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以前是做测绘工作的,一年中的大半时间在外面的崇山峻岭中度过。每次家信,都忘不了嘱咐母亲:“带好阳阳,别忘了浇花。”母亲看后不无嗔怪地说:“他的两个宝贝,谁敢忘了呢!”。  相似文献   

2.
1988年8月2日是我父母结婚的日子,“8882”便成为一个非常喜庆和令人激动的数字了。我一直想知道父母当年相恋的故事,母亲自豪地向我描述父亲当年如何追求她,两箱情书加起来有上百封。这些信她视若珍宝,保存得完好无损。遗憾的是,我一封也没看过,无法领略父亲用怎样的深情和出色的文字打动了母亲。我曾调侃地让母亲拿出情书来给我欣赏一番,父亲却在一旁神秘地说,等你高中毕业后再看。父亲当年给母亲写情书的浪漫,让我对他佩服不已。不过,父亲结婚这么多年,一直忙碌奔波,很少主动想起他与母亲的结婚纪念日。往往是在母亲的提醒下,他才一拍脑袋,说“唉,忘了忘了”。母亲总是极为不满地在一旁埋怨父亲,什么时候才能记住这个日子。去年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父亲又忘记了,我拿出自己平时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大束百合,悄悄地替爸爸送给妈妈,他感激地摸着我的头说:“真是好孩子,越来越懂事了。”妈妈不知实情,陶醉地闻着百合的芬  相似文献   

3.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地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的水平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天下午我花了很多时间为父亲的到来做准备。我用最漂亮的花字体把小诗重誊一遍,然后在诗的周围描上五彩斑斓的花边,并充满信心地把它敬放在餐桌上父亲的餐具旁。到了七点,父亲还没回来。七点一刻。七点半。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父亲。他是好莱坞派拉蒙影片公司…  相似文献   

4.
母亲在离开家的那晚,和爸爸说了许多话,但我只记住了爸爸说的一句话:“你走吧,由我来向孩子解释。”母亲离开后的几天里,我天天等着爸爸的解释,但他似乎把此事忘了,一如既往地送我上学,在幼儿园的家长手册上,认真填写我会的新字、新听到的故事。每当奶奶叹气说,母亲“心早就不在了”,父亲就会用眼神制止奶奶。直到一周后的一天晚上,父亲合上故事书,又给我压压被角,说:“你听过很多天使的故事吧。天使飞到一个地方,发现那里有人冷了,有人饿了,有人需要帮助,她就会留下来当差。如果一切都很好的话,不当差的天使就会放心的飞走,继续寻找需要她…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少年,他出生在一个很偏远的山区。小时候,他每天随父亲兄长在椰风蕉雨中挥汗如雨,忍饥挨饿,在田间地头不辞劳苦地辛勤劳作。读初中时,他有了三个超越凡人的梦想:一是当一名作家;二是去埃及;三是娶一个漂亮的妻子。这三个梦想便成了他的人生目标。有一次,他看埃及地图出了神,忘了给父亲烧水,愤怒的父亲给了他一记耳光,并喝斥他说:“我保证你这辈子去不了埃及。”十多年后,这个满脑子梦想的少年心想事成,成了著名作家。第一次周游世界时,他便去了埃及,站在埃及的金字塔前,他给父亲写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道:“我一直…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花     
父亲以前是做测绘工作的,一年中的大半时间都在崇山峻岭中度过。在每封家信中,他都不忘叮嘱母亲:“带好女儿阳阳。别忘了浇花。”母亲看后总是不无嗔怪地说:“他的两个宝贝,谁敢忘了呢!”  相似文献   

7.
台湾散家林清玄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儿。有一次,干活累了,他跟父亲坐在田埂上休息。他一言不发,呆呆地望着远处出神。父亲看见他这个样子,问他想什么。他说:“等我长大了,不种地,也不上班。”“那你干什么?”父亲问。他充满向往地说:“我想每天坐在家里,等着人给我邮钱。”一听他这话,父亲笑起来,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敢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钱。”  相似文献   

8.
一个双休日,母亲带着孪生姐妹俩到儿童公园去游玩。姐妹俩7岁,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读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就双双被评为班级里的三好学生。这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她俩穿得花枝招展,煞是让人喜欢。10点左右,天热起来了,姐妹俩说要吃冰棒,母亲当即就去买了。姐妹俩见母亲买了3支,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问:“妈,还有一支给谁吃?”母亲先是一惊,转而反问女儿道:“你们说,还有一支给谁?”略一沉思,妹妹说:“给姐姐,因为这次考试她比我多考了4分,妈妈要奖励她,是不是?”母亲摇摇头。姐姐说:“妈妈,是不是给妹妹…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100元     
崔鹏飞 《高中生》2010,(10):61-61
吃晚饭时,父亲突然说:“我的工资怎么少了100元?“母亲忙问:“怎么了?”父亲说:“我的工资是1500元,装在一个红包里。我拿了钱,在商店前拆开了红包,就进去买东西了。”“会不会是拿出来花了?”“我身上本来就有200元.算来算去就是不对呀!”父亲放下筷子。说是要骑摩托车出去一趟。我们知道父亲是要去找钱,母亲放心不下,让我陪父亲去。  相似文献   

10.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的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的水平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天下午我花了很多时间为父亲的到来做准备。我用最漂亮的花字体把小诗重誊一遍,然后在诗的周围描上五彩斑斓的花边,并充满信心地把它敬放在餐桌上父亲的餐具旁。  相似文献   

11.
回家有奖     
母亲节这天,最小的儿子坐长途车去看母亲。到了母亲家,她却正好出去了。小儿子在门口等得心焦,好不容易等到母亲回来了,他不高兴地问:"你到哪里去了?"母亲一脸倦容地轻声说:"去看你爸爸了。"小儿子这才想起.今年母亲节,正好是父亲的忌日,他却给忘了,心里顿时不安起来。小  相似文献   

12.
梁思礼长得酷似父亲梁启超,被亲昵地称为“老白鼻”(即老Baby)。梁思礼是梁启超51岁得子,视若珍宝,梁思礼说:“父亲生前曾许了个愿,60岁后不再从事社会活动,要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可惜他56岁便撒手人寰。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爱国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梁启超有3个儿子是中国院士。其中,  相似文献   

13.
最好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可他总把妈妈的话当作耳边风,还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小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父亲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内部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杰克大叔在前面,我跟着他。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了上去。干完活,钻出烟囱,我看见杰克大叔的脸又黑又脏,就以为自己肯定和他一样,于是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洗。而杰克大  相似文献   

14.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15.
宽容     
班上同学路某的父母离异,他跟母亲生活。每到星期五下午父亲来校看他,就躲起来。久而久之,干脆星期五下午的课也不上了,渐渐地他养成了逃学的习惯。为这事儿我多次找家长谈话,想和他母亲达成共识,正确处理与父亲的关系,一同努力使他改掉逃学的毛病,但不成功。有一个星期五下午,路某又向我请假,说病了要去医院打针,我担心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就认真地说:“请假打针可以,老师下星期一看针眼儿”。没想到,不经心的一句话给我添了不小的麻烦。当天晚上路某的姥姥、妈妈带着他找到我家,情绪激动地嚷到:“你不是要看针眼儿吗?现在…  相似文献   

16.
我是家里的女孩子,父亲却好像从来没有流露出对我特别的爱。在我的小心眼儿里,父爱全部给了我的哥哥,离我却是那么遥远。幼儿园和小学就在父亲的不经意中度过,上学放学就像父亲打工的早出晚归,顺其自然,他不关心我的学习,尤如不关心庄稼收成。可是,当我考上了孙庄中学读高中,这意味着父亲大半收成都要被我一人吃掉时,母亲望着太年轻的我,和父亲渐渐微驼的背,商讨地说:“要不,别让丫头上了?”父亲额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一跳说:“这哪能成,再难也要供她读书。”就为这句话,我着实感动了好几天。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用…  相似文献   

17.
戴帽子     
有个富家子弟,刚刚认识了几个字,便以为学问到手,可以升官了。他想给父亲写封信,但却忘了父亲的父字怎样写,想找人问,又怕被人瞧不起;查字典吧,自己又不会。沉思片刻想出一个绝招,决定从字典的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地翻下去,只要翻到父字,准会认出来。花了好一番功夫,翻到一个“交”字,端详了一会儿,哈哈大笑起来,说:“父啊,父啊,你真是老糊涂了!你以为戴上帽子,我就认不出你来了吗?” 戴帽子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利润     
父亲退休后闲着没事干就在巷子口摆了个小摊,放几个打气筒专供邻里街坊用。有的街坊打完气后就塞给父亲几角钱,父亲摆摆手不收,说:“我这就是想给大伙行个方便。”人说:“再小你这也是个生意。”硬塞。周末读研二的哥哥回来了,吃饭时说起了这事,哥哥唾沫星子直飞,说:“这是个经济社会什么都要讲回报讲利润。”然后经济术语说了一大堆。父亲放下筷子,缓缓地说:“你说的那些我都不懂。我只记得那年我们家失了大火,除了一个破盆子都烧没了,是街坊们一床被子几斤米才有了现在的一切。要说利润,除了这个破盆子剩下的都是我的利润。…  相似文献   

19.
妈妈说:压岁钱要花得有意义! 过年时,亲朋好友走动,总会给孩子一些压岁钱,积少成多,孩子就有了一笔不少的“收入”,少说也有一丽千吧,这些钱孩子收着,不露声色。我总以为,他会像小时候那样,主动交给我,然后说:“妈妈,我要用钱的时候,你可要给我啊!”哪知,他今年主意大了,一点没有让我“保管”钱财的意思。我不免有担心,常常说孩子花惯了钱是收不住手的,也常说孩子花钱是不经大脑思考的,我就想引导他把钱花到正经的事上来。  相似文献   

20.
拆房     
英国有个政治家叫福克斯,在国人中享有言而有信的美誉,这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关。福克斯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父亲想把自家花园的一个亭子拆掉,当时福克斯正度完假期要返回学校。他对拆亭子很好奇,便要求看着亭子拆完再走。他父亲觉得不妥,便将拆亭子的事推迟到来年假期。可福克斯走后,他父亲又想“当年事当年毕”,于是,就找人把亭子拆了,在另一开阔处盖了一个新的。假期里,小福克斯回来了,看见这一切,不满地对父亲说:“父亲,你说话不算数!”他父亲原来认为孩子是一时好奇,过去就忘了,此时大为震惊,严肃地说:“孩子,你说得对,我错了,我就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