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瓜是人们夏季消暑的主要水果。三伏天气里,吃一瓣爽嫩的瓜肉,喝一口清甜的瓜汁儿,这对于人们来说是多么惬意。现在咱们吃的西瓜是越来越甜,种类也是越来越多。但西瓜不会自己根据人们口味“进化”,它们越变越好吃的背后总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们,在不断地精心培育,大胆创新,为我们的生活制造更多的“甘甜”。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西甜瓜育种专家周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李帅 《今日科苑》2006,(6):44-44
“肉串放在火上一烤,这叫高温消毒,再来几瓣大蒜,保证啥病都没有!”听到叫卖者的宣传,每一个食客的胆子都大起来。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夏季常吃露天烧烤容易引发肠道疾病。容易引发疾病主要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某电台全国知识竞赛。第一题:“请问今年最火的是什么歌?”“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正确。”第二题:“据全球‘流行局’报告,全球人民审美观大变,请问今年大众的审美观变在哪一方面?举出实例!”“宇春,宇春,你最动人!”“答对了!”第三题:“今年收视率最高、最红的节目是  相似文献   

4.
冷垠 《金秋科苑》2013,(15):114-114
有句俗话说的好“冬吃萝卜,夏吃姜”,“男予不可百日无姜”,看来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我们的生活己经离不开姜,都说夏季应该多吃姜,那么夏季吃姜或者说吃姜有什么好处呢?  相似文献   

5.
纳米纳米,股市炒火了纳米概念,于是什么都变得“纳米”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丹若 《百科知识》2021,(23):56-60
说起浙江菜,人们总能如数家珍,西湖醋鱼、东坡肉、莼菜汤、干炸响铃、龙井虾仁、蜜汁火方……完全做到了孔子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孔子还说过"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在这一点上,浙江人却又行另类之举了. 虽说吃臭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各式各样的臭食,但浙江人却能把"臭"吃得登峰造极,将"臭"牢牢地嵌在了人生百味之中.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2,(15):120-121
民谚素有“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姜之益处毋需赘言,烹制美食或入药调理乃食物一绝。殊不知,用热水泡姜也可以治疗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病症。  相似文献   

8.
兰生 《今日科苑》2004,(10):35-35
吃得健康了,人就自然长寿。虽然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理价值高于植物性的,但老年人更适宜食清淡食品,“以素为主、荤素搭配”,有利于老年人预防“三高”、”两血”等富贵病。在此,我建议诸位常吃花生。说起来好处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07,(1):124-125
哈佛等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少吃脂肪、胆固醇,多吃碳水化合物的人群得“三高”、肥胖的多;而多吃脂肪、肉类的人群得“三高”、肥胖的少。20世纪普遍倡导的“三低饮食”,即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饮食,主要食用含糖和淀粉高的米、面食品,已经引起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05,(12):42-42
毛主席吃东西是很随意的.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他有个说法,就是“我想吃什么,就是我的身体里缺什么,吃下去才能吸收得好”。  相似文献   

11.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不知不觉中,夏天又来临了。夏季天气闷热,我们的心情也随之烦躁异常。这时,有一些专属于夏季的“味道”会给我们带来一丝顺心和凉爽,那就是适宜在夏季吃的食品。盛夏将至,本刊对这些夏季的“味道”逐一“专访”,分析它们的营养价值,让我们在合理的饮食中安然度夏。  相似文献   

12.
让人们吃得放心 确保农产品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生态环境安全意识的加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满,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追求安全、健康、营养,吃得放心的农产品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因此,农产品的安全性成为全球人类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艾维维 《今日科苑》2009,(19):98-98
“健康是吃出来的”,可要怎样吃,吃什么才健康却复杂得让人头痛。近日,美国多位营养专家在某网站联合提出15个原则,让你吃得轻松、正确又健康。  相似文献   

14.
瞧瞧,它们像不像“盔甲武士”?别小看它们,它们可是动物世界里唯一有“壳”的哺乳动物。它们昼伏夜出,多吃甲虫、蠕虫、白蚁、黑蚁等,还喜欢吃腐烂的动物尸体。动物学家根据它的鳞片环带数目多少,把这个大家族分成三绊犰狳、六绊犰狳、九绊犰狳和火犰狳。  相似文献   

15.
马吃鱼     
一天,一个旅行者骑着马赶路时,天下起雨来,浑身又湿又冷。后来他终于来到了县城的一家小客店。客店里挤满了人,使他无法接近火。这时他把客店老板喊出来说:“拿点鱼去喂我的马。”老板说:“马并不吃鱼呀!”旅行者接着说:“不要紧,按吩咐去做。”客店中的人们听到这奇怪的吩咐,都纷纷跑去看马吃鱼。这样整个房里只剩下了旅行者一个人,他在火旁边坐了下来,暖和自己。当客店老板和那一群人回来时,老板说:“你的马不吃鱼。”旅行者答道:“不要紧,把鱼放在桌子上,等我把衣服烤干了,我自己来吃。”(石宏摘)马吃鱼@石宏  相似文献   

16.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自然界植物种植、生长的一种基本规律。但也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做一件事缘于什么因,就有什么果。但在科学史上,有些科学家却是“种瓜得豆”,想做的研究没有获得太大的进展.但却因意外的发现在另一个方向有了重大的发现。维生素K的发现和研究就有这样“种瓜得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有的人在吃虾以后,全身会起一些大大小小的红色疱疹,或发生恶心、腹痛和呕吐等症状,这是食物过敏的典型症状。原来,罪魁祸首是虾肉中含有一种“异形蛋白”,这种物质经人体吸收后,会不同程度地引发皮肤过敏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吃了虾以后没有这些现象发生,而有些人却对虾过敏呢?这种症状是如何发生的,能不能有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呢?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就已经有了元素的思想,即认为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是由一些基本的元素组成的,例如古代中国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古希腊的水、火、土、气“四元素说”;古代印度的地、水、火、风、苦、乐、生命“七元素说”;以及到了15、16世纪,欧洲的医学家和化学家还流行一种“三元素说”,认为万物都是由盐、硫、汞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尽管在不同的文化里面,对于元素如何相互作用而组成这个世界,具有风格很不同的理解,但是,它们一致的地方就是,世界的繁复表相总是应该能够归结到一些简单得多的基本元素上面去。  相似文献   

19.
天下第一果     
汪劲武 《百科知识》2007,(7X):38-39
春天,桃花开过之后,随着夏日的到来,桃实渐熟,桃子要上市了。“夏园桃已熟,红脸是胭脂。”这是唐代诗人温庭筠赞美桃实的知名诗句。诗中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夏季是吃桃的季节。在果品资源中,桃以果形美观、肉质甜美被称为“天下第一果”。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收到一本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我发明的一种保健醋被授予发明专利权。这是我六年来探索醋保健疗法、研制用于此种疗法的醋产品的成果。尽管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但收获了健康和知识。我们这些与共和国一道成长的人几乎都一样,身体和精神都经历过磨难。前半辈子缺吃的,影响身体健康;后半辈子有吃的,但往往吃得不科学,更影响身体健康。经常受到现代”成人病“诸如心脑血管、内分泌、胃肠等方面出现的疾病的困扰,而且得“成人病”的人呈年青化趋势,我想要是能找到一种保健食品该多好哇!这种食品既能食疗吃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