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画家与画竹     
我国是竹的王国,植竹历史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不少书画家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大量咏竹、画竹的佳作,为竹文化平添了艺术光彩. 宋代画家文同善画墨竹,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人尊称为墨竹绘画的鼻祖.据传,他曾在居处遍植竹林,经常以竹为伍,细心观察竹的不同形态及在晴晦雨雪等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做到"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中的竹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画竹是传统国画中重要的画科之一。一般认为 ,画竹起于唐 ,传世作品以宋竹为早。本文从敦煌壁画中找出了北朝、隋、唐、宋、回鹘、西夏直至元所画的竹 ,并从画史上找出了晋人画竹的记载 ,论述了这一批珍贵资料 ,丰富了中国竹画 ,将竹画史提前了几百年。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得罪显官豪门而被罢官。擅画兰竹,“扬州八怪”之一。他的题画竹诗与竹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其题画竹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枝一叶总关情”等名句,使郑板桥的题画竹诗更显示出鉴赏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在创作方法上,他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的创作观念。“眼中之竹”是观察客观事物所留下的印象,是素材积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属于艺术构思阶段。“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运用艺术技巧与艺术手法将“胸中之竹”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最终完成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缅怀亡友文与可的一篇文章,文章纵横恣肆情感却自然凝聚,围绕"竹"的绘画形象来展开描述。因此从中国绘画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可以更加直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6.
新平县竹资源丰富,但竹资源利用多以传统利用方式为主,存在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一、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文章在全面概述新平县竹资源和竹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竹资源开发利用及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列解决措施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生产与工艺技术水平普遍提高的现代工业环境下,家具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多的集中于产品的外观设计上,而开发新型竹集成材家具是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一条途径,本文探讨了竹集成材的特点,竹集成材家具的设计定位以及其市场前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竹产品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出口创汇林产品。各类竹产品在目前的出口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了解其出口现状对促进竹产品对外贸易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竹产品出口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提高竹加工产品的工艺水平;打造出口竹产品的品牌;开发具有国际市场潜力的竹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9.
竹文化与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文化是以竹为载体的文化复合体。竹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以竹装点的园林山水,以竹为材料的建筑景观、手工艺品,竹食品,竹文化节皆显示出竹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竹文化旅游的潜在市场。发掘利用竹文化资源,发展竹文化旅游,对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品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都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啸竹     
啸竹始于魏晋竹林七贤,王徽之时达到高潮,唐宋还有发展。啸竹不仅在竹林场域中创造特殊的音乐享受,也在竹我的相对中将竹脱俗的气质、高洁的品性化作魏晋风流。啸竹在世界化中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11.
竹以其虚心劲节、潇洒多姿的外在形象和不畏逆境、宁折不屈、高风亮节的精神内涵同元代文人返璞归真、顺其自然、追求平淡的价值取向相契合,成为元代文人画家们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求得内心世界安宁和恬淡的最佳载体。以竹为载体的文人作品与道家道教文化中所蕴涵的追求安宁、恬淡的隐逸之情以及崇尚自然、与世无争的心态息息相关。元代文人的竹情结表现在诗中、画中,竹成为连接元代文人与道教之间的纽带。  相似文献   

12.
邵阳竹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邵阳竹资源丰富,竹艺品种繁多和源远流长的竹文化历史,提出了弘扬和发展邵阳竹文化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邵阳竹资源丰富 ,竹艺品种繁多和源远流长的竹文化历史 ,提出了弘扬和发展邵阳竹文化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林军 《中文自修》2005,(6):50-51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都,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相似文献   

15.
世居祖国西南边陲的彝族是喜竹爱竹、崇竹敬竹的一个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竹文化,并且彝族竹文化渗透于彝族整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且既有惟妙惟肖的竹生彝人的神话传说,也有顶礼膜拜的竹图腾、竹祖灵及务必恪守的竹禁忌之风,还有应有尽有的竹制法器之习.  相似文献   

16.
重庆永川市茶竹文化具有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优美等特色.茶山竹海旅游区是其代表.开发茶竹生态旅游有利于永川市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茶山竹海茶竹生态旅游的开发基础、内涵,并提出了开发的原则、思路等,对茶竹生态旅游的开发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爱竹。对竹,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我觉得那竿竿挺直、最具神韵的竹子,是一枝枝的大笔,在天地之间,以青绿的颜色,写出正直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竹文化是根植在中国传统诗性文化土壤上的一种价值创造,它承接了孔子的诗教.这种诗教追求诗化的人生和人生的诗化.因此,中国竹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诗性德育的价值.从孔子的"比德"和"三月不知肉味"到苏轼的"无竹令人俗";从郑板桥的"种竹似培佳子弟"到个园的园林艺术;从传统社会的竹文化到市场经济中竹园宾馆的企业文化建设,我们看到了中国诗性文化的薪火相续,感受到了诗性德育的魅力.竹,常绿不衰,中通外直.中国传统文化中,"竹"有一种善美合一的诗性之美,它是正直、虚心、有活力的人格象征,在竹的背后有一片陶冶人格的诗性的文化海洋.竹对人有着妙不可言的教化力量,它使道德境界涵蕴审美境界,审美境界附丽于道德境界,这种力量是理性所不能概括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叶剑英倡导的“一筒竹”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叶剑英指出,“一筒竹”是指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叶剑英关于建立城市—圩填—农村“一筒竹”的工作系统;关于在改革中要自觉把握运动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在商品流通、交通运输方面开展“一筒竹”运动,重视发展城乡贸易、打通流通领域的“竹筒”;以及在各项工作中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等思想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印"四绝的赞誉,其画竹题记更是饶有理趣,真率、深刻、独特地表达了他的宗法自然、务求创新的美学思想、创作体验、艺术手法.同时,题记语言清新、质朴,别有韵致,实属值得珍视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