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十年代中期,记不真是否1957年,我在古典文学出版社供职时,曾经责编过吴小如的《读人常见书日札》;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又出了《常谈一束》(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两书的书名都带“常”字,看来他喜欢这个“常”字,  相似文献   

2.
郭红 《声屏世界》2003,(12):56-57
“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主持人,他应该是一个年过四十岁的男人,他会更加客观、冷静,但是穿透力极强;他思想更加成熟,并且具有极大的悲悯之心;他做任何事情,都会把激情藏在心里,而状态却很平和,且每句话里都能让人感受到背后的汹涌澎湃。我喜欢这样的主持人,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白岩松  相似文献   

3.
九把刀与韩寒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是年轻有为又畅销的小说家;他们都写了很多书;他们都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活在自己的社会中,喜欢他们的人很喜欢,讨厌的人也很讨厌;他们都很会赚钱;他们都多任务,九把刀除了写小说,还拍电影、拍广告,改编自己的作品,到处演讲……,至于韩寒,他还是个赛车手;他们都很有自信与个人风格;他们都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世界战斗;他们都喜欢创作,对创作持有高度热情;他们都是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4.
孩提时代的我,可能是受做编辑工作的父亲的影响,就特别喜欢读书.记得才七八岁时,逢星期天,常常拉着父母,去书店买书.当时,父母的工资加起来才100多元,哪能次次都满足我的要求.有时书暂时没能买到手,还不高兴,其实,他们给我买的书,已经有一抽屉了.  相似文献   

5.
正你老我老?大师选女朋友的标准就是"漂亮""年轻"和"腿长"。至于个性如何、知识程度如何,他一概不管。他说:"我就是不要老女人。"王志慧四十几岁时,大师就每天哇哇叫:"这个老女人!这个老女人!"我在山上养病时,有次他们吵着要离婚,于是我下山,到金兰敲他的门。门一打开,他看到我就说:"你来干吗?"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在烂掉,我说的足一些四、五十岁的人,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一个名叫“陈村”的上海男人。 他喜欢整天在网上和一帮网虫厮混,那是我管不着的事。只是有一天,他忽然在电视机里倚傻卖傻地攻击起了现代诗,让我直想冲过去揪住他的脖领子。 “小说家一说诗,诗人就发笑”。说此话的是诗人徐江,他真是一不留神说出了一句当代名言。女小说家赵凝在一篇主要  相似文献   

7.
《流萤》这部长篇小说讲的是一个奇怪的故事:一个人总是考小上大学,又有着特殊僻好,在许多人眼里,他是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全少是一个怪物,但却有一个天真、单纯的女孩愣是看上了他,他当然也看上了她。这个人叫阿朗。那个女孩叫吟珠。他们经常在玉米地里幽会。幽会时,这对小儿女,有一些不同于乡下青年的举动,一个喜欢吟颂那些缠绵悱恻的旧诗词,而另一个则喜欢听人吟颂这些缠绵悱恻的旧诗词,一个喜欢将这些缠绵悱恻的旧诗词写在人的身体上,而另一个则喜欢让人将这些  相似文献   

8.
他去了。四十岁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可他留下了上千篇已见报的新闻报道。他姓张,名子龙。参过军,教过书,临终前是西北冶金修配铸造厂保卫科干部。熟悉他的人,都直呼其名。我1979年到宝鸡县人民广播站工作,就知道这个名字,听说他是个很出色的业余通讯员,一年上稿百余篇。1979年9月,县上举办通讯员学习班,我想见他,特地给他发了通知。可是,别人都来了,就是没见到他。莫非他嫌档次太低?午饭后,我正和省上新闻单位来讲课的老师闲谈,一位头额略谢顶,操陕北口音的人推门进来,自我介绍说:“我叫张子龙。  相似文献   

9.
常常听到一些发行人员为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而苦闷。这倒使我想起了一个历史故事来。清代学者汪中,原本就是一个卖书人。用现代语来说,也就是图书发行员吧!他七岁丧父,靠母亲打草鞋、做裁缝和给人洗衣服维生,冬天没有被子盖,只好在柴草堆中过夜。穷到这步田地,当然没有上学的机会。到了十几岁,汪中到一家印书作坊当学徒。在这里,他除了要干许多杂活以外,还要上街去卖书。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他坚持读书。每天晚上都要学到三更天。第二天,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又马上起身。卖书的时候,他挑着书,一边走街串巷,一边利用空闲,坐下来看书。就这样,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把四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少年儿童的课堂,可是要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强健体魄的一代新人,单靠学校课堂上的教育是不够的,因为少年儿童求知欲强,喜欢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图书馆就成为他们向往的地方。在假期、星期天或是课余时间,他们都爱到图书馆来阅览和惜书,把图书馆看做他们的第二课堂。图书馆开设少年儿童阅览室,增添各种儿童读物,为小读者们服务,指导他们阅读,让他们在这个丰富多彩的课堂里吸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这是  相似文献   

11.
<正>很小的时候,看着识图卡片牙牙学语,妈妈告诉我:中国最大的城市叫作"上海"。印象中的上海是个霓虹灯闪烁的国际化大都市,太多的人想在这里寻一方立足之地,又有太多的人只能叹息着离去。可在细腻敏感又多情的作家眼里,上海又有着另外一张面孔:她是张爱玲笔下那个"暧昧不明"的城市,是王安忆书里那繁华而又苍凉的印记,是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05,(4X):11-11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在农村采访时,听到不少农民家长反映,现在城市书店里买的少儿课外书本真是品种繁多,可惜就是贵得让他们的孩子读不起。另外,以反映农村孩子生活状况为题材的书籍更是微乎其微。14岁的王小波家住农村,他虽然好学但是买不起那些价格昂贵的书籍,现在走进书店,普通的书都得10多块钱,这可是他几天的饭钱。他只好放弃,利用星期天站在书店里读书。  相似文献   

13.
不速之客的邀请:与画家朱屺瞻 1983年7月一个星期天。一位中年人汗淋淋、急匆匆在上海中心的成都北路问讯寻找,当他找到目的地,发现门户紧闭,只得在门上留了—张纸条:“老祁同志,我父亲找你。”便转身走了。这个“老祁同志”,是上海电视台摄影记者祁鸣。他晚上回家,看到留条,知道是画家朱屺瞻派人找他,以为有什么要事,所以赶紧去看望。原来是年已92岁的绘画大师朱屺瞻,应邀去美国出席他为旧金山新建的国际机场画的巨幅国画《葡萄》的揭幕典  相似文献   

14.
他的选题灵感来自对市场需求的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俊从小就是书店的常客,喜欢逛书店的习惯一进坚持到参加工作以后。调入出版社,成天与书打交道,逛书店的爱好更是日盛一日,画家出自他的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有着与众不同的敏锐性,他逛书店不是随便看看,而是带着问题作调查研究。史俊常说,他非常热爱编辑工作,编辑这个职业,给人一份责任感,让人一定要编出几本好书来。正是有了这  相似文献   

15.
编余漫笔     
近读《知堂回想录》,颇有所感。这本回想录,虽然不是一本谈编辑生涯的书,可作者是知识分子,又当过教授,喜欢舞弄文墨,所谈不是著名作家、教授的趣闻轶事,就是他们的为学之道。他自己又是长期搞翻译、写散文的老手,这样一本回想录,对编辑来说,是很有启发的。譬如作者谈到这样一件事:五四运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次有关这个国家民众阅读习惯的调查,西蒙·詹金斯向我报告了一些好消息。英国人并非象那些悲观失望的出版商和书商所预测过的那样,他们看起来还是挺喜欢读书的。受《星期天时报》的特别委托由市场和用户调查国际组织(MORI)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1987年占英国人口56%的人都属于经常读书的人——一本书要读“十余遍”,只有17%的人声称去年他们一本书也  相似文献   

17.
一腔少年热血王耿雄生于1923年,江苏吴县人。王耿雄是在上海读完小学的,小学毕业那年,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侵占了上海。王耿雄辍学了,这一年他15岁。学校没法上了,就上书店。新书买不起,那就去福州路淘旧书。少年王耿雄的足迹,从此就经常出入福州路一带旧书店、旧书摊。当然,他看得多,买得少。口袋里那几张少得可怜的钞票,好几次摸出来又放回去。王耿雄要把这点可怜的钱用在刀刃上。这样的书终于让他遇上了。而且正是这本书,从此影响了他的一生。这本书就是《孙中山轶事集》,1926年上海三民公司出版。王耿雄是在一个旧书摊上发现这本…  相似文献   

18.
动态集装箱     
父母读书习惯好坏影响下一代儿童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成年人的不良读书习惯已影响到了他们的下一代儿童,尽管绝大多数成人和儿童都相信,读书是进入大学校门和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关键;但大约仅有16%的15~17岁的青少年只是因为爱好而经常读书。调查也表明,父母喜欢多读书的,孩子也会读很多书,但大约只有21%的成年人可以归入“经常读书”一类。学术基金协会的莉莎女士说,即使父母不怎么爱读书,他们也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读书,并帮助他们寻找感兴趣的图书。调查还表明,儿童不喜欢读书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常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书。调查认为,父…  相似文献   

19.
现在穿越文学、穿越电视剧很火。穿越爱好者多是女性,回到古代不是当皇妃就是当公主,谁不乐意?其实男人骨子里,是比女人还要喜欢穿越感的,只是现实种种劈头盖脸地打过来,让他们无暇穿越。只有一种男人除外,那就是40岁之后的男人。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无论成功不成功,都开始喜欢穿越了。两杯小酒一喝,就忍不住会对身边人说,想当年我那时候……人们把这形容为"怀  相似文献   

20.
新闻出版界前辈严独鹤先生,浙江桐乡县乌镇人,生于1889年。他15岁考中秀才,但不想走科举之途,就读于上海制造局兵工学校,后入广方言馆学习英语。毕业后先在教育界工作,旋进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当沈知方创办世界书局时,曾聘请他编辑英文书刊,辅导读者学习。他又为世界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