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门回归倒计时牌上跳动的数字,从三位数到两位数,倏忽间已是屈指可数。四百多年的屈辱煎熬,四百多年的望眼欲穿,在这千年更迭的一刻,酝酿着一次直冲霄汉的爆发。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临近,澳门沸腾了,祖国沸腾了,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沸腾了。人们笑着,忙碌着,一起翘首迎接这个百年梦圆的时刻—— 澳门,飞向祖国! 第一章 盼望 陈炳豪,澳门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后生仔,却自幼因注射链霉素过  相似文献   

2.
澳门回家了!祖国母亲这个月终于盼回了漂泊四百多年的游子。全中国的人民普天同庆,喜气洋洋,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之中。这份狂喜,只有懂得中国近代史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随着澳门的回归,外国人占据中国领土的历史将从此彻底结束! 1999年是“澳门回归年”,也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人类也将迎来新的千年,历史的巧合真是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每年的第一期,都应该有些辞旧迎新之类的话。这一期的新年寄语,我们约请了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全国版协主席宋木文三位出版界领导同志寄语本刊,与读者共勉。龚心瀚言语偏重的是“新的一年,新的期望”,提出1999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建国五十周年大庆,还将迎接澳门的回归,全人类即将跨入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在这世纪之交的重要时期,如何以辉煌的成果向党和国家献礼,如何用我们的辛勤劳动推进伟大时代,如何实现中国出版业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于友先署长则从出版管理领…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本世纪中华民族又一喜庆盛事。尤其是在世纪交替之际,素有南海宝石美称的澳门回归祖国怀抱,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必将再次成为“一国两制”成功的范例,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国的统一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条件。全世界各国公众也都为之瞩目。 为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满足澳门各界人士和40多万同胞对祖国内地图书音像制品的迫切需求,加强祖国内地出版界同澳门同行的联系,进一步深切了  相似文献   

5.
谧丁  永庆 《兰台世界》1999,(12):35-36
我们的祖国是非常可爱的,即将回归的澳门就是祖国母亲掌上的一颗明珠,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在热烈地欢迎澳门回归,让美丽、富饶的澳门在祖国的怀抱里更加繁荣、昌盛、可爱.  相似文献   

6.
2000年的祝福     
公元2000年的第一个早晨,我和朋友们,年长的,年轻的,还有孩子们,一起在祖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的长江入海处,虔诚而激奋地迎来了新千年的第一轮太阳,幸福地接受新千年第一个早晨的问候。此刻,我想起了作家刘白羽,想起了他对日出的种种宏伟而精到的描述,其中有一句话最适合现在的情景:“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日出日落,太阳一千回升起,一千回落下,但今天的太阳升腾起了人类对新千年的祝福、希冀和梦想。  相似文献   

7.
1999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建国五十周年大庆,还将迎接澳门的回归。全人类即将跨入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在这世纪之交的重要时期,如何以辉煌的成果向党和国家献礼,如何用我们的辛勤劳动推进伟大时代,如何实现中国出版业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五大对新闻出版工作提出的“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总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涵盖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条件下,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是明确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其核心是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使出版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随着澳门的回归祖国,我国出版界的目光也对准了这一焦点,近一时期来,在一批批有关澳门图书相继问世的同时,也关注着澳门出版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在这个只有23.5平方公里、40余万人口、与祖国紧紧相连的澳门,经过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汇聚和融合,赋予澳门出版业独特的风采。在澳门这块土地  相似文献   

9.
李云涛  钱敏 《兰台世界》1999,(12):36-37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自1553年被葡萄牙侵占后,进行了长达400多年的殖民统治.今年12月20日,中国将恢复行使对澳门的主权,与祖国分离近四个半世纪的游子即将回到母亲的怀抱.可你了解澳门今日的政治经济制度吗?  相似文献   

10.
浅谈民国时期档案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江  郝萌 《陕西档案》2002,(Z1):51-52
中华民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它埋葬了一个旧的过去,也孕育并催化着新的开始.民国档案工作,在中国档案事业史上也处于这样的一个过渡性地位.  相似文献   

11.
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 在这个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本世纪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0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一百年,是中国翻天覆地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当中,中国从屈辱走向了振兴。 这一百年的历史,是风云激荡的历史,是可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10,(36):91-91
就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峰会即将在美国纽约召开之际,9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下降了三分之一。尽管如此,这一比例仍高于联合国在“千年发展目标”中要求的标准。从现在起到2015年,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阐明了对澳门问题的立场: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国政府主张在条件成熟时,经过谈判解决,在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1955年,葡人企图借“澳门开埠400周年”搞庆祝活动,同时,葡政府宣布将澳门改称“澳门省”,隶属海外部管理。7月,又颁布《澳门海外省组织法》。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警告澳门葡萄牙当局》的评论员文章。澳门当局不得不取消预定的庆祝活动。1960年3月8日,在祖国亲人的支援下,澳门将珠海竹仙洞、银坑的储水输入过去。199…  相似文献   

14.
随着澳门回归的日益临近,祖国内地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澳门。他们渴望了解澳门,认识澳门,一睹它的风采。作为内地媒体理应担当起这一职责,把宣传澳门,沟通澳门与内地的交流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前不久,我们前往澳门进行了采访,取得了一些感性认识,获得了一些理性思考。我们深感宣传澳门一定要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体现本色,把握特殊,从而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社会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报道内容要体现本色,公正客观 澳门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澳门回归是继香港之后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里程碑。但由于内地与澳门长期隔绝,对澳门一无所知的大有人在,即便是对澳门有所了解的人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因此,作为一名记者,就有责任澄清事实,把一个公正客观的澳门展现在国人面前。 在内地人眼里,澳门是一个治安较差,赌黄泛滥的边陲小城。在去澳门之前,我们的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对澳门的理解更是模糊不清。受传闻的影响,我们对它也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家人也一再交代要谨慎行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23,(11):54-56
<正>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性地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成就、展望以及“一带一路”上我国一些代表性国门口岸发展历史的书稿。作者在分析、梳理和总结“一带一路”伟大成就的同时,抚今追昔,抒发了对国家过去所遭受屈辱的痛惜之情,并由衷赞美了祖国宁静祥和、富美生态的今天,也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祖国发生的惊天变化。  相似文献   

1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祖国内地尚未在澳门举办过图书音像展览。为迎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宣传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联合倡议下,决定于1997年4月10日至13日在澳门举办’97中文图书音像展览。  相似文献   

17.
姚林 《声屏世界》2011,(1):130-133
岁末年初,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对中国报业广告发展又多了一份信心,2010年的中国报业广告市场,增长是主旋律,尤其是达到了近几年不多见的较高增长率,令人欣慰。当然,这毕竟是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特别是前高后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千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开始了。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年年相似的送旧迎新,而是千载难逢的一刻。上一个千年里地球上曾经世世代代生存过的160亿人都已与时俱往,他们梦想不到的这一刻却与我们不期而遇。“千载难逢”这绝妙的词汇,好像巧然天成地为我们而创造!难忘1999!为了表明它是即将离去的上一个千年的最后一个年份,以大惊、大喜、大悲将自己涂抹得如此强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味,让每个人铭记在心!也在《新闻三昧》园地中留下它不灭的足迹。  相似文献   

19.
欢迎你,澳门     
再过十多天,睽违四百四十多年的澳门将抖落历史的尘埃,回到祖国怀抱。这不仅是45万澳门同胞翘首期盼的大喜事,也是继香港回归之后,祖国的大家庭又迎来一位拥有崭新身份的兄弟:澳门特别行政区。让我们在这里深情地说一句:  相似文献   

20.
澳门回家。走进1999年12月20日,走进本世纪末的中国。150多年的沧桑,150多年的思念。春晖寸草,亲情循着历史,历史循着亲情,祖国无时不在关注澳门,澳门无刻不对祖国眷恋。哦,澳门,回家了,拥入祖国母亲的胸怀! 祖国与澳门,确实亲同母子,血脉相连。尽管历经长久的离散,但母与子血浓于水的亲情,均无法割断。无论是地理位置、历史脉络,还是政治体制、文化内涵,澳门,打下的都是中华民族深深的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