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马克思:“服务就是商品” 我读到《新闻大学》1998年秋季号喻权域同志《对新闻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一文的第四点“新闻是不是商品”。其基本观点作者用黑体字标出:“新闻报道和报纸都不是‘商品’,而是‘服务’。”这里的“服务”显然不是无私奉献意义的服务。喻接着说:“我国那些主张‘新闻是商品’的学者,忘记了辩证逻辑,用的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不知  相似文献   

2.
《新闻学家不是“新闻家”》一文(以下简称《不是》)最初发表在1998年第1期的《新闻前哨》上,后来又被收入《浅论新闻发现》和《大江潮涌》两本文集之中。它的一再发表,使它的影响更为扩大。 《不是》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新闻学家不过是一些只懂得新闻学理论却不会做实际的新闻工作的人,“而记者、编辑应该是‘新闻家”’,“新闻学家的行为目的是建立‘新闻家’的行为规范;而‘新闻家’的行为,却不可避免地要把这些规范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学家与‘新闻家’就是一对矛盾,他们之间是立和破的辩证关系。这对矛盾不断…  相似文献   

3.
衡文以恕。但是我考虑多时,觉得仍有必要写此短文以商榷。《谈谈编辑改稿》一文发表在《大学出版》1997年第4期上。作者说“‘跳板’一词一般含有贬义,此处用‘跳板’不合适,笔者将其改为‘桥梁’,可能好一些。”“跳板”一词果真含有贬义吗?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它所提供的三项释义,均没有提到“跳板”一词一般含有贬义。我想,《谈谈编辑改稿)}的作者大概是在这样的语境中获得关于“跳板”一词的语感的:本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以朝鲜为b匕板,发动侵华战争。“……语感并不神秘,也不是个人的、纯主观的东百。它是说话人…  相似文献   

4.
去年12月8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合适吗?》的“新闻观察”。报道中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疑问。’赵振宇是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新闻学研究》的课堂上说这番话的。据其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报刊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该篇报道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和讨论,先后有30多家报纸、网络媒体转载,包括新浪、网易、新…  相似文献   

5.
(一) 我们讨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时,首先必须搞清:什么是党性?什么是人民性? 关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人民性,大家意见比较一致。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马克思曾经指出: “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  相似文献   

6.
《扬子晚报户繁星”副刊最近刊出了关于“新闻”词源考证的两篇文章。作者都是“南京高国藩”。第一篇文章.作者说“在古书中遍考“新闻’这两个字的来源,查来查去.‘新闻’二字竟在《红楼梦冲”.并由此断定:“‘新闻’一词是在清代初期时才出现的”,“《红楼梦》记载‘新闻’~词在中国典籍中为最早见。”第二篇文章中.作者推翻旧说.又立新论.称“新闻”一同最早见于晚唐李成用的诗句“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和“旧业久地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中。(笔者注:见1997年10月6日、Ic月20日《扬子晚报》)为此,笔者特意查阅了…  相似文献   

7.
“词”和“词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些同志把二者混为一谈。例如: “‘修养’一词在十多年前被作为批判的靶子后,从此销声匿迹。不但报章书刊不敢提及,甚至有些词典也把‘修养’一词一笔删去。好象我们的祖先压根儿没有创造过这一词汇似的。”(《文汇报》1979年 8月20日第4版) “从一个词汇联想到其他”。(《光明日报》1979年11月15日第4版) 上面两例中的“词汇”都用错了,换为“词”才对。这儿有必要弄清一下“词”和“词汇”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都说《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的文章难上。然而,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基层小人物撰写的一篇名曰《轿车攀比不可取》的言论,却登上了大雅之堂。通观“人民论坛”栏目这些年来刊登的成百上千篇言论,看得出,这些文稿来自“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正是因为“人民论坛”广辟稿源,择优精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它为栏目文章的思想性、针对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文章也就有了牢靠的“可读性”。因此,这个名副其实的栏目受到了读者和作者的普遍赞誉:“‘人民论坛’众人论谈,‘人民论坛’大家爱看”。有比较,才有鉴…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家王力同志在《我谈写文章》(《新闻战线》1979年第4期)一文中说:“‘词汇’一词来自英语的Vocabulary(毛主席说的即‘语汇’),指的是一种语言里的全部的词(斯大林叫做‘词的总和’)。现在有人说‘某词典共收了两万个词汇。’那就错了。一部词典只有一个词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札记叫《反义动词》(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语文杂记》),其中谈到:“口语里只一个词,借进借出都叫‘借’,古汉语里‘借’和‘贷’都是既可以进,也可以出。”一般动词动作主体与动作对象都比较明确,比如“张三打李四一巴掌”,“李四给张三10元钱”、“张三喝李四一顿酒”,这些话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借”这个词很怪,单说“张三借李四10元钱”,听的人不知道是张三欠李四,还是李四欠张三,弄不明白。非得说“张三借给李四10元钱”,“李四从张三那儿借了10元钱”才能明白。其实,除了吕叔湘先生说的“借”之外,现代汉语中还有几个这类词,比如“租”“赊”。“张三租李四房  相似文献   

11.
“世上总是‘善者’多”。这本是常理。可是,今年3月18日的“扬子快语”《有感于狗当市长》一文中的“世无善者”这句话,就不符这个常理。作者金玉引用上海《新民晚报》2月13日一则新闻的事实为论据,阐发说: “据报载:美国加州辛奥市为新市长人选争论不休,在越来越烦的情况下,有人把捉贼屡建奇功的猎犬‘波士高’作为‘候选人’,终以120票赞成,7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波士高’每天穿着恤衫、西裤,打着领结上班。这件破天荒的事,真叫人十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5月9日,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纪念日。这段历史对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战士深有感触地对青年读者说:“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我们还在上中学。有一次,当老师让我们听写“伟大的卫国战争”这个词时,大家全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伟大的’是大写还是小写?‘卫国’和‘战争’呢?后来,当我们经过战争的洗礼,同祖国一起历尽艰辛之后,几乎连想都不用想。就用大写字体庄重地书写出‘伟大的卫国战争’这个词来。”如今,“伟大的卫国战争”,不但用大字书写在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史册上,也深深地铭刻在2亿6千万苏联人民的心里。  相似文献   

13.
第四个特征:短小精悍鲁迅在《三闲集》的序言中说过:“短短的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杂感’者”。杂文一般都很短,人称“千字文”。有些同志一讲到杂文,就叫它“小杂文”。对于这个称呼,有的杂文作者很反感。我认为,讲“小杂文”的有两种情况:一种属于瞧不起。“那位老兄是干什么的?”“那位老兄是写小杂文的。”就有点瞧不起的意思。我们评职称,要讲有什么著作,如你说曾在报刊上发表过若干篇杂文,有人也许会说:“小杂文”算什么,算不得学术文章。这种瞧不起杂文的情况确实是存在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多次使用了“新闻”这个词。如第一回“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当下哄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第二回写贾雨村在扬州奇遇冷子兴时,“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写贾宝玉等和李纨论诗时,李纨道:“原是  相似文献   

15.
周末在“‘越野’性的看法”一文里(见新闻业务1957年第七期),提请大家注意一个“新”的论点,那就是所谓“新闻的二重性”。作者说:“新闻本身是没有阶级性,但是当新闻事业萌芽诞生时,新闻报道就落入了‘阶级’的手中,成为阶级斗争主要武器之一。”接着作者就说:“因此,归纳起来说,新闻  相似文献   

16.
张芹 《新闻实践》2001,(10):33-35
有人断言:“未来的人们,或许将不再渴望‘独家新闻’”因为“我有‘我的报纸’,‘我的电视’,完全个性化的内容设置,切合个人的需要,对我本人来说,这难道不是真正的‘独家新闻’吗?”“网络时代的受众人人都拥有‘独家新闻’”显然,这里的所谓“独家新闻”是“个人化新闻” 那么,到底什么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对新闻媒体、对记者编辑、对新闻接收者,意味着什么? 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解释说:独家  相似文献   

17.
古人写诗作文,讲究推敲词语。曹雪芹写《红楼梦》,曾下过“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功夫。宋诗《船泊瓜州》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容斋续笔》说,作者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上,费过不少斟酌:“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字,后又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此十许字,始定为‘绿’。”现在写文章,固然用不着这样拘谨,但这种力求准确。精益求精的精神,无疑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新闻记者,他在写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党和人民的政治利益。即使是一词一语,都要看作战士手中的一颗子弹,力求词不虚发,表意准确。有位同志编写一篇关于棉布供应工作的稿子里面说:“……由于我们对花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在花纱公司系统内进行过有关的教育。一九五三年前忙于产销平衡,一九五四年开始棉布计划供应,更助长了我们在这方面的麻痹和官僚主义。”在这段话里,“助长了”一词用错了,“产销平衡”和“计划供应”是好事,为什么反而产生这种消极的效果呢?从字面上看,原意应该是由于对花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工作人员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又有了自满情绪,于是在这方面“滋长了”麻痹情绪和官僚主义。把“助长了”改为“滋长了”用词就更确切了。可见一字之微,也不是无伤大雅的。其实,所谓用词精确,就是用最最确切的语言,正确地表现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教学生学。”电大学生以业余学习为主要形式,特别是1995年开始招收的“注册视听生”,实行不组班教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国广播界的一些同志,常常用列宁讲的“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这句话,来说明广播的特点。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刊登的《广播特点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初探》),对此作了更加具体的阐述。该文说: “‘不要纸张’和‘没有距离’这两条,实际上就是列宁对广播特点的高度概括。‘不要纸张’,指的是声音的特点;‘没有距离’,指的是无线电的特点。”又说: “广播特点大体上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述,  相似文献   

20.
理顺而辞达     
黄山谷在赠衡阳妓陈湘的《蓦山溪》一词中写道:“婷婷袅袅,恰近十三馀。”金人王若虚批评道:“夫‘近’则未及,‘馀’则已过,无乃相窒乎!”(《滹南诗话》卷下十三) 这一批评是有道理的。“近十三”,即不到十三岁,“十三馀”,即已过十三岁,岂不是自相矛盾?山谷选择“近”、“馀”两词,的确是欠推敲的。《新闻战线》1980年12期第8页有一段文字,其中一处语病,与上例近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