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是在孩子自身基础上.”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也要以幼儿自身为基础,因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期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孩子的习惯容易养成.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陆佳 《学子》2014,(13)
正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一种不忘他人恩情、萦绕心间的情感。那如何在班中开展感恩教育呢?我就结合园内特色"感恩关爱文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班级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活动来说一说。一、挖掘教育资源,培育感恩之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学会感恩对幼儿一生都很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相似文献   

5.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如果幼儿从小就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有着美好的情感,那么他们就能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有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并且对长大后的人际交往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幼儿园教师,有责任采取有趣的、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使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流传的古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感恩的推崇。那么什么是"感恩"呢?简单来说就是知恩图报,同时感恩又是一  相似文献   

6.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幼儿教师应把日常教学和感恩教育相结合,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祖国花朵。  相似文献   

7.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幼儿教师应把日常教学和感恩教育相结合,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祖国花朵。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对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要求。幼儿时期正是品德行为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良好的品德教育,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感恩行为是一种意识和理念的具体表现,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动,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不是天生就拥有的,它需要我们加以培养、强化和逐渐地形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为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奠定基础,使其有感恩之心.幼儿德育教育要注重榜样教育,做到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对促进其健康人格和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普遍存在的幼儿感恩意识缺失,分析其原因,幼儿园通过与家庭和社区合作,三位一体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学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至关重要。礼仪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也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王燕 《新教育(海南)》2023,(S1):169-17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时期既是一个人文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苏霍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作为一个人个性、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在幼儿社会化进程中.不仅要教给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还要培养其好的志趣。家庭以父母为主要教育主体的影响以一种“缩影”的形式几乎涵盖幼儿园及其它社会教育机构的所有内容和功能。主要表现为:父母帮助幼儿形成了最初的人格品质,奠定了他们进一步社会化的基础。父母的教育始终是幼儿接受各种教育的主要参照体,人们不仅在童年期得益于家庭的教导,而且在今后漫长的一生中,依然从家庭吸收很多营养。  相似文献   

16.
同情心作为一个人良好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具有的 ,因此 ,对幼儿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同情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他还认为 ,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 ,如果童年蹉跎 ,那么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他的话告诉我们两点 :一是人们一切良好的思想行为无不产生于良好的情感 ,因此 ,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是做人教育的基础 ;二是幼儿时期是进行良好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 ,情感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在培养幼儿的同情心这个过程中 ,必须把专门教育、随机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首先 ,教师要根据幼…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感恩教育在儿童早期教育里具有特别的价值。我们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的指导,让幼儿从小养成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8.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习惯与性格和各种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始点,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习惯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分析当前孩子的成长现状,并提出孩子好习惯培养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学校开展对青少年班和幼儿园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教学活动,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成长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整体及其身体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能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们乐观活泼、开拓创新的性格及优良品德。既能充分给予幼儿愉悦的童年生活,又可以培养幼儿勇气和顽强的人格意志,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与此同时,还能充分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从而促进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幼儿园体育活动在教育和保护幼儿身心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开展良好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将会成为幼儿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本文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但在多种因素下,"感恩情感"的缺失已成为社会问题。从幼儿阶段就开展感恩教育,培养感恩的美好品德,应成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一项,也是促使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幼儿园主题课程背景下,分析在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探索以生活体验的方式有效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