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闲暇之余,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7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相似文献   

2.
闲暇之余,笔者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每个人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  相似文献   

3.
梁好 《河北教育》2009,(7):47-47
从前,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但是,粥少不够吃。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4.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七个人在一起劳动,每天要分一大桶粥。刚开始时,提倡“以人为本”,每人按需按量盛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于是,他们抓阄决定谁先来分粥,每天轮一个。结果一周下来,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接着,他们推选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来分粥,强权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那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2012,(33):60
有7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吃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3人的分粥委员会及4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相似文献   

6.
分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他们每天需要分吃一大桶粥。但要命的是,每天的粥都不够吃。于是他们决定,要想个公平的分粥办法,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到粥。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由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但这样一来,每周下来,他们每个人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地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他们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  相似文献   

7.
分粥     
《教育》2013,(6):61
有个故事讲的是,有七个人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产生了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最后想到了  相似文献   

8.
分粥     
有7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共同分食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由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来分粥。可是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肖雄杰评点:自私与强权均会导致腐败,其目的只有一个:得到更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陈建忠评点:利益是一切纷争与腐败的根源。】然后大家开始组成3人的分粥委员会及4人的评选委员会,每天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罗…  相似文献   

9.
如何改善教师管理,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一些管理学上的经典故事或许给我们更多的启迪. 机制创新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相似文献   

10.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7人小团体中,每一个人道德品质都不坏,他们共同生活,每天要分食一锅粥。因为没有好的量器,所以他们就商量怎样尽量分得平均。办法很快就有了。大家先指定一个人来分,结果这个指定的人总是给自己分得多些。他们由此得知:权力容易产生腐败。后来就改了办法,大家轮流分粥。结果是每个人在分的时候,都是把自己的粥分得很多,多得吃不了,别人却挨饿。其结果是导致了资源浪费。于是大家通过选举,推选出一个相对品德高尚、诚实公正、大家都信得过的人来分粥。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办法还可以,可是到后来,大家开始同他套近乎。…  相似文献   

11.
机制是什么?简言之,就是一种能够改变或者改善一个集体目前状态的一种力量。一个好的机制通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分粥的故事已经成为典故,故事内容很简单。说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平凡且平等,他们要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分食一锅粥。大家试行了不同的分粥方法,最终形  相似文献   

12.
如何改善教师管理,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一些管理学上的经典故事或许给我们更多的启迪。机制创新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  相似文献   

13.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七个人在一起劳动,每天要分一大桶粥.刚开始时,提倡"以人为本",每人按需按量盛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于是,他们抓阄决定谁先来分粥,每天轮一个.结果一周下来,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押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熏其中每个人都平凡而且平等熏没有凶险祸害之心熏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或有刻度的容器。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并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可是不管换谁,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结论是: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方法二:大家轮…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七个平凡而且平等人组成的小团体,没有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或有刻度的容器。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讨论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方法…  相似文献   

16.
潘美汐 《作文》2023,(Z2):9-10
<正>每学期开学,我一拿到新书就会翻看地方课程《心理健康》。因为我喜欢看书中的小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是《分粥》这个故事。一开始七个和尚分粥时总是闹矛盾,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分粥的人最后领粥。这样,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粥,每个人在分粥的时候都会分得尽量均匀。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制定规则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广泛、充分地参与讨论,争取制定出公平的规则。  相似文献   

17.
《阳光搜索》2005,(12):38-39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8.
佚名 《今日教育》2007,(12S):38-39
有7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9.
一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经常都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游荡在街头巷尾或者盘卧在路边.向路过的每一个行人伸手要钱.他们被统称为:乞丐。他们的存在.就如在城市的繁华外衣上打着的丑陋补丁。  相似文献   

20.
“卖”粥     
幼儿园有时安排的点心是稀粥,我班有的孩子不喜欢吃粥,任凭我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想,何不从这一特点出发去想办法呢?分粥时,我模仿卖早点服务员的样子开始叫卖:“卖粥哟,又香又甜的白米莲子粥哟!”经我这么一吆喝,孩子们顿时活跃起来,粥桶前围满了小顾客:“老师,我要买又香又甜的白米莲子粥。”“老师,我也要一碗。”连平时几个最不喜欢吃粥的孩子也跟着来买。于是,我又趁机教育孩子买东西要排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