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冻区不良地质地带路段换填深度技术,是把路基路面视为整体结构进行综合设计,解决季冻区不良地质地带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类型的冻胀病害的技术,以确保路基强度和稳定性,便路面不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2.
由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年限,并提早出现损坏,本文对季冻区路基临界高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路基工程量大、投资多,尤其是地质与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所遇技术问题更多.因此,保证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公路工程施工的关键.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际,从路基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路基工程的质量目标要求、如何提高路基工程质量三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雷铨  罗智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364-364,348
公路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在路基工作区深度范围内,它承受着本身土体的自重和路面结构的重量,同时还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是保证路面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减少路面厚度、降低路面造价,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通过对压实度原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08,(10):150
凡是路基施工经过水田地段和水塘地段高度在6m以上的,或是一般地段填土高度在20m以上的,这些地段的路基在填筑后,往往会比其它地段的路堤容易产生病害,因此,施工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其填筑过程进行重点监控,从而确保填筑质量。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前施工水平,针对高填方路基施工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以供各位同行同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凡是路基施工经过水田地段和水塘地段高度在6m以上的,或是一般地段填土高度在20m以上的,这些地段的路基在填筑后,往往会比其它地段的路堤容易产生病害,因此,施工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其填筑过程进行重点监控,从而确保填筑质量。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前施工水平,针对高填方路基施工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以供各位同行同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凡是路基施工经过水田地段和水塘地段高度在6m以上的,或是一般地段填土高度在20m以上的,这些地段的路基在填筑后,往往会比其它地段的路堤容易产生病害,因此,施工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其填筑过程进行重点监控,从而确保填筑质量。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前施工水平,针对高填方路基施工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以供各位同行同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凡是路基施工经过水田地段和水塘地段高度在6m以上的,或是一般地段填土高度在20m以上的,这些地段的路基在填筑后,往往会比其它地段的路堤容易产生病害,因此,施工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其填筑过程进行重点监控,从而确保填筑质量。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前施工水平,针对高填方路基施工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以供各位同行同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曾志中 《今日科苑》2007,(20):133-133
凡是路基施工经过水田地段和水塘地段高度在6m以上的,或是一般地段填土高度在20m以上的,这些地段的路基在填筑后,往往会比其它地段的路堤容易产生病害,因此,施工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其填筑过程进行重点监控,从而确保填筑质量。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前施工水平,针对高填方路基施工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计,以供各位同行同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东北地区道路的使用性能,通过阐述季冻区路基的常用病害,并简要分析病害出现的原因。根据季冻区路基病害的出现原因结合工程实践,对各类路基病害提供相关的处治方案。提出的相关处治方案可以为东北地区路基施工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海拔严寒地区气候严寒,季节性冻融显著,公路低填路基往往是路基病害频发的部位,由于路基填筑高度低,在地下水位及季节性冻胀的共同作用下,出现路基不均匀冻胀、融沉,严重影响公路运营安全。为解决这个施工难题,本文对翻挖碾压、挖除换填、增加碎石盲沟、设置复合土工膜等几种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包括路基技术指标及不同处理方案的经济性分析对比。路基含水率的变化是引起路基冻胀与翻浆的主因,采用换填、碎石盲沟及复合土工膜处治方式对低填路基病害起到防治作用,但是换填及盲沟处治具有不彻底性、不均匀性,单增加了填料的抗冻性,成本高;复合土工膜处治具有彻底性、全面性,能够提供路基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经济性好,但是耐久性不确定。本文研究将防渗复合土工膜应用在低填路基路床底或冰冻线附近,形成防水隔断层,保证路基路床范围或冻深范围内的填料含水率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外界水进入路基填料中在冻融环境下引起路基冻胀、翻浆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2.
改建公路,应根据原有公路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基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的发育情况,采取台程的工程措施,保证拓宽改建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本研究提出对路面结构及路床设计厚度进行合理取值,以达到设计合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岩盐地质条件下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吉安 《青海科技》2009,16(6):97-100
本文阐述了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二线经过的K747-K750段新建铁路路基,根据线路经过地段的岩盐厚度、岩盐结构的疏松或密实程度以及岩盐溶蚀程度,分段采取了不同的基底处理措施,以溶洞填塞、挖除换填、碾压挤密来保证路基基底有足够的承载力;在岩盐上修筑以岩盐作为填料的铁路路基,路基基底表面铺设复合土工膜隔断承压水、毛细上升泉对岩盐路基本体的侵蚀,保持岩盐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厦门翔安区大嶝岛地区普遍分布有海积淤泥层略及松散粉砂层等不良地质条件,经吹填疏浚泥形成陆域后,吹填土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大部分地段的吹填土层具有含水量大、高压缩性和强度低等特点。本文主要研究插板排水堆载预压法的软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季节性冻土地区水分迁移原理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季冻区路基冻胀原理、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季冻区路基内水分在土水势梯度作用下向冻结层迁移,冻结层冰晶体积不断增大,导致路基路面鼓包开裂;针对影响路基冻胀的因素,可采取加强路基排水设施、设置隔水离层、提高路基土压实度、铺设保温板等措施防治路基冻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季节性冻土地区水分迁移原理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季冻区路基冻胀原理、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季冻区路基内水分在土水势梯度作用下向冻结层迁移,冻结层冰晶体积不断增大,导致路基路面鼓包开裂;针对影响路基冻胀的因素,可采取加强路基排水设施、设置隔水离层、提高路基土压实度、铺设保温板等措施防治路基冻胀。  相似文献   

17.
路基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行车效果,它决定着整条路的使用寿命,而填土路基的压实施工是路基工程施工的重点,路基的好坏决定于它的强度,而压实度是控制强度的主要指标,填土路基的压实是整个路基工程的重点,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东北季冻区灌渠基体土冻胀使得渠道衬砌体发生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对农田水利设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导致渠道内水的渗漏,浪费水资源。研究灌渠基体土冻胀机理将对以上问题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对冻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东北季冻区特有的灌渠基土冻胀现状,分析季冻区灌渠基体土冻胀力试验研究方法,提出针对东北季冻区灌渠基土冻胀及渠道衬砌冻胀破坏的研究前景和进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季冻区路基的病害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难题。青藏铁路的兴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冻土路基病害的研究和防治措施的进展。通过对冻胀机理的分析以及总结前人提出的冻胀模型,获得了路基主要病害,如冻胀、翻浆、融沉等的主要原因。针对路基主要病害,提出了季冻区路基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冻土路基病害的解决方法将会愈加多样。考虑施工时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和手段,将会极大地提高解决路基病害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公路工程质量问题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