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档案编研工作创新琐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已经成为一种追求,成了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推进器。那么档案工作要不要创新?作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有效手段的编研工作要不要创新?又应该从何处入手去创新?笔者想就此问题谈些粗浅之见。一、理论创新回顾我国档案编研理论的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档案文献编纂学》的诞生及其理论的逐步充实。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文献公布学教研室编写刊印出我国第一部《文献公布学》油印教材,全书约10万字左右。后经研究领域的拓宽和研究深度的加强,到1990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档案文献编纂学》已达1…  相似文献   

2.
1951年5月31日,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创办了内部编印的刊物《材料工作通讯》,1953年更名为《档案工作》。她从创刊到1965年底停刊,共出版了103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档案工作》于1980年1月复刊。1994年,《档案工作》更名为《中国档案》。2011年,经过几代办刊人的努力,这本杂志迎来了创刊六十年,纵然收获了不少荣誉,但读者的爱戴与支持,才是我们莫大的欣慰和持久的动力。本刊将陆续刊载优秀征文,与广大读者分享作者们与《中国档案》的一段段特殊情缘。  相似文献   

3.
2004-2013年间,档案编研研究取得较大进步,成果不断,为档案编研工作发展与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笔者选取2004-2013年这十年间中国知网学术资源总库中档案编研相关期刊论文,分析其研究的总体状况、研究重点和特点,以期加快档案编研研究进程,改进档案编研工作,扩大档案影响,发展档案事业。  相似文献   

4.
阿昆 《北京档案》2005,(8):42-42
编辑本期稿件,时值一年中最热的伏天,但天热不及档案人对“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的探讨热。大家从《北京档案史料》(下称《史料》)是否能成为区县编研的样板说起,谈到区县档案编研科的定位,继而提出招募档案编研志愿的设想,您认为这是一条新思路,还是一些档案人(包括阿昆)热昏了头在说胡话?请抓紧发表意见。一旦对本辩题再无新的见解,便转入下一辩题“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 。  相似文献   

5.
从最早的档案文件汇编《尚书》,到当代“文学湘军五少将”之一的马笑泉首创的中国第一部小说体的档案汇编——《银行档案》,不同时代的档案编研者依托各自不同阶段的环境、背景和条件,使各阶段的档案编研在体裁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中国档案》迎来了创刊60周年,应该说这是不平凡也不简单的60年。作为她的一个忠实读者、一个老通讯员,我不禁感慨万千。可以说,我从跨进档案大门的那天起,就与《中国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档案工作》引领我步入档案之门1985年初,我随父母从齐鲁大地来到了塞上江南——银川,又从自己熟悉的教育岗位转换到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7.
谈档案编研的著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研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环节 ,在整个档案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档案编研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著作权问题 ,笔者想就这一问题简单地谈谈自己的观点。一、馆室工作人员编研成果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应弄清楚编研成果的性质。档案馆编研成果著作权的归属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不能一概而论。有一部分成果的著作权应属于档案馆或其相应的科室 ,另外一部分应属于职务作品 ,还有一部分成果的著作权完全归公民个人所有。1 .著作权归单位 (即归档案馆或其相应科室 )所有的编研成品。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 :…  相似文献   

8.
有关“编研”一词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1960年在档案专业刊物《档案工作》上使用了“编研工作”这一术语;198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文件中使用了“编研工作”一词。由此开始,一方面是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的继续深化;而另一方面却是新的研究领域,即档案文献编研理论的开辟。但在相当长  相似文献   

9.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需要有人去保存档案,整理文献,编著历史,总结经验,指导未来。正因为如此,世纪之交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世界记忆工程”,中国也适时实施了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上海是档案编研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城市,为进一步创造性搞好档案编研工作,本人在此贡献四点建议。第一,更系统地做好编研工作。上海市档案馆及全市档案系统收藏有丰富浩瀚的档案文献,这些是极为重要的文明财富。在过去的20年间,上海市档案馆整理、出版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瞩目,并获得了各界的很高赞誉。我以为要在这样一个高起点的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国档案》迎来创刊60周年。60年对中国档案事业的记录与见证,60年对全国档案工作的研究与探索,60年对历史的尊重及对未来的憧憬,让《中国档案》与千万读者并肩携手结下了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档案馆成立于196O年3月,是中共重庆市委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集中保管重庆市各个历史时期市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部分企事业单位需要长期成永久保管的档案的基地。经过近40年的不平凡历程,该馆馆藏档案已多达70余万卷,排列长度为10091米;此外,该馆还收藏有各类历史资料36910册及大量的报刊资料,其馆藏数量之丰,内容之广,价值之高,在我国各级地方档案馆中名列前茅.近十年来,该馆在广泛征集、妥善保管、科学整理论成档案,尽力为社会各界服务好的同时.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各级各…  相似文献   

12.
实施著作权法与档案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著作权法》的颁布及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2001年10月27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2002年8月2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已经构成,相应地,档案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也揭开了实施著作权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编研工作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编研工作是在分析研究馆 (室 )藏档案的基础上 ,将分离零散、不便利用的原始档案素材按照一定的选题要求和结构形式 ,经过汇集、考证、鉴别、整理、选择、加工等工作环节 ,使其形成系统完整的资料文献 ,以方便查考和利用 ,更好地实现档案的价值。这一工作本身是对原始档案的挖掘和提炼 ,是对纷繁庞杂的原始档案的分析和加工 ,也是对档案工作者综合业务素质的陶冶和升华。在档案编研过程中 ,档案工作者能够进一步熟悉馆 (室 )藏档案的内涵和外延 ,检查档案内容是否完整翔实 ,辨析档案信息是否准确无误。编辑工作要求编纂者既要遵循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业务工作。档案编研的目的,不仅在于丰富档案馆的馆藏,更在于通过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社会信息知识共享,为经济建设服务。目前档案馆的编研工作普遍存在着编研题材狭窄、形式单一、档次不高、缺乏新意的弊端,使档案编研工作始终处于低层次的状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一、树立创新意识,拓宽档案编研选题范围由于相当部分档案馆对编研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使这项工作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状态。如有些档案馆为了目标管理达标需要,仅编些《档案馆馆藏指南》、《大事记》、《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档案》创办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本档案专业刊物,她记录了新中国档案工作者奋斗的历程,在促进档案工作起步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在档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1年是《中国档案》创刊60周年,在新时期档案事业快速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1日)《中国档案》杂志社:值此《中国档案》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谨向杂志社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档案》杂志作为新中国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档案专业刊物,6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办刊方向,积极探索办刊规律,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日益增强,已成为宣传党和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反映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的生动载体、贴近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正"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1984年的秋天,《档案与建设》创刊,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作为创刊人之一,我对《档案与建设》一直充满着珍爱之情。前段时间,我得到国家档案局颁发的荣誉奖杯,不知不觉地从事档案工作也逾30年矣。三十而立、事业有成,我的兰台生涯与《档案与建设》同生共进,源远流长。1984年春,局党组决定筹建综合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在原来的  相似文献   

18.
一编研工作的联动 ,是指有关的档案部门合作开发各自收藏的档案里的信息资源。这不是新问题。翻开许多有关编研学、档案文献纂学的论著或是教科书 ,不少作者提到了档案部门之间合作的问题 ,也就是联动。联动在实践中也已经实行了。电视专题片《档案里的故事》,是由上海市档案馆牵头 ,集合了好些区县馆、专业馆、企事业单位档案馆的力量 ,拍摄 10 0集的初步目标才有望在最近实现。总数达 2 0余卷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档案资料汇编》,也是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科院等牵头 ,联合全国十多家省市档案馆 ,编纂工作才杀…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0月22日,对如皋档案人来说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市委、市政府为《如皋长寿文化研究荟萃》举行了首发式。在首届“如皋·中国长寿文化节”期间,档案部门也成了市领导、新闻媒体和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他们编辑的《如皋长寿文化研究荟萃》作为如皋的“长寿”名片而成为“抢手货”。面对编研成果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编研工作在市场化道路上迈出的坚定步伐,如皋市档案局殷春泉局长感慨良多,不禁侃侃而谈……走市场化道路靠的是金点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如皋档案人改变长期以来封闭的思维定势,重新审视档案编研工…  相似文献   

20.
宋加梅 《兰台世界》2005,(10):51-51
档案编研题目的确定是决定档案编研工作质量的基础.也是档案编研工作获得重要成果的前提一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从众多显现和潜在的档案编研工作中做出明确判断,选出能够概括所要表达某一方面档案信息的题目,对提高编研成果的整体质量,完美程度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提高编研质量,确定编研选题方面,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