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天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学实践表明,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积蓄素材,掌握技巧;历练学生倾吐真话,表达真情的写作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释放个性,放飞心灵,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一、引发自主情趣,有话可写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它强调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要让孩子“乐于表达”,要注重“表达真情实感”。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也是作文讲究从“真实’’起步,文章的灵魂在于真情,写作的要义在于书写真情。那么,该如何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写出真情作文呢?我觉得有“五部曲”,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要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一新的习作教学理念是把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放在首位,让他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因此,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我潜心摸索读写结合方法,促使学生阅读和习作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  相似文献   

9.
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教学的建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  相似文献   

10.
董秋健 《广西教育》2004,(5A):25-2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得心应手写出好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真、情、新”三字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三年级这次习作教学,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心态中进入习作训练过程,以消除习作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12.
韩艳 《云南教育》2005,(14):18-1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要改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现状,教师要在“引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张立杰 《教师》2012,(4):59-5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教学中要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感悟,激发热情,从“要我写”到“我要写”。近年来,我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体验生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张文彬 《考试周刊》2010,(40):71-7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要求学生说真话、实活、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此,“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落实课标这一精神,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写作的目的应为生活服务,写作内容应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新课标”有关作文方面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6.
作,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作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状况呢?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幼笔,乐于表达。”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8.
闫祎 《小学生》2010,(8):41-41
1激发写作兴趣。明白基本格式 《小学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因此,作文题目的确定,应让多数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选材要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9.
林碧真 《广西教育》2005,(7A):74-7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以说,每一位教师真的到了革新观念的时候了,因为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没有创造性的学生。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写作资源,用多元的评价手段引导学生在灵活多样的习作实践中自由表达,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为自由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语文课标准》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文风,要求学生“说实话、真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纵观以往的小学生作文,文风不正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习作常常苦于无“米”下锅,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