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冰 《科教文汇》2009,(8):153-153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中,创设一种鼓励质疑的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发问的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或不同看法;给学生质疑的勇气,允许学生对教师或教材说“不”;解放学生的脑和嘴,使他们敢想、敢说、敢问,由此帮助他们养成质疑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谭庆芳 《知识窗》2014,(16):48-48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的常用教学手段。什么时候发问?怎样发问?问谁?……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恰到好处地抛砖引玉,都值得教师进行探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种课堂提问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示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注重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提示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立足课本,加强"三基",充分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问精神是主动求知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发问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发问习惯,促使学生善于发问,为学生的主动求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徐燕红 《知识窗》2012,(7X):56-56
<正>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实施教学计划的基本手段。因此,教师通常把它当做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课的理论内容往往枯燥无味,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吸  相似文献   

6.
赫志韦  徐昌顺 《大众科技》2010,(1):152-152,139
互动教学是当今课堂上深受教员和学员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详细阐述了在互动教学的课堂上的提问技巧和如何引导学员发问,在"问"中学习,在"被问"中互动。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教师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教师给学生呈现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讨厌为喜欢学生的"乱说"、"乱问",对提出有深度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奖励。教师要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疏理学生认识结果,推导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现代教育还是一个围绕教师的过程,而对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还存在许多弊端。我认为最主要的弊端就是还有许多学生至今没有学会独立思考,而是一味地"崇拜"教师的教学思想。生物作为一种生命科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生物教学中起理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实施中,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真正的好课,是广大教师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但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要多向自己发问,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  相似文献   

10.
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所以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的实例分析了指导学生发问的方法与策略,这主要包括:在题眼处发问、在矛盾处发问、在疑难处发问、在结尾处发问等。  相似文献   

11.
形象化教学强调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述抽象深奥的知识,使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联系起来,提高学习效率。针对"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从数据讲解具体化、算法演示直观化和代码书写模块化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展形象化教学。教学实践表明,VB程序设计的形象化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但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为教师教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两方面分析。首先教师要变以知识教育为本的教学观为以学生发展和创新为本的教学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引导主动参与,激发创新意识,鼓励质疑问难,使学生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师要转变观念,精心备课,利用各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线"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论教学哲学     
教学哲学推动研究型教师培养的根本价值,决定了我们应立足于教学哲学研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推动,阐明教学哲学学科属性、主要任务和根本使命。同时,由于对教学哲学"基本问题"的追问,可以避免教师对教学论"无所适从";对"教学观念"的阐释,可以使教学哲学帮助研究型教师明确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教学实践论"和"教学生活论"的探讨,将为研究型教师提供直接的实践理论;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学哲学存在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在物理习题教学中促进"自育自学"能力的发展,从利用"变式",激活学生思维;利用物理实验,使问题直观化;一题多解,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三个角度,结合平时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育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示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注重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提示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立足课本,加强“三基“,充分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1年我国开始新课程改革,如何构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成为新课改后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热点研究的新课题。围绕这一问题,本研究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依据,在吸取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构建了"学案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学案探究式"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论教学哲学     
教学哲学推动研究型教师培养的根本价值,决定了我们应立足于教学哲学研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推动,阐明教学哲学学科属性、主要任务和根本使命。同时,由于对教学哲学"基本问题"的追问,可以避免教师对教学论"无所适从";对"教学观念"的阐释,可以使教学哲学帮助研究型教师明确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教学实践论"和"教学生活论"的探讨,将为研究型教师提供直接的实践理论;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学哲学存在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师要树立以"创新为本位"的新型教育观念,把创新教育思想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最终目的,让创新成为英语课堂的主旋律,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是“双基”教学,而弱点则是缺乏创新。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做好创新工作,有三点建议:1、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2、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3、数学教学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