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中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很重要。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原有知识基础中的"会"与"不会",对整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材料的选择,以及教学流程、教学层次的设计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期望"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但是,我们又该怎样来知道,对于某  相似文献   

2.
正"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不会的不讲。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变"讲"为"听",同时还要有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对课堂中生成的情况有着良好的融错心态,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教学对象及时地加以引导。近几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站东小学数学组积极推进"三不讲"策略,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整体上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奠定  相似文献   

3.
常听学生说:课上也能听懂,就是自己不会解题;也常听一些老师抱怨:这道题都讲过多遍了,可学生还是不会.这两种现象非常普遍.其实质,是学生"知道"但"想不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知道"但"想不到"呢?笔者对此研究多年,现将点滴思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讲授、互动、训练等只有接学生实际的"地气",才能使教学"有底气、长灵气、进心田"。要实现"接地气"的课堂讲授,必须解决好讲什么和怎么讲两个关键问题。一、讲什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讲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讲教材的重点、难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点。具体而言,要做到三个"讲清楚"。1.讲清楚知识结构。结构(structure)是指知识体系的基本架构,学科的知识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布鲁纳认为,学生从结构中学到的原  相似文献   

5.
实施"情·知教学"要教学生学会完整的知识。教材中的知识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和结构性知识等六类。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后三类知识,做好纠正、补充、深化、整合这四件事,不重复讲学生自己能会的知识,在学生自己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讲好知识。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上一般不会有学生提问题,因为长期的接受性教学使学生增加了依赖性,他们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问起。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需要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掌握了多少;不在于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多大,而在于知识的教学是否"精要、好懂、有用";不在于学习了多少篇文章,而在于能力的训练是否"务实、得法、有效"。有的放矢,紧扣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学生如果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毫无成功的把握,那就首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鼓励学生用超前思考的途径来发展自主探索思维能力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教师讲解时“超前思考”鼓励学生在教师讲解新知识时,作探索性的超前思考。即教师正在讲解,学生超前想到教师接下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然后与教师传授的知识相对照,从而验证自己是想对了还是想错了。若是想对了,则证明自己不但想得快而且想得对。这时,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励自己继续超前思考问题。若超前想的与教师讲的不一样,这样,不但知道自己想错了,还会知道错在哪里与为什么错。显然,如此“想对、想错”都在发展学生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一、准确定位师生在自主学习课堂上的角色1.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正位置。多年来的课堂讲授,使教师形成了不讲不快,不讲不透的观念,似乎教师不讲学生就学不会,学生学教师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事实上,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都要密切关注,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激发,处处体现教育智慧。2.学生要动起来,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任务,教师绝不包办。教师只需  相似文献   

10.
王桂萍 《成才之路》2009,(29):72-72
教学过程中,我们常遇到班上有部分学生不会也不问的问题,教师急躁,越是要求学生问,学生越是闷声不语。长时间以来,学生还是老样子,毫无改观,教师毫无办法。听之任之,无形中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进行,也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生不会也不问,不问更不会。在我几年的教学经验中,简单总结出学生不问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种。一是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包括老师)。二是不会的太多,不知道怎么问,不知道从何开口,开口怕问题太幼稚,遭人笑话。三是老师太严肃,怕老师生气、发火。不敢问。四是认为同学之间能够解决。能和同学讨论解决的,尽量不去麻烦老师。五是位置不方便,坐在里排。  相似文献   

11.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也是思维的起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从"不会问"到"学会问",从"不敢问"到"敢于问",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从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原因入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了几点浅见。一、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原因1.学生自身的原因。处于小学阶  相似文献   

12.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巴尔克说:"首先怀疑,然后探求,最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要学会怀疑,学会思考,否则,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质疑后再进行学习,再思考,不然就会迷失学习方向。但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及社会的导向致使目前的中职学校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善思考,缺乏质疑意识,不会问,不敢问,不爱问,不想问。针对以上现状,如何在每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产生怀疑意识,进而萌发探求的兴趣,最后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学习何炳章老师的文选,以及在"引导自学"课型的实践中,我觉得这种"引导自学"课型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也就是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我们都知道这种课型有五大环节: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交流自学情况、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因为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所以我认为这五个环节中,重要的是围绕重点自学这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是不会自学的,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呢?对此,笔者将自己的实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王兴茂 《山东教育》2014,(11):46-46
若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离不开两个重要方面: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精练。 精讲:就是要删除课堂教学的无效环节和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要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要讲,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要讲。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教学由于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舍不得给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问题一出现马上进行讲解,力争多讲解几道题,让学生见的模型多一点,知识面广一些,期望考试时效果会好一些。当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比较难,不相信学生自己能学会,教师讲学生都学不会,不讲学生就更不会,与其“浪费”时间给学生思考,还不如直接讲解,学生听得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16.
1.“三讲”、“三不讲”。明确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学生的现有基础.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是课程设计的生长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课程设计的重点,在课程设计中,要构建“三讲”、“三不讲”的有效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中,“三讲”指讲重点、难点、盲点;“三不讲”指学生已经知道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相似文献   

17.
詹先锋 《物理教师》2000,21(7):5-5,7
教师包办太多,学生主体性体现不够,是我们埋怨课堂教学最多的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非是教师的主观愿望,不是教师不承认学生是主体,而是不知道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最为重要的是,淡化教师表现欲,强化学生表现欲,教师的水平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来表现。1让学生来表现教师水平的意义 教学过程,让学生来表现教师的水平,其实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探索新知,发现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新。 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教师讲过了,不等于学生学会了;学生会做题了,不等于真正理解了;被动地理解了,远远不如自己悟出来的深刻。数学教学,有时需要在快节奏中追求效率,有时也需要在慢镜头里寻求深刻。改变"赶务"的教学陋习,在教学关键处放慢脚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情体验,用心感悟,让核心素养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孕育成长。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常常听到来自同行们的抱怨,许多问题讲了再讲,学生还是不会或没有掌握;来自学生的类似声音是,上课老师讲的也能听懂,内容也熟悉,做了很多、练了不少,但是,一旦遇到考试,很多问题就不会解决了,特别是难度较大的题目做起来就有困难.的确,长期以来,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但是效率不佳.数学教育在一个迷茫、沉重、痛苦、低效运行的怪圈之中.如何克服上述现象,数学教育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如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曾设"懂而不会"问题讨论栏目,让教师各抒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写作教学目标中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创意"与我们平时谈得特别多的"创新"是一致的,核心是写出"新意"。而"新意"的实现又来自"多角度的观察"。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设法调动学生观察生活,善于"采蜜"和勤于练笔的积极性。因而,应把重点放在学会观察思考、学会"采撷"和善于发现的能力培养上,使之学会生活,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对身边的事、眼前的景、熟悉的人和物能随时留心,认真观察,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