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微型课题”中感受研究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教育科研常常让老师感觉只是“看起来很美丽”而并没有太多的参与意愿?这是源于我们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让老师感觉高不可攀;源于我们把教育科研文本化,让老师感到假、空、累。而“基于现实问题”的微型课题则以切口小、周期短、针对性强、涉及研究人员少、操作性强而备受基层教师欢迎。  相似文献   

2.
刘党桦  杨志宝 《师道》2008,(9):41-41
教育方式是多样的,世上没有一种教育方式能适应所有的学生。教师常用的教育方式如惩罚教育等,多是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而很少在教育上显示学生“强势”的一面。但是如果我们的老师放下架子,适当向学生“示弱”一下,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金秋十月,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我们皖北高中历史教师沙龙一行几人参加了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紧张而充实的年会上,扬州中学王雄老师和大连红旗高中杨晓军老师的两节研究课让我们对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有了感性的认识;分组研讨、学术沙龙围绕年会主题“历史教育与学生的公民素养。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多是采用面谈的方式。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面谈的过程中,有时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有时教师三令五申,学生却无动于衷;有时开始出于“友好交谈”,最后却以充满“惩罚色彩”而告终。于是,我们的老师便深感现在的学生难教,师生关系也时常搞得剑拔弩张。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把老师比喻园丁,说的是老师面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要耐心细心,还说明了教师工作的繁琐与劳累;人们常把老师比作蜡烛,说的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老师为学生付出了心血,学生成长了,飘然而去,教师则在精力、精神消耗中慢慢变老。现实中,我们常看到老师难得笑意在脸上荡漾,特别是走进教室面对学生,或在办公室批改学  相似文献   

6.
舒情 《贵州教育》2010,(8):47-47
老师是什么?有人说;老师是蜡烛;是人梯;是春蚕;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有人说:老师是决定天气的云层;是决定焰火的引线;老师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决定学生的未来与憧憬。而教师从事的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敞开心去感受,幸福就会像暖暖的午后阳光洒遍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自豪地说:老师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常理告诉我们,只有老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在所有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和事中,没有比老师带给学生的影响更加重要的了。教育幸福无疑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本文着重探讨教师如何在克服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从主观方面去获得、去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从而把这种幸福带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许多老师总是无意识地把老师和学生之间划上一条鸿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总是以为自己才能扮演好师者的角色,忘记了学生亦可扮演师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扮演好师者的角色对于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邓锡波 《师道》2005,(1):38-38
教师难当,是现时绝大部分教师的共同感受。受世俗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以为教师懂的一定要比学生多,教师一定要比学生能干,否则就不配当教师。这种不正确的思想给教师的教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学生知道的而老师不知道,特别是学生提出问题而老师不能作答,常常被看作是老师的无能,是不称职,是不负责任。那些为人师表的老师会因此而感到羞愧,感到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上,当时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西平同志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现在搞心理教育不要用"贼喊捉贼"的方法进行,许多老师和家长正在不断地给学生制造心理问题,而反过头来,还是这些家长和老师又来研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方法.我希望抓心理教育首先从成年人抓起,要先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理素质,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陶西平这些话说到了心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心理教育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听到的多是由于教师心理素质差,而给学生造成的心理疾患、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用我们健康的心理去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这比什么教育都重要.  相似文献   

11.
教育常理告诉我们,只有老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在所有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和事中,没有比老师带给学生的影响更加重要的了。教育幸福无疑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本文着重探讨教师如何在克服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从主观方面去获得、去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从而把这种幸福带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教师既然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和先导,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怎样去理解教育教学的精神本质,怎样调适自己与新课程相和谐,从而使自己融入其中,成为课程改革过程的内在驱动力,是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这既要求老师转变角色,又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做主体和主导老师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角色,在素质教育探讨之初,有人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口号,现在,我们要问教师何以才能成为“主导”?在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急剧增多,知识产业节奏加快的今天,一个教师能静态地去主导学生这个主体吗?教师殚精竭虑地去钻研“主导”之法,而不去主动夯筑主导之基…  相似文献   

13.
从教十多年,我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才能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身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爱岗敬业而又乐于奉献的教师,他们内心充满了对学生的喜爱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但遗憾的是,在他们之中却有那么一小部分老师没有赢得学生的喜爱,他们付出的爱没有得到孩子们的认可。于是,他们迷茫,感到失望甚至产生抱怨心理,教师的高原期和职业倦怠感也可能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4.
有的教师由于失去耐心教育学生的方法而讽刺辱骂学生,甚至体罚学生而造成严重后果。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育学生中遇到困难时,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错误态度处理问题,或是对学生撒手不管。放任自流的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取的态度和做法。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对学生有没有爱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学能否取得成功。要想当一名好老师。就必须对学生有爱心。  相似文献   

15.
赵瑞莲 《班主任》2002,(1):16-16
提高教师教育行为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而在互动过程中,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到另一方的行为。这就需要老师摆脱学生的消极影响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刘小 《广东教育》2003,(2):11-11
公开课上,一青年教师作课文范读后问学生:老师读得怎么样?一学生居然没给老师留一点情面,大声说,老师读得不够好,让我来给大家示范。这让全场数百名教师大吃一惊,面面相觑。学生挑战教师越来越普遍,与教师们表现出的惊愕、大惑不解形成鲜明对照。面对教育教学改革新动态之“时”,我们的教师该怎样与时俱进?怎样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业内人士在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曾纪洲老师的《教书,不简单》,充满了传奇的教育经历、快乐的校园生活、精彩的教育故事以及烂漫的山野风光,直如一股弥漫了栀子花清香的风扑面而来,让  相似文献   

18.
一、教师兼职的益处 1.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师本位"的思想教育以人为本.评判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学生受益情况应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必须承认,教师个体之间对知识的认知,把握,驾驭能力是有差异的,好的教师可以用百种方法教授一个学生,而差的老师只可以用一种方法教授百个学生.中国教育的弊端,往往是要求学生去适应老师,而不是老师去迎合学生,这种本末倒置酿成的后果是,一些墨守成规、自认为高明的老师,并不受学生欢迎,教师兼职是一种市场行为,通过市场竞争,适者生存,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受到欢迎,那些抱残守缺的老师被拉响了下课铃声.  相似文献   

19.
梁黄 《广东教育》2003,(2):11-11
公开课上,一青年教师作课文范读后问学生:老师读得怎么样?一学生居然没给老师留一点情面,大声说,老师读得不够好,让我来给大家示范。这让全场数百名教师大吃一惊,面面相觑。学生挑战教师越来越普遍,与教师们表现出的惊愕、大惑不解形成鲜明对照。面对教育教学改革新动态之“时”,我们的教师该怎样与时俱进?怎样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业内人士在思考。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教师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帮助是最有效的教育。遗憾的是,当前,这种帮助却渐渐异化为训斥,教育由此也异化为教训。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学习上的困难生,怀揣着不安与紧张走进教师办公室。他们不安的心是怎样地期盼老师的安慰,他们紧张的情是怎样地企望老师的抚慰。他们需要得到帮助,得到心灵上的帮助,帮助他们消除学习上的恐惧感,以及对老师的畏惧感。但是,我们的老师并没有顾及这些,经常是给学生一通训斥,训斥学生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