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女儿的提醒     
周末带女儿回老家,孩子一直跟着奶奶玩儿的非常开心。晚上,女儿搂着我的脖子悄声问:“爸爸,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是谁吗?”我问她:“是谁啊,是爸爸还是妈妈啊?”没想到女儿摇着头说:“都不是?”“那是谁呀?”我接着问她。她说:“这个人就是我奶奶。”  相似文献   

2.
那天,女儿放学刚进家门就高兴地说:“妈妈,我们今天春游了!”我忙问她:“今天吗?怎么昨天没告诉我,好让我给你准备一些食品?”女儿放下书包说:“老师临时决定的!”“那你们去了什么地方?湖边还是公园?”我问她。“我们没去那些地方!”  相似文献   

3.
给四岁的女儿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当我讲到牛郎和他那头老牛相依为命时,女儿眨巴着天真的眼睛问我:“那牛郎是地主了?”我疑惑地看着女儿,严肃地告诉她:“牛郎是一个放牛娃。”女儿更加天真地说,“那爸爸说,太爷爷是地主不才有一头老黄牛吗?”我哑然。同时也对这些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中的爱情故事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4.
东子 《家长》2010,(12):37-38
女儿7岁时的一天晚饭后,突然问我:“爸爸,咱们平时用的电是谁管啊?”这话问得有些没头没脑,但我还是对她说:“是供电局。”“那他们可以让电停了吗?”女儿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见我点头,她犹疑了一下,接着小声说:“那我可以给他们打个电话吗?”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收起了漫不经心的表情,  相似文献   

5.
一次,我正和朋友聊天,女儿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妈妈,刚才龙龙(女儿的同学)哭了,我问他爸爸龙龙怎么了?他爸爸笑着说龙龙跌到了,他的屁股摔成两半了。”女儿边说边笑个不停。我也忍不住笑起来:“那他爸爸这么一说,龙龙还哭吗?”  相似文献   

6.
付秀宏 《教师博览》2014,(11):50-50
那天,我问10岁的女儿:“荷兰的国花,是什么花?”女儿走到我的跟前,很快就回答出来:“爸爸,是郁金香。对不对?”我非常高兴,点头说是,接着,我又问女儿:“那……你知道‘花语’是指什么吗?”女儿歪着头想了想,最后小声说:“是不是……一种花儿向世界说的话呢?就像妈妈对我说的贴心话一样……”  相似文献   

7.
考验     
<正>“爸爸,爸爸,不好啦!”我刚回到家,上一年级的女儿就朝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怎么了?”早已习惯了女儿夸张用词的我从容地朝卧室走去,看见妻子正在收拾行李。“你这是?”我疑惑地看向了女儿,她把小手一摊,眼神瞥向妻子,示意让我自己问。“下周我要出差。”妻子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平静地说。听到这里我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随即又不安地问道:“这次你去几天?”  相似文献   

8.
我正看报纸,3岁的女儿琳琳笑呵呵地拉我:“爸爸,你来看看,你来看看嘛。”又搞什么恶作剧了?我知道要想清静,就得顺着她。我随她来到客厅的沙发上一看,没什么,只是把一只大布熊猫“枕”在一只小毛毛狗身上,“爸爸,好玩不?”我对儿童的玩法不感兴趣,也就随口说了声“好玩”打发她。她笑了,我也解脱了。过了些时候,妻子回来了,我听到琳琳又拉妻子去看她的“杰作”。我估计妻子也会像我一样应付她一下。琳琳问:“妈妈,好玩不?”待了会儿,我却听到妻子说:“不好玩!”真笨!我暗笑她不会迎合孩子的心理去讲话,这下准惹她问…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女儿放晚学回家后,匆匆拿了半包饼干就和小伙伴们跳皮筋去了。吃晚饭时,我发现她依然挺能吃,心里纳闷,她平常不是这样子的。我问她:“你刚才不是吃了饼干吗?怎么还吃这么多?”她说:“爸爸,那些饼干我只吃了两块。”“哦,那半包饼干都哪儿去了?”她说:“我刚吃了两块,就轮到我跳皮筋了。我把饼干放在一块干净的石头上,  相似文献   

10.
童言稚语     
《顽皮娃娃》2006,(10):27-27
一天晚上,琳莹叫爸爸帮她洗脚,爸爸问:“为什么叫我,不叫妈妈?”琳莹说:“妈妈上班已经很累了。”爸爸说:“那我也很累呀。”琳莹说:“你是男人,就应该坚强一点嘛!你应该关心照顾我们呀。”  相似文献   

11.
2岁的女儿非常喜欢听童话故事,而且常常提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在讲《小马过,.--j-)时,她会天真地问:“小马的爸爸呢?他怎么不去送粮食?”在讲《乌鸦喝水》时,会好奇地问:“小乌鸦的妈妈不给它倒水喝么?”在讲《三只小猪》时,又不解地问:“小猪的爸爸妈妈呢?”  相似文献   

12.
有人在镇里养了奶牛,天天供应鲜牛奶,送货上门。女儿看见邻居的孩子喝牛奶,也吵嚷要喝牛奶。我说:“不行,我还没找到买牛奶的钱。”妻子却说:“订一份牛奶吧,这个大院里只要有小孩的人家,都订了牛奶。”我不相信,就在大院里悄悄打听,谁知,这个大院里千真万确只有我的女儿没有喝上鲜牛奶。我实在太穷了,打听清楚以后,还是不打算订牛奶。我故意问女儿:“婷婷,你觉得爸爸聪明,还是隔壁的张叔叔聪明?”女儿说:“爸爸比张叔叔聪明,爸爸会写文章,张叔叔只会拉板车。”我问:“你知道爸爸小时候吃什么?张叔叔小时候吃什么?”…  相似文献   

13.
报载,某省高一女生连续两次服安眠药自杀。其自杀的理由是:爸爸总是用车接送她上下学,无论她做什么,妈妈总想陪着她。同学们都把她当作特殊阶层的人,因而远离她。她受不了同学们把她当“另类”,因此愤而自杀。两次皆因抢救及时,保住了女生的性命。父亲在女儿病床前说:“我不明白,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为何要这么做,这不让父母伤心吗?”母亲则哭着说:“别人的妈妈都因为没时间陪孩子而难过,我努力找时间陪你,你怎么还这样伤我们的心?”这名女生回答:“我说过不让爸爸用车接,他为何不尊重我的意见呢?我说过不喜欢妈妈老在家里…  相似文献   

14.
星期天,我做完作业后无所事事,看见爸爸平时抽烟用的打火机,就忍不住拿着玩了起来。爸爸看见后问我:“女儿你相信‘火柴会跳舞’吗?”我很肯定地回答说:“不信!”爸爸说:“不信?今天我们就来做个试验吧!”  相似文献   

15.
快乐的贝蓓     
我的女儿叫贝蓓,不看字,光听名,别人老以为是小名,经常要问:“叫什么名字?”有一次,无意间问起:“你为什么要叫贝蓓?”女儿随口而出:“因为我长得像贝蓓,所以叫贝蓓呀!”“哦,贝蓓就是你这个样子的。”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还有一次夏天乘凉的时候,女儿像发现新大陆似地跑来说:“妈妈,妈妈,我们这儿有两个贝蓓。”我很惊讶,因为就我了解我们新村没有其他贝蓓啦,怎么会有两个呢?她说:“呶,就是那只小狗!”“噢!是狗贝贝啊!”她那稚嫩的话把乘凉的人都逗笑了。于是,每到黄昏,人们就会说:“人贝蓓来了,狗贝蓓来了。…  相似文献   

16.
尴尬     
为了支持幼儿园工作,京京的爸爸送来了家养的画眉鸟,小朋友们可高兴了,一个劲儿地向京京爸爸道谢。可是,随着环保教育的深入,孩子们提出,爱鸟就不应该把鸟关在笼子里。当天,爸爸来接京京时,遭到了包括京京在内的所有小朋友的责难,他们说京京的爸爸“太狠心,不爱护动物”,一致要求把鸟放飞。这一切让京京爸爸既感到突然又觉得尴尬。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2010,(3):38-38
晓晓老师问:班里有个5岁的小女孩拉拉,最近挨爸爸打,半边的小脸都青了.问她是什么原因,拉拉回答说是因为早上不肯起床,爸爸就打了她一巴掌。我就问她:“爸爸一共打过你几次啊?喜欢爸爸吗?”她满脸委屈:“爸爸以前还打过我一次,我喜欢妈妈。”实际上,拉拉身材小巧,性格腼腆、内向,做任何事情都慢吞吞的,有很好的人缘,但是,就是这个乖巧的女孩子前几天“欺负”班级里一个大男孩。把男孩胳膊扭痛了。家长究竟该不该打孩子?拉拉欺负小朋友是不是也和爸爸打过她有关系呢?  相似文献   

18.
帆帆的爸爸爱吃肉。一次吃饭时,妈妈和爸爸开玩笑,“你这个人不能出家当和尚。”帆帆问:“为什么爱吃肉的人不能出家当和尚呢?”爸爸回答:“因为佛教有十戒,其中之一就是不杀生。吃肉就犯了杀生这一戒。”帆帆想一下又问:“如果是一只老虎在追你,你不杀死它,它就要咬死你,那怎么办呢?”爸爸说:“好儿子,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你真的信奉佛教的话,那么,就宁可让老虎吃了你,你也不能杀死老虎。”帆帆不能理解,接着又问:“老虎把人吃了,不也杀生了吗?”爸爸说:“你这个问题问得更好,涉及到对人生的一些很高深的看法,等你…  相似文献   

19.
迟归的爱     
季婧 《家教指南》2007,(3):52-53
从孙月仙记事起,对“爸爸”这个词儿就是陌生的。妈妈蒋冬兰从来没跟她提过爸爸。她刚上小学时,同桌小丽问过:“月仙,你爸爸呢?”她说:“我没有爸爸。~不可能没有爸爸。妈妈说,每个小朋友都有爸爸。我告诉你,妈妈会把爸爸藏起来,你得向她要。”  相似文献   

20.
江群 《早期教育》2005,(2):38-38
偶然,发现女儿的抽屉里有一支崭新的钢笔。我很诧异,女儿还在读幼儿园,谁会给她买这样的笔啊?忍不住问她笔是哪儿来的,女儿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爷爷买的,不是,爸爸买的。”我的火一下子蹿了上来,声音也大了,“到底哪里来的!”女儿哇地哭了,“是不是你在老师办公室里拿的!”我气得嘴唇都发抖了,没想到平时乖巧的女儿这么不懂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