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创造,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采取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从德智体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重任,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启动、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2.
李亮 《考试周刊》2010,(8):91-92
21世纪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世纪,高校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双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研究面对21世纪在国际社会中的生存、竞争、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问题。最近,美国总统克林顿声称,对科研和教育的投资是国家的重点。其长期目标是:保持对科学知识领域的领导;提高所有美国人掌握科技的能力;造就21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日本教育改革的总目标也是:面向21世纪,立足于培育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的观点,培养具有自我学习愿望,能够独立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具有丰富心灵和茁壮成长的人。我国的教育改革,当然应该是面对21世纪,具体目标就是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培养21纪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求的创造性人才。历史教学的改革,应该从属于这个总目标,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个风云变幻的新世纪,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新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转变家教观念,培育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国际社会把21世纪看作是信息与生命大发展的“精神明世纪”,在这样一个新世纪中,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责任的教师,以怎样的心态迎战,以怎样的工作立足,以怎样的素质置身其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就新世纪里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浅谈教师素质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之际,一场新的革命——知识经济浪潮正在悄然兴起。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社会的发展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用教育的创新来实现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学与管理》未来的社会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日益加强。为此21世纪的建设者,必须要具有合作能力,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负责,还必须学会合作。只有合作才能更好的竞争,只有合作才能更快的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师都应从时代发展的高度立足现实,展望新世纪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发展趋势,捕捉发展的机遇,从而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新型人才。一、21世纪呼唤合作新世纪最根本的特征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变革迅猛异常,综合国力竞争剧烈。我们一方面要研究面对未来的对策,另一方面还要掌握适应和对付末来社会…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世纪,知识经济世纪的根本是高科技(含软科学技术)和掌握高科技的人才。作为新世纪的领导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人才观。领导只有具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求才之渴、用才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魄和举才之德、才能成为管理人才的人才,才能驾驭人才和适应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北生 《天中学刊》2002,17(1):98-100
历史在不断地推进,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21世纪的教育将随新世纪的发展而具有新的特点。新世纪教育的作用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教育是21世纪进步之门的钥匙,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质量;二、教育是21世纪“速度经济”的加速器,关系到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动力 和后劲;三、教育是具有21世纪特征的世界货币,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四、教育是21世纪填平“鸿沟”的有力工具,关系到能否落实“共同富裕”的目标;五、教育是21世纪重要的国家安全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地域观念被打破,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发展趋势,而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而言,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出众的竞争能力的新型人才是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教学理念与教学目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人才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对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客观分析与论述,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人类政治大民主,经济大发展,科技大飞跃,社会大进步的世纪。在这新的世纪里,整个世界势必多元化,充满着友好、和平、互助、发展,但也充满着竞争、较量、对抗和冲突。在21世纪中,世界各国的不同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之间的竞争与较量必然愈演愈烈。既然21世纪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世纪,那末,人类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高校文科学报,面对这新的一个世纪,将肩负起特殊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新世纪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一、希望和挑战为了完成新世纪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必须全面前瞻未…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新世纪里,教师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富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教师素质有哪些内容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高等旅游教育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世纪的社会是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化的高科技社会。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同样面临着如何培养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严峻挑战。从德育品格、课程结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6个方面探讨21世纪旅游教育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进入新世纪,不仅意味着年代上的更新,而且意味着开启了社会进步的新时期。21世纪的中国,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来建设,21世纪的教育发展模式必须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只有让一代新人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才能使其具备主动发展自己、积极完善自己的基本素质,才能使教育走向有效和成功。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性学习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大学英语教学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以创新性学习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大批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张文英  王新国 《教育艺术》2004,(6):38-39,37
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造性的新世纪人才,是21世纪学校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因为21世纪将充满竞争、变革和机遇,21世纪将时刻召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才的重要摇篮。”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空前提高,它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袁潮 《科技文萃》2001,(9):14-15
21世纪扑面而来。人们对新世纪充满期待、憧憬,新世纪的教育究竟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它对社会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21世纪的教育将凸显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高等旅游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的社会是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化的高科技社会.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同样面临着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严峻挑战.因此应从德育品格、课程结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6个方面推进21世纪旅游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高校培养人才标准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政治、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将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的标准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不仅是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要想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就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学习制度———创新型学习,使教育者成为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力的…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具有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