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道晔 《山东教育》2008,(10):20-21
学科间融合就是挣脱传统教学中学科教材限定的框架,教学中注意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变原来封闭的“单学科教学”为“多学科合作教学”。实现学科间融合,密切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构建开放的语文救学体系,是优化语文教学资源配置、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语文与生活同在,学习语文的天地很广阔。在教学时,教师要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3.
1前言 语文教学,无论从教学艺术还是教学手段上讲,都是其他学科教学无法相比的,因为它是其他学科及学生进行继续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因此,加强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语文教学,一是要将实践的方法用于语文教学,二是改革语文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沟通与生活的关系,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适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丰富课堂内容,扩充教学的容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自由的代价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加强各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把各门学科作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去学习。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它要求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要运用这一工具,语文学科也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为学生学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探索和总结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做法和经验,积极地实践“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和融合”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的“多情”,是适应语文新课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养”的要求。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中包含着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的情感,渗透着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多情”的语文教师,才能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学,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独特内涵,有自己的本质特征。我们只有深刻地理解学科的内涵,才能抓住学科的教学规律,凸现学科的教学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工具性与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的配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语文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语文教学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实践性。设法沟通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沟通与人生的联系。从而确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广开语文学习资源,增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1.
丁琳 《海南教育》2008,(12):61-61
语文课所具备的学科特殊性使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学科.变得更为广延、宽泛。语文学习经验既在课堂上产生.又不囿于课堂:既由课程教材来限定、由教师教学去组织.又不止于教材和教学。由“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一倡行理念引申开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新课程理念下创设“生活语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所具备的学科特殊性使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学科.变得更为广延、宽泛。语文学习经验既在课堂上产生.又不囿于课堂:既由课程教材来限定、由教师教学去组织.又不止于教材和教学。由“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一倡行理念引申开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新课程理念下创设“生活语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确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时,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转化学科体系,让学生从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中,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王同娟 《天津教育》2014,(17):77-78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特征与学科功能——“语言文字运用”,并反复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定位,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课理应回归“简约”,以“语言文字运用”为课堂本位,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实现扎实高效的理想课堂。具体说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需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研究借鉴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开放性”、“多元化”认为现代的语文教学要走向开放与多元。语文教学的开放性首先表现为课程内容的开放;其次,语文教学的主体要善于向其他主体开放。多元化首先表现在语文课程的目标上;其次,语文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再有,在后现代语境下语文教学评价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语文课必须有“文味”,这是毋庸置疑的.何谓语文的“文味”?我认为,应是师生双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对文本进行感受、体验、理解、想象,在获得文本的精神和言语智慧时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情味.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言训练成了机械操作,思想教育成了道德说教.没有“文味”滋润的语文课堂令人疲倦.这样的语文教育怎能促使学生成人、成才?语文课要上得有“文味”,我认为必须要有以下“四味”.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电教优质课就应该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语文教学设计最优化。因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广阔的技术施展空间,而信息技术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所以在设计中,要努力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但设计毕竟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语文教学实践过程的最优化,在实践中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我们可以把整个语文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是由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树立生活语文观,就要求语文教学要以课堂语文教学为核心,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开放性语文课程体系,把语文学习过程辐射、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要如何做呢?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确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时,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让学生从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中,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使学生更具创造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似乎更强调情感。新课程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使之融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文中蕴含的情感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情感脉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