过几个女友,但在他的书信和日记中,他偶而也提到他只爱过一个女人。至于这个女人究竟是谁,他的传记作家们始终众说纷纭。贝多芬去世后,在他的手稿中发现了一封未寄出的情书,这封信不是将要拍卖的那封。这封情书写于六月六日星期一,但未注明年份及收信人姓名,他称收  相似文献   

16.
贝多芬聋因揭秘周福全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于1820年后双耳完全失聪,成为尽人皆知的秘密。贝多芬也许以为随着他1827年的去世,这一秘密也会随他而去,但他想错了。目前,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对其遗发的研究分析,揭示这位著名作曲家的耳聋之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贝...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面前,摆着一幅爱因斯坦手托小提琴的动人肖像。那是1930年爱因斯坦准备在犹太会堂音乐会上,演奏小提琴以募捐资助犹太同胞时拍摄的。这幅作品勾画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的形象。爱因斯坦爱好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尤为喜爱。他不仅对小提琴有精深的造诣,而且还常常用钢琴弹奏贝多芬和巴赫的曲子。他在对相对论的孤军探索中引弓独奏,以艺术作为对科学灵感的激发、补给和滋养;在对社会活动和和平运动的参与中表演三重奏、四重奏以至开音乐会,以作为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渴望和唤起人们的良…  相似文献   

18.
初见贝多芬的面模:上世纪50年代,青岛市第一中学篮球场东北角有两排红砖平房,前排是体育和音乐美术教研组,后排有两间是供学生绘画活动的美术组,这里有许多我少年时代的珍贵回忆。红砖房对面是音乐教室,教室墙上有贝多芬的画像及名言:“音乐当使人们的灵魂爆出火花。”这些都是音乐、美术教师赫保真老师所为,赫老师在音乐课上常给我们讲贝多芬的故事,讲如何欣赏贝多芬的乐曲……在红砖平房的美术组里,有许多供同学写生的石膏像,其中一个石膏半面像是贝多芬逝世后用石膏在其脸上翻下的面模复制品。老师说,外国有用石膏在死脸上翻制面模的风俗,如此可为后人保存一个人的最后形象。1986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富春江画报编辑的《美术五十讲》一书中,介绍贝多芬此面模时说:“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1770~1827年)是大家熟知的音乐家。在他逝世时,为永远纪念并保存他的光辉形象,特由雕塑家用石膏在他死去的面部上翻制下了此面模……”贝多芬原来是这样的:宽宽的额头、紧抿的嘴唇、闭目凝神,仿佛沉浸在新乐曲的构思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在音乐上是个巨人,可其本人却是个矮子。从一张描绘贝多芬行走在维也纳街头的画上就可以看出,他的身材明显地比旁人小。辛特拉对贝多芬作了一番形象的描述。他说贝多芬的身高只有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不仅在汽车、照相机、电视装备及许多其它工业产品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如今它还是演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世界冠军。作曲家兼指挥富山勇藏把日本人对这部作品的热情归结为一种对贝多芬的普遍的热爱,以及过去几年来日本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1981年12月,这部长达70分钟,以席勒著名的《欢乐颂》的词谱写的合唱曲,在日本演出了第79场。1977年12月这部乐曲仅仅演出了61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