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属于微博的时代.就像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今年一本新书的名字所言:“微博改变一切.”在这里,你可以交朋友,可以搜集信息,也可以随手拍照解救流浪儿童;在这里,有的人和机构自我宣传、推销,也有的人报料、申冤,还有的人通过微博问政.有时候,一不小心,你也将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就像巴基斯坦程序员Sohaib Athar.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况转播”了美军打死本·拉丹的突袭行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未成年网络使用者低龄化现象日益显著,许多小学生更是在虚拟社区中成为了一名短视频生产者,积极地进行自我呈现与自我叙事。本文通过虚拟民族志的方法,以B站小学生UP主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网络实践中所产生的“自我”层面的变化进行研究。本研究对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自我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揭示了社交媒体环境下小学生群体积极自我提升所带来的成长感、自我升格的集体社区身份、脱虚向实的社交资源,从而引发了个人自我扩展。但技术对自我的形塑具有双面性,网络中的自我扩展是有限度的,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转换为“自我抑制”。  相似文献   

3.
你当然要知己,但更要知人 清醒地认识自己,对于求职来说太重要了。自己学了什么、想做什么、能干什么、不足的是什么.自己可能超过竞争对手的优越之处.可能让考官产生好感、心动的地方……都要作一个冷静、客观的自我评估。  相似文献   

4.
柳瑞军 《出版参考》2011,(12):47-47
管理者要想有效地管理别人,就需要不断地打磨“自我修炼”这把金钥匙。如何打磨呢?这把金钥匙有两个侧面:一面是自我管理,另一面是自我领导。因此管理者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修炼自我管理能力,二是磨炼自我领导力。前者主要体现管理者做事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后者主要体现管理者领导下属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桂侠 《新闻爱好者》2011,(12):138-139
每每在阅读陈染、林白等人的作品时,笔者就会想起冰心老人的小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春水(三三)》)。这里,“赏”可视为一种自我价值的确认,但显然,“赏”应该有更广阔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管理者要想有效地管理别人,就需要不断地打磨“自我修炼”这把金钥匙。如何打磨呢?这把金钥匙有两个侧面:一面是自我管理,另一面是自我领导。因此管理者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修炼自我管理能力,二是磨炼自我领导力。前者主要体现管理者做事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后者主要体现管理者领导下属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阚乃庆  万依 《视听界》2009,(4):79-80
平民娱乐时代,电视前所未有地放下了身段,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从电视“土豆”变成荧屏“达人”,在电视节目中一展风采。但是这一热潮的出现并不是问题的终结,而恰恰是新一轮问题的萌发——电视在满足平民娱乐的同时,毕竟还是一种“SHOW”,在自我宣泄、自我释放、自我满足之外,究竟靠什么内容传递给“沉默的大多数”——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8.
关于激发远程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远程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因此增强远程学习者的这一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这也是笔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反复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自我效能理论提升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效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做法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郭全中 《青年记者》2007,(23):31-33
在当前传媒产业仍处于“跑马圈地”时代的今天,传媒集团纷纷进行投资和扩张,以扩充自己的版图和建立自己的王国。由于我国传媒业长期自我封闭、自我积累比较少,现有的资金能力和外部市场空间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传媒集团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融资,上市已经成为一种最受传媒集团青睐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何昆 《新闻记者》2006,(12):82-83
如果随意问起一名职业记者.你在工作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会这样回答:缺少新闻线索,特别是缺少能够打动人的“好”线索,整天东一头西一头地奔波。就好像是在大雾中寻找。“苦”和“累”,“烦恼”和“焦虑”,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11.
推销商品,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不行;提供新闻,不研究读者心理不行。没有读者,报纸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为读者服务的新闻工作者,究竟如何面对读者? 满足需求而不“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张报纸,读者欢迎程度的大小与他的需求在这张报纸中得到满足的大小成正比。满足读者需求,是办报人的共同心愿。但是,这种满足不是妈妈对儿子,饿了喂他吃饭,睏了哄他睡觉;也不是仆人对主人,叫你端茶就端茶,让你倒酒就倒酒。报纸对读者需求的满足,应该是经过科学分析,严格选择,理性思考,既是被动又是主动的满足。那种“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所谓服从读者,看起来对读者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这种满足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海霞 《现代传播》2007,(3):83-85
“自我解放”是一个哲学问题,其内涵、外延相当广泛。本文仅从哲学中“自我解放”里人的自我实现与发展层面,就电视新闻播音主体在节目中如何体现鲜活生命力、拓展自我个性空间,以及电视新闻播音主体在历史发展中角色定位的历史变化及其隐象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陆川:寻找悲剧后的理性与冷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样一个废墟中,人性在战争中的恶能够极至到什么地步?人性在那样的冰冷和邪恶中,如何拯救和自我拯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虚拟性是媒介现实的根本属性,虚拟现实是媒介技术发展的产物,个人可通过媒介在虚拟平台中获得“现场感”,故通常将网络空间视为自我呈现和构建的真实“情境”。虚拟现实中自我呈现具有倾向性、选择性、观众隔离式三大类型,个人以此选择合适的类型进行呈现,并通过他人的评价和参照获得自我重构再认同。但在虚拟环境中的自我呈现日益弥散出社会性的幻像、主体及客体之间的相互伪装,从而引起个人的社交危机、社交焦虑、社交恐惧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陶克 《军事记者》2005,(1):19-2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可以从多种途径探讨.但作为一名报人来说,首先是你这张报纸要让读想读、爱读、读有所用。你要知道读想看什么,爱看什么,需要什么,这就是一种基本的本领。因此,必须将广大读的需求作为增强军报新闻可读性的立足点、聚焦点和增长点,力争实现新闻传播效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梁衡结合自己作为一名成功记者的职业习惯,总结了记者职业具有多动思维的特点和要求,那就是机敏灵活,求灵求变求动—— 记者的任务是向社会抓信息。但是社会上并没有为你准备好现成的信息,要靠你去找、去挖.就好像猜谜语.告诉你“打一什么”,到底具体是什么却不能告诉你。记者所面对的是一个茫然的目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相似文献   

17.
电视未来时     
栾轶玫 《视听界》2011,(6):117-117
未来电视是什么样子的呢?传统电视面临终端革命而不得不做出改变,越先行者得益越早。在可见的未来.电视至少沿着5个方向自我进化,一个是“s…’电视,一个是社交电视,另一个则是云电视。SIRI电视:语音控制使得人与电视能够交谈SIRI是什么?它是一种全新的语音识别并能按照指令进行行动的新技术。SIRI电视是什么?就是你可以与电视机“交谈”。你舒服地窝在沙发,对着电视说“播放孙红雷主演的热播剧《男人帮》第6集”,或者说“播放晚间《新闻联播》”,电视的SIRI界面就转动起来,并迅速切换到你想要看的电视节目中  相似文献   

18.
“深水里面捉大鱼”。这个比喻几乎成了新闻采访的经典名句。其实,浅水里也可能有鱼,有活鱼,甚至大鱼。关键是你有没有捉鱼的本领……人是社会的动物。一个人只要活在世上,就会有人际往来,就避免不了或公或私的各种应酬。记者是社会活动家。当记者,就更免不了各种应酬。开业开工的仪式,送往迎来的宴请,鉴定会,联谊会,招待会,纪念会,还有五花八门的庆典……一般地说,这些应酬活动都没有什么更深刻的内容,筹办者的主要意图是营造自己的“公共关系”,推销自己的社会形象。大家都是高高兴兴地来,轻轻松松地聚,欢欢乐乐地走。即…  相似文献   

19.
英语里有一句话:We are what weeat,可译为“吃什么成什么”。有例为证:美国一家减肥产品公司的经营策略是:“跟着麦当劳走”(Follow McDonald)。哪里有麦当劳,哪里就有肥胖症,也就可以推销减肥产品,此法百试不爽。这是说的物质食品,精神食粮也是如此,英文里还有一句谚语:We are what we read,“读什么成什么”,意思是读书造就人格。  相似文献   

20.
好稿是改出来的。改稿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大到谋篇布局、标题拟制、行文格式,小到标点符号错别字.都是在“改”中完善,“改”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