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是什么     
黄建新 《今日教育》2007,(12S):37-37
开学之初,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张望同学有点特别:那双隐藏在近视镜片后的眼睛,总是闪过一抹狡黠。当我注意他时,他便低着头,悄悄地抬眼从镜片上方看我:当我不看他时,他便肆无忌惮地环顾四周,甚至高声喧哗;当我忍无可忍批评他时,他便做个鬼脸,或吐吐舌头,或捂嘴偷笑。我想,这可是个“问题人物”。  相似文献   

2.
音乐故事     
与他的故事.其实就像一场哑剧。那天,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突然惊奇地发现.他很像谢霆锋。从此,便悄悄地留意起他。  相似文献   

3.
开学时,我班转入了一名男生。据了解,这名男生去年在我校读三年级,因学习成绩差,其家长便想换个环境,便将他转入一所私立学校重读三年级,只读了一学期就被私立学校“送还”我校,插入我班继续读三年级。为了不让他认为别人会轻视、厌弃自己,我给他分了一个中间的位置,并抓住他的闪光点——字写得工整,在班上表扬了他。几个星期后,他不再对我持沉默甚至回避的态度了。  相似文献   

4.
一、指读故事我的儿子常问从小喜欢看书,在他一岁多时,我便给他订了份《婴儿画报》,画报上鲜艳的图画、简单有趣的故事,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每次给他讲故事时,我都有意识地指着书上醒目的汉字,儿子听得很认真。后来儿子熟悉了这些故事,便经常讲给我们听,我同样要求他指着字讲,儿子很乐意。慢慢地,指读故事成了习惯。两岁左右时,他已能指读(其实是背诵)大量儿歌、故事,别人看了都惊讶地说:“认识这么多字啦。”我不禁暗笑,其实他并不识字,指读的速度也常常与口述不相吻合。然而不久,我发现儿子的确认识了许多汉字。果真是…  相似文献   

5.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三年了。每当想念他时,我便取出他留给我的怀表轻轻地抚摸,深情地凝视,将无限思念寄向远方。  相似文献   

6.
开学之初,我就发现小望同学有点特别:那双隐藏在近视镜片后的眼睛,总是闪过一抹狡黠。当我注意他时,他便低着头,悄悄地抬眼从镜片上方看我;当我不看他时,他便肆无忌惮地环顾四周,甚至高声喧哗;而当我忍无可忍批评他时,他便做个鬼脸,或者吐吐舌头,或者捂嘴偷笑。我想,这可是一个“问题人物”。  相似文献   

7.
过招     
小付是出了名的懒和慢,开学第二天我便领教了。在批阅家校练习本时,发现他作业没完成,家长也没签名。我让他过来,只见他慢悠悠地从座位上起身,慢吞吞地挪到我身边,真让人窝火。  相似文献   

8.
接手这个班不久,我便注意到他了——小小的眼睛闪着警惕的光,看人时喜欢用眼角偷偷地看,自我介绍时憋了半天还说不出一句话,只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便“呼啦”一下跑回座位,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一看到老师便躲开,从不与同学一起活动,到老师办公室交作业似乎是他最痛苦的事,要在门外“挣扎”良久才进来。这是怎样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呀!我打电话给他母亲,了解到他自小便性格孤僻,不善言辞,一天顶多三句话,都是简短的“哦”“是”“不”等单音节词。  相似文献   

9.
我的母亲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叫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  相似文献   

10.
严英 《学前教育》2004,(12):19-19
我组织了一次手工活动,目的是让孩子通过搓、捏、粘合等技能塑造跳舞的人。活动开始时,我操作手脚可以活动的芭比娃娃表演舞蹈,然后让孩子自己创造跳舞人的各种动态。孩子们认真地做手工,我巡回观察、了解幼儿的创作情况。当我走到丰丰面前时,他下意识地用两手遮住了作品。我想看个究竟,便站在他的身后,发现他做的跳舞的人的胸前有两个包。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个子很高,他很注重自己的仪表,对衣着特别讲究。我的爸爸是个律师。每天,他总是西装革履,提着一个公文包,急匆匆地往外走。每当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忙时,他便摆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说忧国忧民嘛。总是有很多人请他当自己的辩护律师。我常常看见当事人愁眉苦脸地来找爸爸,事隔不久,又笑呵呵地来向爸爸道谢。我在法庭上见过爸爸辩护,那时他的表情很严肃,辩护时一点也不像他平时开玩笑时的样子。爸爸很少到学校来看我。碰上工作上的事,他常常把答应过我的事抛在脑后。我却一点也不怪他,因为我知道对于爸爸来说,维护正义是…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位生活在“皮鞭加眼泪”家庭中的孩子,在所谓“一是狠,二是严,以毒攻毒”的“教育”下,他愈变愈坏。打架、抽烟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密切。见到我是鼠,我一转背他就是虎。有一次,他纠集一帮人打群架,抓进了派出所。这回我没“狠”,一听说后,大清早便骑着单车,买了些包子馒头,急忙赶到派出所。当他看到一大早我给他送去的早餐时,他流泪了,几天后回来了,我便找来《刑法》与他一条条的学习,并对他说:“我也是第一次学《刑法》,在这之前我是法盲,这回你出事,主要是我的错,老师对不起你。”听了我的话,他哭了,我…  相似文献   

13.
今天玩玩具的时候,朋朋和小朋友吵起来,一会儿就听到朋朋那沙哑的哭声。朋朋经常这样,而且每次等老师询问原委时,他就会十分委屈地来个“恶人”先告状———其实错总在他身上。于是,这次我决定采用先“不理”的方法,假装没听见。当我偷偷看时,发现朋朋正一个劲地带着哭腔看着我,我便又假装地指导其他小朋友玩玩具。过了一会儿没有哭声了。事后,我了解情况,才知道原来是朋朋先抢了别人的玩具,别人便推了他一下,最后他又把玩具抢了回去。他是用哭来吸引老师去帮助他,结果看到老师没有管他,又知道是自己先做了错事,只好发泄了一…  相似文献   

14.
家信     
家信肖鸿每次收到家信,我的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这一封封家信,我把它奉为珍宝一样地收藏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信笺,一股浓浓的亲情便飘然而来,父亲那朴实的话语如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他那高大的身影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父亲是一位朴朴实实的...  相似文献   

15.
张凯 《教书育人》2006,(8):38-38
一次自习课上,正当同学们埋头写作业,我辅导一名学生解答问题时,突然,有位男同学高喊:“老师!”我抬头一看,是一位学习成绩很不错的男同学。他正举着手。我以为他有不会的题要问,便请他继续说下去,但是没想到他站起来却说出了我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师,她总看我,使我全身不自在。”  相似文献   

16.
那天中午饭后,我正在批改学生日记(虽然班里成立了“评价小组”,可我依然每天要批改一部分学生的日记),突然接到通知,党员老师要去小会议室开会,可我还有一组日记没有批,必须赶在展示课之前。正在我犹豫时,一声“报告”,进来了我班交作业的叶逸同学。(他是我班的后进生)“对,让他帮我批一下日记!”这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于是我便把他叫到跟前,吩咐了几句,便匆匆而去了,只记得当时他的眼里充满了诧异。  相似文献   

17.
“赶马车”     
提起我班的小朋友小A,幼儿园里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也没有一个不为他而摇头的。这个小朋友好动,不好静,容易兴奋,自控能力较差,往往为所欲为。记得有一天中午,我班小朋友都陆续走进寝室准备睡觉,只有他还独自站在楼梯上不肯上楼,于是我喊了一声:“小A进来睡觉呀!”他却对我说:“我不睡觉,我要到教室拿手帕。”我一听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他不是去拿手帕,而是想去拿玩具。烟为早晨检查时他根本就没有带手帕。)我便对他说:“等小朋友睡着了,我和你一起去好吗?”过了片刻,我便拉着他去拿“手帕”,到了教室拿完了“手帕”,…  相似文献   

18.
吴晓燕 《教书育人》2007,(10):57-58
那天下午,上课时听写英语单词和课文段落。聪明又调皮的小Q上次听写一塌糊涂,被我狠狠训斥了一顿,这次他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当别的同学还在苦苦回忆默记时,他已经很快地写完了。我从他桌旁走过时,稍稍停留了一下,拿起他的听写纸看了看,写得不错。他抬起头看着我,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带着调皮而得意的笑。我也笑了,赞赏地在他肩上拍了一下,便走开了。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我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当天,便和小学时的班长张基华约定,由他安排时间请老同学们聚一聚。  相似文献   

20.
我的儿子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可当大人们拿他开玩笑时,他从来不信。我一直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总觉得他精明但缺少了孩童的天真和可爱。一个星期天,一家三口来到乡下我妈妈家。村上的人和他开玩笑,说了什么我已不再记得,但清晰地记得儿子一如往常不信他们。我想趁机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便紧追问了一句:“你信不信他们的话?”“不信”。“为什么?”我很奇怪,要知道诸如此类的玩笑,往往使他这样大的孩子判别不了真假。“因为我不听大人的话。”当时,我一听儿子的回答便愣住了,从他的“我不听大人的话”中,我似乎明白了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