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和国内企业为了优化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和人才结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纷纷掀起购并重组浪潮。但是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化的冲突。解决好购并重组经营中的化冲突和融合是企业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融合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塑造了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融合,促进了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并引发了一次新的企业购并浪潮。产业竞争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联系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纽带。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动态一致性,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形成跨地区跨行业的购并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博弈,市场竞争等因素是企业购并形成的必然,企业跨地区购并将在经济一体化、推进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跨地区购并应注意文化重塑,应借鉴国外经验。  相似文献   

4.
国际间不断发生的企业大购并是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其背景是冷战结束,国际间企业竞争加剧,各国政府对企业管制的放松;其动机是通过购并实现企业资本、技术、规模等方面的优化,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对中国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国内国际经营环境恶化,生存空间变小,企业国际经营难度大,其对策是创造条件培育各种具有实力的超级大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发展高科技企业,造就一批能够在产业链中控制关键环节的企业,争取经营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企业购并是经济增长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也是经济发展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我国的企业购并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运行很不规范,本对我国企业购并市场中的产权流动性、政府行为介入、中介机构、购并后的整合、购并融资、购并立法等六个比较迫切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企业购并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实施"走出去"战略为背景,分别介绍了"走出去"战略、购并、跨国购并的定义,重点对购并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广州企业善用购并这一资本运营方式,通过跨国购并迅速切人目标市场、获得资源、品牌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有效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企业垄断性的危害及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并非单纯由于管理不善、产权不明晰所致,而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宏观垄断性造成的。垄断的报酬是超额利润,国家组建垄断企业集团是希望获得垄断利润。但是,即使国有垄断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也是以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牺牲换取的。同时这种超额利润并未成为国家垄断“贡献”的报酬,而是变相转变成了个人收入。实际上,国有垄断企业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始终是在边际成本大大高于边际收益的状态下进行生产的,因而是亏损的。因此,要搞活国有企业,必须减少宏观垄断,使竞争机制得到发育,让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8.
何立胜 《红领巾》2005,(3):13-15
产业融合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塑造了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融合,促进了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并引发了一次新的企业购并浪潮.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内在竞争力与外在竞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联系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纽带.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动态一致性,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购并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企业要综合考虑购并所带来的正面及负面效应,避免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文章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入手,借助于均衡模型,对购并企业适度规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使企业购并行为日益增多。在购并行为中,不同企业的文化及其交织作用。不仅影响企业购并的整个过程,也在购并整合中起着至关重要乃至关系成败的作用。该文正是分析企业购并行为中文化整合对此的影响和重要,并提出了文化整合的具体方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信业的发展伴随着政府规制以及电信业改革的不断演进。政府在电信业从一个典型的完全垄断的行政型企业逐步向竞争性企业演变过程中,分别扮演了垄断的行政计划者、垄断的企业所有者、垄断的市场维护者再到规制性政府。规制性政府的形成促进了电信业开放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性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WTO的加入,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国企必须加快国企股份制改造速度,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强强联合、跨国购并,推动资产重组;大力加强国企的技术改造,树立民族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垄断不再单纯地表现为低效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垄断都有其存在的一定的合理性。对垄断概念的把握应该置身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政府应据此对垄断企业进行舍理管制。在对不正当垄断行为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并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考虑垄断企业的合理的一面,以本国垄断企业的合理发展来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购并中,伴随着两个企业文化的接触、碰撞、适应,大都会发生文化冲突现象。这种冲突,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引导、防范,任其渗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它将对购并后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严重时令导致整个企业购并活动的失败。因此,企业购并后双方不同的企业文化需要适应,而适应有四种基本模式,即同化、整合、隔离和文化破坏。所以,企业文化整合需要分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5.
垄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为企业购并的显著特征。这样,一方面美国出现大企业的“强强”联合,不断地制造垄断;另一方面美国法律又制约着垄断,通过法律又在肢解着垄断。从表现看,这似乎存在着矛盾,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矛盾,因为美国法律只对横向合并干预,而对非横向合并没有涉及。所以法律只对阻碍有效竞争进行干预,而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合并不加以预。这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是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调整产业结构,盘活存量资产,特别是对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企业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垄断,垄断企业不仅会操纵市场和价格,而且还可能导致生产和技术的停滞,出现腐朽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世纪末始,轰轰烈烈的五次全球企业购并浪潮,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购并的规模愈来愈大.1998年4月6日,美国两大金融公司花旗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宣布组成花旗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资产总额约7000美元,银行业务将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客户,新集团将成为美国仅次于大通曼哈顿银行的第二大金融集团.目前已有传闻说,大通曼哈顿银行正与美国第一大证券公司美林公司商谈联合事宜.不过,近年来在美国购并形成的大公司中,有一半以上运转状况不佳,而那些购并后又将购并企业抛出的事例中,有1/3是由于购并后没有进行整合或者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所导致.购并后的整合(或称一体化)是购并成败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迄今为止,垄断资本主义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即规模垄断资本主义和技术与产品市场垄断的资本主义。规模垄断是20世纪初期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了技术和产品市场垄断主导性的形成,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新型的垄断关系走向成熟。技术和产品市场垄断主导性的形成,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通过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获得市场垄断的根本途径,使垄断企业的创新动力得到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形式和竞争范围的变化,使竞争日趋加剧。在此条件下,垄断企业日益发挥着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中小企业的创新优势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技术和产品市场垄断的主导性的形成成为推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企业购并是当前国际上企业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之一。从1984年以来,我国企业购并市场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通过分析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可以看出我国产权转让和企业购并市场存在着主体结构落差造成市场供求错位、产权体系残缺造成要素重组困难、企业制度扭曲造成交易成本过高、流动手段不全造成购并技术落后和购并立法滞后造成购并行为不规范等深层矛盾。这些矛盾制约了我国企业购并的发展。为此,从政策角度上来看,我国企业购并的发展既有战略选择问题,又涉及到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从企业购并的现状出发,阐述企业购并的概况,分析企业购并的原因,提出企业购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劣势,选准购并对象;(2)正确认识企业购并风险;(3)发挥政府在企业购并中的指导、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