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期”,有表示预定的时日、等待与盼望的意思。“企”,原指抬起脚跟站着的意思,后来也用来表示盼望的意思。用“期”、“企”构成的双音词,如期求和企求、期望和企望、期盼和企盼,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他们并  相似文献   

2.
奇葩·奇芭错例: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芭。辨析:“奇芭”应为“奇葩”。“葩”(pā)即花,“奇葩”本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如“奇葩异草“。又常用于比喻义,喻指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非同一般的人或事物。“芭”读bā,虽与“葩”字形相近,但却是指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现多组成“芭蕉”一词,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或这种植物的果实。由此可见,例句中的“奇芭”应为“奇葩”。乞求·企求错例:翟某在法庭上痛哭流涕,苦苦企求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辨析:这里的“企求”应为“乞求”。“乞求”与“企求”读音相同且词义相近,但用法有所…  相似文献   

3.
恳·肯 “恳”和“肯”音同,词义有明显差别,但容易用混。报刊上有肯求、诚肯、勤勤肯肯的用法,这都是把两个词用混淆了,造成用词错误。 必须辨清这两个词的词义,才可以避免混用。“恳”表示真诚、诚恳的意思。例如,诚恳、勤恳、恳切、恳求、恳请、恳谈等,这些词里面的“恳”都不能写成“肯”。“肯”表示的意思是乐意不乐意,承认不承认的意思。例如,肯去、不肯去,肯接受、  相似文献   

4.
至·致 “至”和“致”是表示不同意思的两个词,语音相同,但词义有明显区别,不能混用。“至”当“到”字讲,如至今、至此、自始至终、至死不屈,其中的“至”都是表示“到”的意思。“至”用在至少、至迟、至上、至高无尚、欢迎之至等词当中,是表示“极”和“最”的意思。“至”还可以构成“至于”一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的意思,例如,甚至于、不至于、以至于、至于特殊情况另当别论、至于他怎么想我不知道,等。  相似文献   

5.
称赞·称道·称颂“称赞”“称道”“称颂”都表示赞扬的意思,但这三个词的词义有细微差别,表示的程度也不同,要避免混用。说“入人称赞民族英雄”,表示的程度就轻了,应该用“称颂”。说“见义勇为的人受到称颂”,程度就重了,应该用“称赞”。“称赞”是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物优点的表扬。如“三好生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称赞”,“人人称赞见义勇为的人”,“小学生拾金不昧受到称赞”。“称道”也表示称赞的意思,“道”表示述说。“人人称道”,是人人夸奖的意思。“称颂”表示歌颂赞扬,比“称赞”表示的程度要重。如“民族英雄人人…  相似文献   

6.
题·提“题”和“提”的用法虽然容易区别,但有时也出现混用的现象.如报刊上就出现过题纲、题要、提解、提字的用法,这都是同音相混了.“题”表示题目和写上、签上的意思,如题目、题解、题词、题诗、题名、题签、题字等,这些都要用“题”,而不能用“提”.但要注意,题目、题解要用“题”,而和这意思差不多的提纲、提要、提示则要用“提”,而不能用“题”.题词和提词、题名和提名,只要稍加注意就不会用混.写一段话表示纪念或勉励,用“题词”;表示提示台词用“提词”.为留纪念或表示表扬而写上姓名,用“题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的姓名,用“提名”.愣·楞“愣”和“楞”这两个词,偏旁不同,声调也不相同,本不该用混,但是目前在报刊上、电视里不时还  相似文献   

7.
副和付 “副”和“付”这两个同音字,字义很不相同,不能通用、但在书报上、商店里、机关里常被混用,主要是把该用“副”字的地方用了“付”字。如付食品、付作用、付主任、付业、一付眼镜等。误用的相当多。对这两个词的词义,应该分辨清楚。 “副”表示区别于“正”、“主”的意思,有居于第二位的意思,如副主任、副教授、副经理、副手、副官。“副食”是表示区别于“主食”的意思,“副品”是指没达到质量要求的不同于“正品”的产品。人有正副,物也有正副。“副”还表示附带和符合的意思。“副业”指主要职业以外附带经营的事业;“副作用”指随着主要作用而附带产生的不好的作用。“名副其实”的“副”,是符合的意思。“副”还可以作量词用,如一副手套、一副对联、一副笑脸。  相似文献   

8.
新边 《新闻导刊》2004,(5):53-53
“称赞”“称道”“称颂”都表示赞扬的意思,但这三个词的词义有细微差别,表示的程度也不同,要避免混用。说“人人称赞民族英雄”,表示的程度就轻了,应该用“称颂”。说“见义勇为的人受到称颂”,程度就重了,应该用“称赞”。  相似文献   

9.
采和彩     
“采”和“彩”所表示的意思有明显的区别,使用这两个词素构成的词,不能混淆。“采”主要用于表示人的容貌、姿态、神情和精神境界的词当中,如神采、风采、丰采、神采奕奕、风采动人、血染的风采、无  相似文献   

10.
成语属于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所用字数和哪几个词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必须保持正确的用祛。但是,由于同音相混造成成语的误用,这在报刊上也不少见。下面举出一些最容易造成同音相混的成语,指出正误的用法。坚忍不拔·坚韧不拔“坚忍”是坚持而不动摇的意思,“拔”是拔除。这个成语形容人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这个成语不表示“坚持而有韧劲”的意思,所以用“坚韧不拔”是不正确的。按部就班·按步就班“部、班”是指门类、次序的意思。这个成语是表示做事情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步”是脚步的…  相似文献   

11.
介词“从”和“在”都可以表示时间,但意思不完全相同。“从”表示时间的起点,其后常常有“起、开始、以来、以后”等词相搭配。例如:  相似文献   

12.
模·摹“模”和一摹”这对同音词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能通用,需要辨析清楚,避免混用。表示仿效意思的,如模仿和摹仿、模拟和摹拟、模写和摹写,这些都可以通用。表示法式、标准、规范的,如模型、模本、模式、楷模、模特儿等,都要用“模”而不用“摹”。描摹、单状、临摹、摹绘、摹印等,一般用“摹”而不用“模”。诊·疹“诊”和珍”这两个问表示不同的意思,不能通用。瘴所、渗治、疹断等用法,都是人对的。一疹”表河。皮肤上起的很多小疙瘩,如麻疹、E疹、抱疹等。一疹”不表小诊疗的意思,“诊”才表}诊疗的意思,如诊断、诊脉…  相似文献   

13.
长和常     
“长”和“常”这两个词,都有表示时间长的意思,报刊上常有被用混的时候。“长”是和“短”相叶的,指的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大。既指时间,也指空间。如长途、长河、长空、长期、长治久安、长此以往、长年累月及长寿、长眠等,都是指时间或空间“长”的意思,与”短”相对。而善长、一技之长、长于书法、说长道短,其中的“长”则表示长处、优点、特长。“常”不和“短”相对,它表示时常、常常、经常的意思。如常受表扬、常来常往,“常”表示时常、常常的意  相似文献   

14.
度·渡 “度”和“渡”这一对同音词,在词义上和用法上都有区别,但在实际应用中常被用混淆了。例如,渡假村、欢渡春节、渡过幸福晚年,等等。这样的用法不少,但都用得不对,是和“度”用混了。 “度”和“渡”这两个词区别在哪里呢?“渡”是表示由此岸到达彼岸或由这一端到达那一端通过的意思,如横渡长江、远渡重洋、飞渡太平洋。“渡”字虽然是水字旁,但不仅仅表示从水中通过,表示从空中、从陆地通过也都用“渡”。  相似文献   

15.
渴望自由的人们企盼着有一天,互联网能无论何时何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年轻一族期待着有一天,花最少的钱展现最酷最与众不同的自我……商务人士等待着有一天,"移动办公"时代能够真正来临…… "移动梦网一族"希望着有一天,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速度进入高速移动信息时代……如今, 这一切都因为CPRS的正式商用而成为现实这一切也因为CPRS的到来而变得更美丽起来  相似文献   

16.
王倩茹 《大观周刊》2011,(25):71-71,45
英语用反身代词强调.现代汉语用副词或者介宾结构。现代汉语中词语中这些反身代词作为词素来应用,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使用较多;“自身”,多使用于书面语或者谚语中,还有“本人”只用于极少数句子中;而像“亲自”“亲身”等词用作副词。表示“亲自”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赵阳 《大观周刊》2012,(37):53-53
第一部分驰名商标法律制度概述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和特征 驰名商标一词用英文表示为“WELL KNOWN MARK”.其中的”WELL—KNOWN”有“驰名”、“人所熟知的”或“广为人知”等意思。  相似文献   

18.
弃甲曳兵其中的“曳”有时被读成yì(义),也有时被写成“弋”,这都错了。“弋”读yì,表示用带有绳子的箭射鸟,而这个成语不表示这种意思。“曳”读yè(夜),表示拉着、拖着。成语形容败兵丢盔卸甲,拖着兵器逃跑的样子。气势汹汹有人认为这个成语是形容人发怒时凶狠的样子,就想当然地写成了“气势凶凶”,结果错了。可以说“凶狠的气势”,但不能说“气势凶狠”,更不能说“气势凶凶”,“凶”字不能叠用。“汹汹”是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含贬义。形容人或动物发怒时凶狠的势头,写“气势汹汹”才对。气喘吁吁“吁吁”和“嘘嘘”…  相似文献   

19.
鼓动·煽动·怂恿“鼓动”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等手段激发人们的情绪,使其行动起来。如“进行宣传鼓动”“鼓动各界群众积极支持希望工程”“鼓动全民都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煽动”是指鼓动别人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多指做坏事。如“煽动群众闹事”“煽动暴乱”。‘名恿”也是表示鼓动别人做不好的事情的意思。“鼓动”是中计词.价一般县用来表示激发人做好事情。“煽动”是贬义词,表示鼓动人做坏事情。要分清这两个词的差别,就要弄清鼓动人做的事情究竟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还是不好不坏的事情,否则就容易用混。如‘激动下岗人员对社…  相似文献   

20.
定和订     
“定”和“订”这两个词的用法,有时界限明确,有时区别不明显,有时也可通用。正因此,报刊上使用这两个词比较混乱,甚至一篇文章中前后就不统一,自相矛盾。“定”在表示决定、确定、规定的意思时,和“订”没有联系;当“定”表示约定、制定意思时,和“订”的关系就密切了,有时还可通用。“订”表示经过研究商订而立下条约、契约、计划、章程等;还表示预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